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唐建伟、夏丹
观点摘要
企业居民需求双双偏弱,信贷增速继续放缓
政府债券融资后置发力,社会融资增速回升
M1和M2增速明显抬升,降准降息效果初显
未来货币政策有望继续发力
正文
2022年1月12日傍晚,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和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以下为简要点评。
一、企业和居民部门需求双双偏弱,信贷增速继续放缓
2021年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1300亿元,同比少增1300亿元;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9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下滑0.1个百分点。
企业新增信贷需求维持偏弱状态。2021年12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6620亿元,表面上单月新增量比11月还有提升,但其中大部分都依靠票据冲量,新增票据融资规模达到4087亿元,是近35个月以来的最高规模,恰恰说明实体融资需求不足。下半年以来,反映企业融资意愿的新增中长期贷款持续低于上年同期水平。12月在融资需求偏弱叠加年末工业生产季节性放缓的影响下,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3393亿元,比2020年同期少增2100亿元,是2021年次低月份。短期贷款减少1054亿元,显示季节性特征。
居民新增信贷规模环比减少。2021年12月住户贷款增加3716亿元,仅约为上月水平的一半。其中主要部分中长期贷款的单月增加值(3558亿元)较上月明显减少,而同期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超1600万平方米)较上月还有明显改善,二者之间的反差可能与年末信贷额度不足及筹备次年开门红有关。此外居民短期贷款仅增加157亿元,反映消费需求仍处于弱势。
二、政府债券融资后置发力,社会融资增速回升
2021年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3700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6500亿元,幅度较大;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14万亿元,同比增长10.3%,较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
最为亮眼的是政府债券净融资发力。2021年政府债券整体展现出与往年明显不同的发行节奏,后置发力特征显著。2021年12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1718亿元,是当年单月净融资额最高的月份,成为新增社会融资最强力的支撑。
第二个亮点是股票融资活跃。2021年12月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额达到2118亿元,形成历史单月规模的最高峰,体现了股市融资热情高涨。其中A股首发募资企业数量虽然不多,但单体募资额较大,增发募资额也是近几年来的高水平。
三是表外融资年末集中压降。鉴于2021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到期,年末各表外项目显示出集中压降的特征。2021年12月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共计减少6414亿元,全年压降规模超过2.67万亿元。
此外,2021年12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10346亿元,融资需求不足导致新增信贷较上月和上年同期均少增;企业债券融资规模2225亿元,虽少于上月,但较2020年同期也有明显增加。
三、降准降息效果初显,M1和M2增速均明显抬升
2021年12月末,狭义货币(M1)的余额为64.74万亿元,同比增长3.5%。M1增速比上月末明显提高了0.5个百分点,表征年末揽储影响下,企业活期存款增加较多。广义货币(M2)的余额为238.29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比上月末也提高了0.5个百分点,其主要支撑因素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财政存款的下放效应,2021年12月财政存款大幅减少10302亿元,较2020年12月规模更大,流向银行间市场的资金增加,抬升了货币供应量;二是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发力,尤其是债券发行明显加速。另外,2020年12月基数走低也是影响M2增速走高的因素之一。M1和M2同比增速抬升,是前期降准、降息政策效果开始显现的表现,后续货币政策有望继续发力,有效带动实体经济稳步增长。
四、未来货币政策有望继续发力
总体而言,2021年12月新增信贷和新增社融规模均低于预期,一定程度上反映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的效果还在路上,未来货币政策有望继续发力支持实体经济。其中,信贷增速持续走低是从2021年3月开始的,由于目前新订单、在手订单、新出口订单等三大订单指数仍然低于荣枯线,同时考虑基数因素,这个探底过程可能延续到2022年初。此后随着生产活跃度提升、消费需求好转,加之松货币、宽信贷的效果逐渐显现,信贷增速将止跌回升。此外碳减排支持工具、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农支小再贷款等有望精准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2022年政府债券发行适当前置也可能对新增社融形成支撑,年初社会融资增速可能继续向好,M2增速可能还有回升空间。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者)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