意见领袖 | 庞溟
中国将推出更多定向宽松措施,通过量化流动性管理和积极财政政策等政策工具,支持中小企业、高科技和创新企业、先进製造业和绿色产业,以减轻企业负担,确保就业市场稳定,保增长,防风险。
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内地10月份主要经济数据。总的来看,除了房地产市场相关数据继续下行,其他大部分数据均有所改善且保持较快增长,此前数月由于供需端短期冲击导致的部分经济指标的超季节回落影响也已有所消除。笔者认为,中国的经济活动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已触底,未来12个月内政策将更加注重保增长以化解风险。
伴随着疫情、汛情、能源原材料供应偏紧等阶段性制约性因素的缓解,工业生产出现了积极变化。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高于彭博一致性预期的3.0%),两年平均增长率为5.2%,增速较9月份分别加快0.4和0.2个百分点,分别为年内和5月份以来首次回升,且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三大门类的表现均好于上月。
不过,10月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与9月份低点持平,自5月以来持续下滑趋势未变,同时10月工业企业产销率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至97.3%,仍低于过去数年同期水平,说明工业生产端和需求端的双重乏力。特别是部分制造业企业产出仍在收缩,反映上游原材料价格过高及供应链不畅等问题。
从投资来看,产业升级发展、制造业纾困支持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民生投入增加、“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开工建设等因素共同支撑了投资的增长。今年前10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两年平均增长率为3.8%,增速与前三个季度持平。制造业投资继续稳健恢复,前10个月的两年平均增长率为3.8%,比前三个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16.5%。1-10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两年平均增长0.3%,比9月份略微回落0.1个百分点,考虑到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转化为实物工作量存在一定时滞,8月以来国内专项债发行节奏明显加快,未来基建投资有进一步改善的可能。
房地产融资环境边际改善,直接体现在房地产按揭贷款增速反弹,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增速略有回升、国内贷款增速降幅减缓。但房地产销售面积、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等各项开发指标两年平均增速相比9月份均继续下滑;同时定金及预收款增速也在继续下行,居民购房的观望态度较为明显。总的来看,房地产融资环境仍偏紧,房地产调控仍继续影响市场供需两端,直接反映在10月份房地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速进一步下行0.7个百分点至3.3%,已连续第6个月下滑。
随着经济企稳,叠加假期消费旺季,推动国内消费活动回暖。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增速大幅高于彭博一致性预期1.1个百分点和9月份0.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率也比9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至4.6%。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4%,比9月分提升1.3个百分点,直接促进了消费回暖、社零增速温和回升。10月份通讯器材和化妆品类零售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15%,但家具、建筑装潢等部门增速受房地产行业调整影响仍远低于社零整体表现。可以说,新冠疫情对消费仍有结构性影响和疤痕效应,且须警惕冬季部分地区出现多点疫情散发情况对未来消费尤其是接触型消费的拖累。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影响叠加国内煤炭、金属部分行业的供给偏紧,使今年以来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同比涨幅呈现不断上涨趋势,10月份PPI同比上涨幅度达13.5%,创1995年以来的新高;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涨幅则结束连续四个月的下滑,相比9月份的同比涨幅大幅上扬0.8个百分点至1.5%,导致剔除价格因素以外的实际消费增速仍在放缓,且PPI与CPI剪刀差进一步扩大至12个百分点。
笔者预计,内地的PPI同比涨幅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高位,CPI涨幅可能进一步回升,且必须高度重视PPI对CPI的传递作用。原材料成本上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能源供应压力和环保压力,正在大幅削减相关企业的利润,这可能迫使它们减产停产甚至裁员。PPI和CPI剪刀差的扩大,给下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更大影响。
总的来说,10月份经济数据整体好于预期,但投资、消费等方面增长动能仍偏弱,且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在出口和房地产这两个疫情以来驱动中国经济快速复苏的主要引擎之外,宏观经济需要努力寻找更为稳定持续的长期增长点,尤其需要在“六保”、“六稳”的基础上努力稳定总需求,刺激和打造真实需求、有效需求。
笔者预计,中国将推出更多定向宽松措施,通过量化流动性管理和积极财政政策等政策工具,支持中小企业、高科技和创新企业、先进製造业和绿色产业,以减轻企业负担,确保就业市场稳定,保增长,防风险。不过,通胀压力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立场的偏鹰派,可能会限制中国货币宽松的回旋空间,需要财政和产业政策给予更多支持,以防范滞胀风险。
(本文作者介绍:香港大学经济学博士,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硕士,证券公司宏观/策略研究主管,从事全球及中国宏观研究、资产配置策略、定量研究、主题研究。)
责任编辑:陈悠然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