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经济稳 港股不悲观

2020年09月10日10:38    作者:陈锦兴  

  文/新浪港股(微信公众号xlgg-sina)专栏作家 陈锦兴

  当前,科网股或仍有调整压力,但内地经济回稳,加速推动内循环潜力,重启粤港澳大湾区人流、物流及资金流,都是港股新的催化因素。

  近期,美国纳斯达克指突然遭抛售,科技股全面受压,当中FANG、电动车TESLA及芯片相关股跌幅显著。这样急速的下跌,今年初曾出现过,纳指由高位重挫33%,历时约一个月。历史会否重现?机会看来不大,因为目前有联储局无限量宽及较预期更长的超低利率作为安全网。因此,热炒中的本地科网股,肯定会跟势调整,惟中长线向好的轨迹始终不变。

  这轮科技股的抛售套利潮,主要原因是科技板块过度拥挤的交易状况。因新冠疫情突袭,今年全球经济出现衰退,传统行业普遍捱打,惟独科网企业仍展现增长动能,资金遂从传统股份不断转移至科网股身上,这现象是全球性。当科网股愈升愈强,一般投资者也开始跟风,资金也愈集中,令科网板块的交易过度拥挤。交易拥挤必令相关板块升势转急,估值因此难以支撑,而升势尾段,当投机者买入科网股,只望有人以更高价接货时,聪明钱率先沽售,投机者很快发现沽压大增,抛售潮随之而起,直至市场消化沽压,再次出现强力承接为止。

  此外,美国展开大型科网企业的反垄断调查、针对内地科网企业的升级举动,导致全球科网企业的经营环境不确定,半导体、芯片等行业的环球供应链及产业链变得不明朗,企业无所适从之余,也间接拖慢全球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投资者开始意识到环球科技股,可能处于政治角力、地缘政治的漩涡,全球科网企业可能均受牵连,需要付出更高的风险溢价,而整体高估值状况也必需下调。幸好,投资者的理性判断及华尔街的市场反应,可能倒迫美国政客克制,不能过份任意而为,作出损人损己的行动。

  这次由纳指掀起的抛售潮,绝非泡沫爆破或结构性问题所导致。科技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及发展依然是大势所趋,交易拥挤及行业风险只是技术性因素,不会持续。对于在港上市的ATMX、京东而言,她们依然是未来两年,最具增长动力的大型科技企业,亦是在超低息环境下的最优质资产类别。

  市场调整并非坏事,不要被市场的波动性及杂音动摇信念。疫情的威胁已大减,疫苗也快将落地,内地更是最早、最快走出经济低迷。内地与澳门已恢复跨境流动,地区经济已准备复苏。香港第三波疫情已受控,检测能力及医疗设施扩容,已为香港抗疫作最佳准备,未来就算疫情再反复,亦未必需要再大幅收紧经济活动,这是真正重新启动香港经济的关键。当前,科网股或仍有调整压力,但内地经济回稳,加速推动内循环潜力,重启粤港澳大湾区人流、物流及资金流,都是港股新的催化因素。恒指估值低、市场资金充裕及科技原素增加等投资逻辑不变,加上内地经济韧性强,港股前景不悲观。

  (本文作者介绍:毕业于香港大学经济系,具20年股市分析经验,深明股市中的风险与机遇。此外,曾担任一家本地精品投行的首席分析师,专门研究本地的中小型股。现任英皇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研究总监,不时在香港的电台、电视及报章杂志评论港股。)

责任编辑:马婕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新冠肺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