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光:上半年,出口为何这么强?

2022年07月14日11:12    作者:李宗光  

  意见领袖 | 李宗光

  今天,海关总署公布了6月份和上半年贸易数据,上半年出口累计同比增长14.2%,增速连续2个月提速,表现非常强劲。年初,基于2021年难得一见的高基数,和海外供应链恢复预期,市场普遍预期,今年出口难现去年辉煌。出口回落成为年初市场预期的重大宏观风险。但年初以来,出口始终保持两位数高增长,表现远超市场预期。

  图1、各国5月贸易差额(亿美元)

  尤其是,传统出口大国,如德国、法国,上半年表现糟糕,纷纷出现逆差(图1)。对比之下,中国“风景这边独好”。那么,上半年,我们出口超预期的原因是什么,未来是否可持续?我们分析如下:

  01

  6月数据:出口持续加速,

  顺差创历史新高

  供应链持续恢复下,出口增速持续加速,超出预期。6月份,我国货物出口同比增长17.9%远超市场预期的11.9%,增速较上月提升1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加速而就在3月底,受到疫情影响,我国重要的贸易枢纽城市上海面临封控。相应的,我国对外贸易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4月出口增速最低降至3.9%。其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新增确诊感染病例4月中旬达峰后持续回落,供应链开始修复,出口增速也于5月反弹至16.9%(图2)。

  6月份,出口增速持续加速,一方面得益于疫情修复下,国内供应链的持续恢复,生产和订单的持续回升。另一方面,也可能与4、5月份挤压的订单,6月集中释放有关。所以未来出口景气的持续性仍有待7月份验证。

  图2、出口金融:当月值与当月同比

  分国别看,6月我国对东盟、美国、日本的出口金额同比增速为29%、19.3%、8.3%,分别较上月提升3.1、3.6、4.6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金额同比增速为17.1%,较上月下降了3.2个百分点,可能与欧盟需求减弱有关(图2)。整体看,我国对东盟出口的持续高景气,以及美国需求的恢复,是拉动出口反弹的重要动力。

  图3、出口金额同比增速:主要国家地区

  进口超预期回落,贸易差额创历史新高。6月份,我国进口金额同比增长1%,低于预期的3%,较上月回落3.1个百分点。主要原材料进口数量同比增速均有出现回落。其中,煤、原油、铁矿砂进口数量同比分别下滑33.1%、10.7%和0.5%(图3)。这说明剔除价格因素后,进口与出口的高景气出现背离。

  图4、进口数量同比增速:主要原材料

  进口不及预期背后,反映了内需恢复相对较慢。近期,钢铁、铜、铝等企业生产原料价格有一个明显回落便是印证。国内需求不旺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房地产等行业回暖力度不及预期。6月份,百强房企单月业绩同比跌幅43%,回暖速度较慢,无法大幅提振需求(图5)。

  图5、2022年1-6月百强房企单月业绩表现及同比变动(亿元)

  内外需复苏不同步,推升贸易顺差至历史新高,不必为高顺差而欢欣鼓舞。内需恢复偏慢而外需恢复相对迅速,导致6月份,我国贸易差额达979.4亿美元,超过去年12月的记录,创下了近年来历史新高(图6)。我们相信,随着未来国内经济持续复苏,衰退型贸易顺差或将收窄。

  图6、贸易差额

  02

  出口超预期:那些驱动因素

  如上面所提,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下,我国供应链恢复迅速,是出口保持强劲的内在因素。而积压性需求的释放,则强化了反弹的力度。

  除此之外,受俄乌冲突影响,海外供应链再次陷入混乱,是我国出口风景这边独好的重要因素。当前全球供应链高度专业化、复杂化以及区域化分工,形成了以中国、德国、美国为中心的“中心-外围”式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图7)。一个国家供应链出问题便可能导致整条产业链的停摆。

  图7、全球供应链节点的网络图(贸易附加值)

