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政委:从广谱利率看流动性收紧的空间

2023年03月08日10:03    作者:鲁政委  

  意见领袖 | 何帆,郭于玮,鲁政委

  2月流动性一度收紧,但广谱利率之间的走势似乎存在矛盾:按揭贷款利率仍处于下行通道中;年内LPR上调的概率不高。那么,本轮流动性收紧的空间有多高?我们尝试从广谱利率之间比较的角度加以测算:

  一是从资金成本的视角来看,央行资金成本<机构间融资成本<贷款收益率。对于政策性银行而言,大多数时点,10年国开债收益率都低于1年期LPR。展望2023年,若1年期LPR保持在3.65%的水平,据此倒推的10年国开债的反弹上限为3.50%,对应的DR007中枢在2.25%。

  二是从信用风险的视角来看,政府债券信用风险<居民按揭贷款信用风险<企业贷款信用风险。在大多数时期,30年国债的收益率小于按揭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并存在一定的利差。若按揭贷款利率处于下行筑底并小幅回升的过程中,考虑到按揭贷款-30年国债的利差最低可能收窄至60bp左右,在按揭贷款利率4.20%的水平下,对应的30年国债收益率水平大致为3.60%,对应的DR007中枢为2.10%。

  2月流动性一度收紧,DR007中枢回升到7天逆回购利率之上。然而,从广谱利率来看,一些因素制约着流动性收紧的空间:一手房市场依然低迷,在首套房利率动态调整机制之下,越来越多城市下调了按揭贷款利率;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稳固,为了“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的成果”,年内LPR上调的概率不高。

  那么,本轮货币市场利率上行的空间有多高?本文站在广谱利率的视角,分别从资金成本和信用风险出发,对利率上行的幅度进行测算。

  一、资金成本的视角

  从资金成本的视角来看,央行资金成本<机构间融资成本<贷款收益率。利率是资金的成本,而不同来源的资金成本存在差异:总体而言,来自央行的资金成本最低(如7天逆回购利率、MLF利率、PSL利率等),其次是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的融资成本(如DR、R、NCD利率、国开债利率等),最后是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如贷款利率、企业债券利率等)。

  对于政策性银行而言,政金债收益率是其在银行间市场的融资成本,贷款利率是其资产端收益率。因而,可以观察到,大多数时点,10年国开债收益率都低于1年期LPR,仅有2013年第四季度和2017年第四季度,资金面非常紧张的时期,10年国开债收益率曾经短暂突破1年期LPR。对比来看,疫情之后二者利差最窄的时期为2020年第四季度,1年期LPR-10年国开债的利差最低为15bp左右。2023年2月,10年国开债收益率的中枢为3.07%,二者的利差接近60bp。

  对于2023年,1年期LPR上调的可能性较小,若1年期LPR保持在3.65%的水平,我们可以根据1年期LPR-10年国开债的利差倒推10年国开债的反弹上限。3月3日,人民银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下一步的思路是,一方面,货币信贷的总量要适度,节奏要平稳,要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的成果”[1]。这可能意味着年内1年期LPR上调的可能性较小。假如1年期LPR-10年国开债的利差水平最低收窄至50bp(和2019年4月、2019年11月相当),对应10年国开债收益率为3.15%,仅略高于当前10年国开债的收益率;假如1年期LPR-10年国开债的利差水平最低收窄至15bp(和2020年第四季度相当),对应10年国开债的收益率为3.50%。从10年国开债与DR007的关系来看,2020年以来二者利差呈现区间波动、均值回复的特征,利差波动的中枢为1.24%,3.50%的10年国开债对应的DR007中枢在2.25%左右。

  二、信用风险的视角

  从信用风险的视角来看,政府债券信用风险<居民按揭贷款信用风险<企业贷款信用风险。考虑到主体和抵押品的差异,政府的信用风险最低,其次是居民按揭贷款的信用风险,最后是企业贷款的风险。因而,对于三者的利率定价而言,在大多数时期,30年国债的收益率小于按揭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按揭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小于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2023年初以来,按揭贷款利率仍处于下行并逐步筑底的过程中,由于30年国债利率的反弹速度通常早于按揭贷款利率,此时按揭贷款利率和30年国债的利差通常收窄。2022年第四季度,按揭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26%,30年国债收益率中枢为3.19%,和30年国债的利差为107bp。2022年2月,30年国债收益率中枢水平为3.30%左右。根据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对于评估期内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阶段性放宽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2023年2月,百城住宅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数已经从62个下降至45个,二手房挂牌价也出现了触底回升的迹象。由此来看,首套房按揭利率可能已经接近底部区间。若考虑到按揭贷款利率可能进一步下行至4.20%左右,二者的利差可能已经收窄至90bp。对比2015年至2017年,二者的利差最低约为80bp,出现在2017年上半年的按揭贷款利率反弹初期,此时30年国债上行速度快于按揭贷款利率。

  国债利率和按揭贷款利率的利差,一方面反映了信用风险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资本计提的差异。根据现行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原银监会令 2012年第1号,以下简称“2012年版《资本办法》”),按揭贷款的信用风险权重为50%,对应的资本占用成本约为70bp左右,而国债的资本占用成本为02月17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资本办法》”),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在《新资本办法》下,对于LTV不同的按揭贷款,信用风险权重存在差异,资本占用成本为57bp至106bp。2022年末,根据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估算的首付比例(预付款/(预付款+按揭贷款))约为67%,即LTV约为33%。据此估计,我国按揭贷款的LTV大多数在60%(含)以下或者60%至80%(含),可以使用40%或45%的风险权重,较现行办法中50%的资本占用下降10bp左右。

  考虑到按揭贷款的资本占用成本下降,假设按揭贷款利率和30年国债的利差最低收窄至60bp,按揭贷款利率水平在4.20%左右时,对应的30年国债收益率水平大致为3.60%。2020年以来30年国债与DR007之差呈现出均值回复的特征,利差均值为1.48%。据此推算,3.60%的30年国债对应的DR007中枢在2.1%附近。

  综上,从广谱利率的视角,展望2023年,若1年期LPR保持在3.65%的水平,考虑到1年期LPR和10年国开债的利差最低可能收窄至15bp左右,对应的DR007中枢为2.25%;若按揭贷款利率处于下行筑底的过程中,考虑到按揭贷款与30年国债的利差最低可能收窄至60bp左右,在按揭贷款利率4.20%的水平下,对应的DR007中枢为2.1%。

  注:

  [1]资料来源:国新办网站,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坚定信心、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作者介绍: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国务院机构改革,证监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被批“屈辱”“卖国”,尹锡悦再发声! 澳大利亚爆出惊天丑闻!涉及上百吨卖往中国的黄金! “中国在37项上领先,剩下7项是美国领先” 突发!股市全线告跌,三大因素袭扰?千亿巨头也被狙击,影响有多大?外资却"淡定"看多 “最恶劣的屈辱外交”!韩国上下怒了!他却扯上了中国 韩国上下怒了!他扯上中国 鲍威尔:如果有必要,美联储准备加快加息步伐 深夜,突发大利空!全球"吓崩了"! 朝鲜:这将被视为“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