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一方面运用计划经济的方式低价购地,另一方面利用市场经济方式高价供地,形成“地价剪刀差”,提供了“寻租”空间;地价房价大涨扩大收入差距;抬高实体经济成本,开工厂不如炒房子诱发产业空心化风险。
在短期,预计未来房价从快速上涨期步入缓慢上涨期。但区域将明显分化,从中期角度,大都市圈中公共资源富集的核心区和未来受益于产业人口转移的环郊区最有吸引力。
历史上M1大幅上升期,总有一项或几项资产价格受货币驱动表现优异,超发的货币在大类资产中追逐,填平估值洼地。而具体是哪一类资产,则要看当时的基本面和供求。
负利率的大范围推行还说明当前全球经济已经陷入流动性陷阱。虽然中国的名义利率离零尚远,但需未雨绸缪,减少对货币政策依赖,配合财政政策,切实推进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
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已进入落实阶段。预计兼并重组、资产证券化、国资投资运营平台这三个方面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强。原因是这三个方向操作性强、有成熟可借鉴的案例,与供给侧改革密切相关,考核容易。
今年A股最大的特征是“震荡市、大切换”。交易的指数空间非常窄,赚指数波动的钱很难。但是,今年风格切换非常明显,从题材炒作到业绩为王,部分低估值有业绩的股票甚至创出新高,操作上从赚指数的钱到赚风格切换的钱。
股市过度悲观已无必要,趋势性机会尚需耐心等待。未来结构性行情主导,从题材炒作向业绩为王和价值投资转换。未来对股市过度悲观已无必要。未来股市可能继续维持存量博弈和区间震荡,但是会出现大的风格切换,从题材炒作向业绩为王和价值投资转换。
预计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会分化,对三四线继续去库存,对一二线房价大涨城市收紧房贷政策,比如深圳、上海、北京、合肥、厦门等,同时加强对国企拼地王现象的监管,土地市场有望降温。
垃圾债市场兴盛和杠杆收购一方面有效促进了当时美国中小企业及新兴行业的发展,在70年代只能用严苛的银行授信筹措资金的企业,在70年代末及80年代资金来源获得了极大解放,另一方面,又催生了垃圾债券泡沫及随后的违约潮和储贷机构倒闭危机。
2014、2015年仓位定胜负,2016年板块、个股定胜负。下半年有些行业可以看:跟国企改革有关的,跟供给端收缩有关的,跟周期性行业有关的,跟居民消费升级有关的,跟地缘政治紧张有关的。
未来只要看不到改革落地攻坚,就只能靠货币放水拖着,在庞大的债务杠杆倒逼下最终走向负利率,在此期间,经济陷入长期低迷,资产价格持续泡沫化,流动性泛滥填平所有估值洼地。
三季度可能成为宽松时间窗口,未来可能先降准,等cpi在三季度末回落到1.5%附近后可能再降息。在日本新刺激计划、欧英央行承诺投放流动性、美联储加息预期推迟的背景下,全球货币宽松环境大为改善。
站在中期的维度观察,近半年不仅经济L型,A股也呈区间震荡的L型走势。因此,与2014-2015年赚大趋势大波动的钱不同,2016年市场在L型区间震荡格局里,结构性机会此起彼伏、不断切换,这要求投资者加强产业和微观研究。
英国金融服务业首当其冲,很多欧洲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养老基金的总部设在英国,美国的投资公司大部分也都在英国设点。一旦脱欧,英国金融服务业将萎缩,大量金融从业人员面临失业。
脱欧并不构成对中国的直接冲击。但从长期来看,脱欧对欧盟经济甚至世界经济不利,而欧盟又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欧盟也是中国第四大实际投资来源地。因此,脱欧对中国经济的间接冲击不可忽视。
短期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美元强势,人民币和商品承压,但中期维持人民币汇率小幅双向波动判断。在全球经济及政策外溢效应下,各国央行可能会相互协调,避免汇率单边大幅波动。
1-4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仅增长5.2%,增速比2015年同期的12.7%腰斩大半,民间固投大幅下降而全社会固定基本稳定,表明目前投资主要靠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支撑,投资结构恶化,值得警惕。
我们在2015年4月曾提出“经济L型,牛市有顶部”的判断,A股2个月后在实现2014年的5000点预测后见顶,“经济L型”逐渐被后来的宏观经济走势所验证。德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在“经济L型”时期的资本市场表现及逻辑是怎样的?
生产、投资和消费全面回落,宣告了前期稳增长推动的经济回升结束。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仅推动了一个季度的弱回升,这次稳增长比市场预期的效果更弱持续时间更短,维持经济短期W型、中期L型、长期只有通过改革才有望实现U型复苏判断。
李光耀执政前,新加坡在英国统治时期,只作为转口贸易港,相关经济雇佣了70-75%的劳动力,占GDP80-85%。经济结构单一畸形,工业水平严重滞后。李光耀执政后,新加坡实现了从第三世界向第一世界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