  自2020年以来,经历疫情的多轮冲击,海外供应链受到冲击。年初,市场普遍预期,随着海外解除疫情防控要求,海外生产会逐渐恢复,从而会分流国内出口。但年初的俄乌冲突,则打乱了这一进程,使海外供应链混轮雪上加霜。俄乌冲突对欧洲的冲击更为剧烈,许多商品供给均受到严重的影响,这也是德国出现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图8)。

  图8、俄乌冲突对欧洲供给的影响

  海外供应链的再次混乱,迫使需求转移到产业链受冲击较小的中国。可以看到,尽管各国在努力修复供应链,但2022年以来,全球供应链压力仍处于历史高位,并没有显著缓解(图9)。而我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行业,以及全球规模最大、行业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受海外供应链影响相对较小。海外需求为寻求安全稳定自然向我国集中,这也是2021年我国出口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图9、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GSCPI仍在高位

  最后,从当前主要国家进口增速看,今年上半年外部需求依然景气,也是支持出口高增长的前提。2022年以来,主要国家进口在2021年高基数下依旧维持了两位数的增长。2022年前5月,美国进口同比增速维持在20%以上,德国也在15%左右,日本更是超35%,表明外部需求依旧十分强劲(图7)。

  图10、主要国家进口金额同比

  03

  往前看,强势状态何时结束?

  海外主要经济体衰退预期加大,需求回落是下半年出口面临的主要风险。往前看,虽然上半年海外需求表现依然强劲。不过近期,海外多家头部机构纷纷预期美欧等经济体衰退概率提升,相应的近期大宗商品如原油、铜、铝等也出现持续回落(图11)。

  图11、国际原油、铜、铝价格走势

  从6月最新的PMI看,各国制造业景气程度也出现较大的回落,衰退离我们可能确实越来越近了。其中,美国PMI为53%,较上月回落3.1个百分点。其他主要经济体,如欧盟、英国、日本等国,PMI分别回落2.5、1.8、0.6个百分点(图12)。

  图12、主要国家制造业PMI

  未来亚洲区域贸易的景气可能对冲整体需求的衰退。近两个月我国对东盟出口十分景气,连续两月同比增长近30%,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另外我们也看到,在欧美发达国家PMI持续回落的同时,东盟整体表现相对平稳(图12)。这可能受年初推出的RCEP影响,区域经济整体趋势向好。因此,未来区域贸易的景气可能对冲欧美等国衰退的影响。这也是未来我们需要重点着力的地方。

  图13、东盟制造业PMI指数

  下半年,全球供应链危机实质性缓解概率不高,在疫情不再次失控假设下,我国出口保持扩张问题不大。6月以来,欧洲正在经历一轮新的疫情冲击,单日最高新增病例超50万人。而就在7月12日,美国白宫发布会警告称新变异奥密克戎毒株BA.5亚型或将在全美范围内引发新一波疫情。所以即使海外经济预期的衰退到来,我国下半年出口依然能大概率凭借供应链优势维持稳定增长。

  同时,俄乌冲突有走向长期化趋势,能源危机和供应链扰动将持续冲击欧洲,也会对我国出口形成“溢出”效应。

  我们应该珍惜出口高景气带来的缓冲时间窗口,尽快改善内需偏弱的状况,而不能沉醉于衰退型高顺差中。否则,一旦出口出现拐点,而内需无法接力,则经济下行压力将会实质增加。

  (本文作者介绍:华兴资本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宋源珺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美国6月CPI同比增长9.1% 创40多年最大增幅 多地烂尾楼业主强制停贷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圆满实现“双过半” 强制断供事件发酵,银行怎么看? 河南村镇银行储户:追查钱款流向,发现南京银行是结算行 烂尾楼业主选择停贷:法律风险下应该何去何从 朱一龙“助攻”!暑期档票房突破30亿,这些A股公司有望获益 5家村镇银行、5万以下“分批垫付”了,然后呢? 澳大利亚总理声称:不会回应中方就改善关系提出的建议 惊呆!多地烂尾楼业主“集体停贷”!钱花了,房子没了?停贷会影响征信吗?律师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