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秉文:新时代保险业发展潜力巨大

2023年11月20日14:05    作者:郑秉文  

  意见领袖 | 郑秉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保险业发展潜力巨大。”对此,可从如下四层含义来理解。

  1

  第一层含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发展潜能得到空前释放。

  2013年我国保费收入1.72万亿元,2022年达4.70万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0.6%,而同期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保费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3%左右。正是在这10年里,中国保险市场跃居世界排名第二,并至今连续保持7年。

  在过去10年里,人身险保费收入从2013年的1.10万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3.4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2.0%;健康险从1123亿元提高到865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2.7%;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比例从2013年的1.3%提高到2022年的4.2%,在我国多层次医保制度的重要地位日显重要;养老保险公司的数量由10年前的5家增加到目前的10家并增设1家养老金管理公司,为夯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财富储备贡献了“保险力量”,具有养老功能属性的商业养老保险长期责任准备金已超过6万亿元,而10年前只有0.88万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41%。

  10年来,保险深度从2013年的3.03%提高到2022年的3.88%,保险密度从1266元提高到3326元,提高了1.6倍;保险资产总额从2013年的8.23万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27.15万亿元,占GDP比重从14.9%提升至22.4%,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的主力军和活跃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的重要源头活水。

2013—2022年我国保险密度与深度2013—2022年我国保险密度与深度

  2

  第二层含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惠型保险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多层次社保体系的重要补充。

  在我国多层次社保体系中,商业保险公司深度参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主办及长期护理保险的承办,并以独具一格的“惠民保”创新产品主动对接多层次医保体系,成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普惠型商业保险新形态,在世界各国保险业中成为难以复制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首先,2012年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以来,近20家保险公司开展的大病保险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参保人数已超过12.2亿城乡居民,累计赔付近6000万人,大病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基础之上平均提高了10个至15个百分点;其次,长期护理保险试点7年来,已有20家保险公司深度参与经办业务,试点城市达49个,覆盖参保人数1.7亿人,累计享受待遇人数214万人,基金直接支出累计超650亿元,年人均减负1.4万元,拉动社会资金投资超500亿元,建立定点服务机构7800余家,创造就业机会33万个;最后,惠民保即“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在过去4年里异军突起,日益成为多层次医保体系的重要补充形式,超过80余家保险公司参与其中,覆盖的地域和人数逐年增加,累计参保已超过3.4亿人,2022年触达29省159个地区和289个地级市,232款产品覆盖1.58亿人,保费收入180亿元。

  3

  第三层含义,保险业提升空间很大,助力建设金融强国和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大有可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国人口规模14亿,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是保险市场的蓝色海洋;发展普惠型保险大有可为。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设金融强国和“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未来保险业发展和提升空间指明了方向。

  在这五篇大文章中,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篇篇都是保险业转型与发展的发力点、助力金融强国的支撑点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头戏。

  可以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也是对作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业提出新要求和新高度,意味着这五篇大文章蕴藏着保险业的无限商机和巨大市场。

  欧美发达国家保险机构对中国保险市场纷纷看多,认为中国保险市场未来可期,潜力巨大。

  例如,保险巨头安联保险集团发布的《2023年安联全球保险业报告:动荡年代的锚》预测,中国保费收入将从2022年占全球保费收入总量的11.4%提高到2033年的15.2%,年均增长率为8.1%,而全球保险增长率为5.2%;到2033年,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将达1.49万亿欧元(11.6万亿元人民币,按1欧元=7.8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健康险保费收入将达0.34万亿欧元(2.6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约10.6%,届时,中国健康险市场将跃居全球第二位。

  包括安联保险集团在内的很多国际保险组织的预测均显示,未来中国保险市场增长率将高于发达国家。

  4

  第四层含义,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加持下商业保险发展后劲十足。

  我国商业保险作为新农合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有力承办者、城镇职工补充医疗和补充养老保险的积极运营者、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唯一主办者、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养老基金受托投资的重要管理者,正在成为多层次社保体系的重要力量和有力补充。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还存在很多弱项。

  例如,2022年我国保险深度是3.88%,而世界平均水平是7.0%(2021年数据,下同),美国是12.0%,我国台湾地区高达17.4%;再以保险密度为例,2022年我国是496美元(3326元人民币),而OECD成员国平均是3650美元,美国高达8565美元。

  我国保险复业只有40多年历史,包括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在内的社保体系制度框架正在搭建,大力发展保险业的机遇正在来临。

  目前正值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36城先行先试一周年。

  从狭义上讲,税收政策支持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囊括了商业保险在内的银行储蓄、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

  从广义上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还包括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例如,包括去年底专为养老保险公司开设的“商业养老金”业务的试点和试点刚结束并于上月扩大到全国范围的为人身保险公司开设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

  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加持下,保险业必将迎来下一个黄金10年发展期,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曹睿潼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