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茂华:支持消费复苏,金融怎么发力?

2023年02月09日09:50    作者:周茂华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周茂华

  支持、扩大消费,促内需动能加快恢复成为今年银保监会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心,这也是由目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决定的。

  2月3日,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把支持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做好投资和融资保障,支持社会领域加快补短板。同时,不断优化进出口贸易金融服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支持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开年以来,由于疫情影响减弱,国内一揽子纾困、稳增长政策和接续措施效果持续释放,叠加春节效应等,国内零售、餐饮、交通、文旅等活动强劲反弹,经济呈现明显复苏态势;目前市场共识预期今年我国GDP同比增速有望在5.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一些国际机构也纷纷上调我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测,市场对经济复苏前景更趋乐观。但也需要看到,我国内需处于恢复元气阶段,商品、服务消费尚未恢复至常年水平,数据显示,2022年社会商品零售销售同比由2021年的12.5%降至-0.2%,加上服务业低迷,拖累2022年国内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同比贡献率由2021年的65.4%下滑至32.8%。部分行业企业反映仍面临订单不稳定、生产投入成本压力偏大等方面问题,今年国内就业压力仍大;同时,海外通胀形势依然严峻,欧美等经济体激进收紧政策影响滞后显现、地缘冲突外溢影响等,全球经济复苏前景趋缓,可能对我国外贸出口构成一定扰动。

  我国经济复苏趋势确定,但内外经济环境依然复杂,经济复苏仍将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今年稳经济的重心是促进消费和内需加快恢复,同时,继续为外贸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促消费和内需,金融怎么发力?

  第一,提振消费信心和能力。促进居民消费离不开就业和收入改善,因此,接下来需要继续落实好已出台的一揽子纾困、稳增长政策和接续措施,一方面,继续加大重点基建项目融资保障。由于大型基建项目产业链长,对上下游行业投资和就业带动效果明显,在促进有效投资同时,也能形成综合消费效应。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数量多、行业分布广,是我国就业超大容纳器,对我国产业和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国内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这些领域支持,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就业和消费改善,提振消费信心。

  第二,释放国内消费潜力。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活动逐步恢复,居民对消费信贷需求随之回暖,鼓励金融机构合理降低消费信贷利率,降低消费信贷成本;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例如:推出汽车、家电等消费信贷服务,促进大宗商品消费,释放消费潜力。另一方面,做好新市民安居乐业金融服务。目前约3亿新市民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住房、创业和就业等方面有着广泛金融服务需求,促进新市民加快融入城镇;推进新市民金融服务发展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金融助力新市民发展,有助于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服务好新市民的金融需求,对促消费扩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畅通物流和促进有效供给。引导金融继续加大此前受疫情严重冲击的零售、交通、文旅、住宿等行业金融纾困力度,促进行业恢复运营,增加有效供给,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同时,继续用好延期还本付息、专项再贷款等工具,为物流交通行业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等,帮助暂时陷入困难的中小物流企业加快恢复运营,并支持有条件物流企业改造升级,提升运营效率,打通交通大动脉,畅通内循环,降低物流成本,稳定物价。

  第四,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随着国内经济活动恢复,就业和收入改善,国内保交楼、稳楼市政策“组合拳”效果逐步释放,楼市信心在回暖,房地产企业融资环境逐步改善;房地产行业最为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国内经济处于恢复阶段,各地楼市复苏进度不同步,稳楼市政策传导存在一定滞后。接下来金融支持方面,鼓励各地根据区域市场供需情况,因城施策、精准调控,用好用足稳楼市政策空间,让此前受抑制的刚需得到有效释放,推动房地产市场加快恢复平衡;同时,持续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满足多元化住房保障需求,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房地产是我国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不仅体量大,而且上下游关联产业链多,促进房地产复苏,有助于带动消费和投资复苏。

  第五,优化进出口贸易金融服务。外贸进出口连接着我国投资和就业,促进外贸平稳健康发展对促进内需与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同时,外贸健康发展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国内对外贸纾困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在稳定外贸稳定经济大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接下来,需要继续引导金融机构为中小外贸企业纾困、帮扶,缓解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题;提升外贸跨境支付、结算等业务办理效率;通过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同时,创新金融产品帮助企业管理汇兑风险。

  第六,支持社会领域加快补短板。通过加强金融、财政等政策协同配合,创新金融工具与服务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教育、医疗、养老、托育、文化等机构或基础设施补短板。社会领域补短板关乎民生解忧,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也蕴含着巨大消费需求潜力。

  (文章首发:中国银行保险报)

  (本文作者介绍:任职于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擅长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研究,也有多年利率衍生品及外币债券交易经验 目前是多家专业媒体撰稿人和评论员。)

责任编辑:王婉莹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抖音将于3月1日上线全国外卖服务 微软推出整合OpenAI技术的新版必应搜索引擎和Edge浏览器 普利策奖得主爆出猛料:美国潜水员在“北溪”管道下放炸药 挪威人将其引爆 泽连斯基瞒不住了,匈牙利闻到腐臭发现不对劲:数百尸体藏在边境 150万个消失的女人:我的国家,是世界妓院 “嫖娼门”8年后,黄海波老婆因《狂飙》爆火:结婚8年赚钱养家不后悔 任泽平:降低法定婚龄到18岁,是把选择权还给老百姓 商务部:对美财长耶伦希望访华持欢迎态度 乌克兰调转枪口,呼吁拜登阻止中国购买俄能源,否则实施二级制裁 近几个月会出现新一波疫情吗?吴尊友最新研判!事关近3亿师生,教育部最新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