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福林谈2022宏观经济运行:客观看待困难与挑战,分类施策对症下药

2022年02月14日08:22    作者:尚福林  

  意见领袖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当前国际环境趋向复杂严峻并更具不确定性,国内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应对这些困难与挑战需要冷静分析,分类施策,对症下药,对一些问题还要客观看待。应坚定信心,扎实做好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工作:

  • 一是要坚持系统观念,实行更加有力的宏观政策,当前宏观政策协调上面临多重目标,宏观政策要实现多重目标下的动态平衡,让政策实施效果更加精准,防止出现合成谬误;

  • 二是要重点改善市场的主体预期,激活市场主体活力,要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科技创新企业等重点群体的支持,要加强经济领域中政策预期、市场预期的管理,也要做好舆论引导

  • 三是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能力。

  —— 尚福林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

  * 本文为作者在近日举行的CF40季度宏观政策报告论证会第50期暨“双周圆桌”第366期“稳中求进的政策选择”上就2021年第四季度CF40宏观政策报告《如何实现合理经济增速》所做的点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这份CF40季度宏观政策报告《如何实现合理经济增速》从外部环境、内部运行、经济运行特点以及风险特征等维度,对2021年四季度经济运行进行分析,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做论证,内容十分详实。

  其中,报告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做出比较深入的分析,特别是对消费增速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下行、房地产投资深度下行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我国当前面临的三重压力的重要论断。

  报告针对2022年经济运行的展望,着重提示了经济失速、金融市场动荡和大规模资本净流出三方面的风险,并就如何实现合理经济增长给出了扩大内需的优化政策组合等一些政策建议,报告视角独特,分析有理有据,对相应的决策部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借此机会,我就当前宏观经济运行谈一些个人看法。

  充分认识“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取得的成绩

  第一,要充分认识中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成效。

  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规划实现了良好的开局,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双双都保持了全球领先地位,展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韧性和优势。

  我国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综合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GDP居于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万亿美元,接近世界银行划设的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各项数据已由国家统计局发布,在此不再赘述。

  同时,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面临疫情多点散发等多重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经济顶住了压力,防住了风险,经济保持韧性,创新动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持续改善,以相对较小的政策成本实现了经济较快增长和较低通胀的优化组合,完成了全年发展的主要目标,这样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

  客观看待困难与挑战

  分类施策,对症下药

  第二,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正如报告提到的,2021年的形势的确比预期的更加复杂,推动经济稳定运行的困难比预料的更多,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并更具不确定性,国内发展又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需求收缩主要表现在消费和投资增长势头减弱。供给冲击主要表现在供应链受阻,企业生产面临缺芯、缺电、缺柜、缺工等生产要素短缺问题。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主体生产遇到困难,成本压力加大,进而对发展前景产生担忧,导致市场预期不稳。而市场预期不稳还受到一些政策因素影响。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些是外部的、短期的、阶段性的,有些是内生的、结构性的。从外部因素看,主要受疫情形势变化影响。疫情反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关键零部件供应短缺,加剧了全球经济分化;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影响了服务消费的恢复,也影响了企业预期。

  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比如内需与外需间的不平衡:内需弱于外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显著弱于外贸,外贸也确实面临着较大不确定性。再比如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区域发展不平衡,房地产等个别领域风险比较突出等问题。对这些方面,报告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应对这些困难与挑战需要冷静分析,分类施策,对症下药,对一些问题还要客观看待。

  举一个例子,比如2021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大幅度减少。人民银行刚刚发布了金融统计数据,2021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1.35万亿元,比2020年少3.44万亿元。我们应该看到,2020年是个极为特殊的年份,当时新冠疫情来势凶猛,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的影响,当时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势,所以这两个年头不宜直接比较。如果把2021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2019年相比,实际上还是多增5.68万亿元。2021年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是10.3%,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还是基本匹配的。

  坚定信心 扎实做好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工作

  第三,坚定信心,扎实做好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工作。

  前一阶段,全国政协举行了2021年第四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并对此次会议进行了一些创新,于会后召开媒体见面会。会上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大家普遍认为应当正确看待短期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困难和挑战。

  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形势,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有利因素和条件仍然不少,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前景广阔,长期向好的特点没有变,产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配套完善,超大规模的市场空间广阔,所以报告里提到消费增长没有达到预期,应该主要还是受短期疫情的影响。

  特别是在应对风险和挑战的实践中,我们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更加丰富了宏观调控经验,留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和充足的政策工具储备。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一是要坚持系统观念,实行更加有力的宏观政策。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重点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力,加强政策统筹协调。当前宏观政策协调上面临多重目标,宏观政策要实现多重目标下的动态平衡,让政策实施效果更加精准,防止出现合成谬误。

  二是要重点改善市场主体预期,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市场微观主体对宏观经济具有基础性作用,要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科技创新企业等重点群体的支持,要加强经济领域中政策预期、市场预期的管理,也要做好舆论引导,努力实现经济主体企稳向好发展,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夯实微观基础。

  三是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能力。持续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精准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金融支持的力度,同时也要毫不放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专业智库,定位为“平台+实体”新型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