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金诚王青:2月LPR报价“十连平” 2021年信贷政策重点切换

2021年02月24日10:51    作者:王青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东方金诚 王青

  2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版LPR报价:1年期品种报3.85%, 5年期以上品种报4.65%。两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均连续十个月保持不变。

  具体解读如下:

  一、2月MLF招标利率保持不变,当月LPR报价不动符合市场预期。本月15日,央行续作1年期MLF,招标利率为2.95%,与上月持平。这意味着2月LPR报价的参考基础未发生变化。可以看到,自2019年9月以来,1年期LPR报价与1年期MLF招标利率始终保持同步调整。

  在影响LPR报价的银行边际资金成本方面,节前以DR007为代表的短期市场利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1月DR007均值为2.25%,较前月大幅上行26个基点,而最近一个月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也有一定幅度上行。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银行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负债成本下降带来的影响,意味着近期银行平均边际资金成本难现明显下降,报价行缺乏下调2月LPR报价加点的动力[ 2019年8月LPR报价改革后,各报价行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报价,其中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是指MLF招标利率,加点幅度则主要取决于各行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简而言之,LPR报价=MLF利率+加点。]。

  LPR报价连续十个月保持不变,根本原因在于2020年二季度以来宏观经济出现“V型”反转;尽管1月部分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经济运行略有波动,但并未显示脱离修复轨道迹象;当前部分地区疫情已经平复,疫苗接种大规模展开,在经济动能增强以及上年低基数的双重作用下,一季度GDP同比有望出现18%左右的冲高过程。这意味着短期内只要货币金融环境保持平稳,就可为经济修复提供必要的支持——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3.58万亿)创历史新高,中长贷款占比提升,表明当前已处历史低位的企业一般贷款利率(12月为4.61%)对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有较强的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当前全球疫情虽有所缓和,但仍处高发阶段。未来疫情走势及外部环境还有诸多不确定性,国内经济修复基础需要进一步夯实,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这意味着当前也缺乏引导贷款利率上行的条件。由此,在货币政策强调“稳”字当头的背景下,LPR这一最重要的市场利率连续保持不动。

  二、短期内1年期LPR报价调整的可能性不大。我们判断,今年上半年在国内经济持续修复与外部不确定性犹存相交织、国内物价水平整体保持温和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将持续处于“观察期”,以MLF利率为代表的政策利率调整的可能性很小,LPR报价基础有望保持稳定。与此同时,未来一段时间短期和中期市场利率都将继续围绕政策利率波动,资金面变化对银行边际资金成本的影响有限。

  银行存款成本方面,2月4日,央行召开加强存款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持续强化存款管理,督促地方法人银行不得以各种方式开办异地存款,继续加强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的监测管理,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这意味着监管层正在加大力度抑制部分中小银行高息揽存冲动,2021年银行存款成本会受到严格控制,银行因存款成本变化而调整LPR报价加点的可能性下降。

  这样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报价行上调或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都不会太大,主要针对企业贷款的1年期LPR报价大概率会保持稳定,而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将是影响5年期LPR报价一个重要因素。

  三、企业贷款利率将保持低位稳定,2021年信贷政策重点转向调结构。今年疫苗全面接种将带动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修复,宏观政策向常态化回归是大方向。其中,2020年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等疫情时期的特殊政策也会明显弱化,今年银行有可能迎来一个“休养生息”阶段,净息差再度明显压缩的可能性不大。这意味着未来企业一般贷款利率下行空间较为有限。[ 事实上,在2020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大幅下降10个基点后,自二季度起至年末,该指标已持续稳定在2.09%至2.10%区间;而自2020年6月份起至年末,企业一般贷款利率也稳定在4.64%至4.61%之间。

  根据央行《202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未来货币政策的一个重点是“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由此,下一步监管层的主要目标是避免企业贷款利率出现拐头向上趋势,而非引导其继续深度下行。我们判断,未来企业贷款利率将保持低位稳定,2021年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或将主要通过挖掘降费潜力、运用直达工具等定向滴灌方式实现。

  与2020年引导银行明显加大信贷投放规模、大幅降低企业贷款利率不同,今年信贷政策的重点将是“控制总量调结构”,即在保持适度信贷投放规模[ 着眼于稳定宏观杠杆率目标,我们估计2021年末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将达到11.5%左右,较2020年末小幅下降1.3个百分点。]的同时,重点引导信贷资金流向科技创新、小微企业和绿色发展等领域,而房地产行业以及地方政府平台融资环境则会有不同程度的收紧。

  (本文作者介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

责任编辑:赵思远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