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国家统计局PMI数据:提前展示一季度经济高增长态势

2021年04月01日09:47    作者:庞溟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庞溟

  我们预计,政策重点仍倾向于确保就业、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完善社会保障,在疫情稳定的前提下,未来一两个季度通胀的压力可能逐步加大,但也会须警惕供需失衡导致的结构性矛盾。

  春节假期后,企业生产经营加快恢复,市场活跃度和企业景气度总体延续扩张态势,且相较2月均有较大提升。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为51.9%,已连续13个月处于荣枯分界线以上,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高于彭博一致性预期0.7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景气明显回升。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环比上升2.0和2.1个百分点至53.9%和53.6%,恢复且高于节前1月水平,显示制造业生产和需求扩张步伐有所加快。从不同制造业部门来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等行业产需两端景气度上升均较快,其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5.0%。从不同规模企业来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2.0个和2.1个百分点至52.7%、51.6%和50.4%,均高于荣枯分界线,不同规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均有所改善;景气水平低于大、中型企业的小型企业,其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8.4%,表明小型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有所增强。

  春节假期后,主要经济体经济继续复苏,国内市场产需加快释放,推动进出口重返景气区间,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环比上升2.4和1.5个百分点至51.2%和51.1%,其中进口指数升至近年高点,说明进出口在“淡季不淡”的开门红之后有望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影响和成本传导作用,价格指数继续高位运行,3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环比大涨2.7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至69.4%和59.8%;石油加工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行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高于7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出厂价格指数高于70%,更有调查企业反映,受境外疫情反复及国际经贸不畅等因素影响,近期部分进口原材料供应不足,价格上涨明显,交货周期延长。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同样明显回升,环比大增4.9个百分点至56.3%,高于彭博一致性预期4.3个百分点,重回近四个月高点,表明非制造业扩张步伐加快。

  其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受2月低基数效应、3月份天气转暖、企业集中开工、建筑业施工进程加快等积极因素影响,环比大涨7.6个百分点至62.3%。随着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显效发力,土木工程行业生产活动总体加快,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同比大幅提升11.2个百分点至65.7%。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同样环比上升4.4个百分点至55.2%,表明消费需求的不断释放和服务业加快恢复都推动服务业景气度抬升。从不同服务业行业来看,受年初局部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租赁及商务服务、居民服务等行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商务活动指数回升至50%以上;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运行在60%以上的高位景气水平。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持续看好,反映在其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2.9%,连续两个月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值得留意的是,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环比上涨2.0个百分点至50.1%,仅略高于荣枯分界线,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较上月略有增加。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环比回升1.3个百分点至49.7%,表明非制造业用工景气度继续回升,但用工规模整体仍在缩减中;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至55.0%,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环比回升1.4个百分点至48.8%.考虑到2020年和2021年高校毕业生总规模分别达874万人和909万人,就业市场压力尤其是服务业就业压力仍较大,就业优先政策应继续强化、聚力增效。

  我们认为,在低基数效应和经济企稳反弹、稳健复苏的共同作用下,中国一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有望继续呈现结构分化、增速参差的高增长态势。全球经济基本面渐次向好、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境外资金持续有序流入、在对外开放条件下的结构性改革不断加速,也都会助力中国经济基本面继续保持稳中向好趋势。

  基建和政府投资韧性较强,但房地产投资有可能受融资能力收紧影响,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仍需要在利润恢复增长后增加投资意愿。预计升级类商品和线上消费会带动社会零售继续回升,餐饮消费有望持续复苏,线上消费将保持快速增长,线下消费持续改善,但汽车类商品的拉动作用有可能边际递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增速正在加快反弹,但海外主要经济体的疫情防控态势、复工复产重启经济节奏和全球经济复苏形势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的短期抬升都会给我国进出口带来不确定性,建议警惕和开始着手准备其他主要经济体疫情防控取得进展后对我国进出口总量和贸易结构带来的冲击。

  我们预计,政策重点仍倾向于确保就业、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完善社会保障,在疫情稳定的前提下,未来一两个季度通胀的压力可能逐步加大,但也会须警惕供需失衡导致的结构性矛盾。宏观政策逐渐回归常态,取向逐渐向防风险、稳杠杆转移,更加与经济增长节奏和复苏形态相适应,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各项宏观政策,促进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健康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以预调微调、精准滴灌为主;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促进消费的支持力度;将以更强有力的节能减排气候行动助力建设绿色中国。

  我们目前对2021年和2022年GDP增幅的预测维持在8.4%和5.7%;其中2021年一至四季度的GDP增幅预测分别为18.0%、7.5%、5.9%和5.5%。但是,部分行业复苏依然面对一定困难,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依然相互交织,亟需更有效的政策支持,并应留意接下来经济增长有可能继续面临的若干困难、风险点与不确定性,包括: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仍不容乐观,消费复苏仍相对乏力,投资恢复有隐忧,就业方面仍存压力,精准支持政策有可能边际缩减,财政可持续性风险、金融风险与债务风险交织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等。

  (本文作者介绍:香港大学经济学博士,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硕士,证券公司宏观/策略研究主管,从事全球及中国宏观研究、资产配置策略、定量研究、主题研究。)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