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汪涛
第一,双循环战略,是因为发展阶段外部环境变化提出的,它要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这个变化是什么呢?刚才范教授给大家展示了贸易依赖度这些年的变化,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前,我国贸易依存度其实已经达到60%多,近年来持续有一些下降,这种下降的变化我认为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出口的产品比较低级,而是因为内需比重明显上升。也就是说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全球经济发展速度,自身经济体量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在贸易中的体现就非常明显。自己本身体量很大,外部市场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大了,一直总是在外面的市场上增加份额是不现实的。从全球来看,大的经济体的外需所占比重都是相对较低的,不管是德国还是日本,美国更是如此,美国的出口占比在大经济体里相对来说比较低,虽然它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但是它的进出口总量占GDP比重低于日本和德国,尤其是相对外向型的德国,但其比重和我国目前差不多,比我国2007年时要小很多。
所以,我认为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一定的体量之后自然出现的,我们的内需比重上升,经常项目的顺差占GDP的比重也大幅缩减。经济体越大,内需占比就越高,外部市场规模相对越小,所以,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迫切的提出了转变生产模式,提出扩大内需,提出供给侧改革,今年又提出要加速要素市场的改革。我认为双循环的战略实际与最近十多年经济模式的转化及战略供给侧改革是一脉相承的,并不是突然出现的新的战略。
双循环战略是在过去渐变战略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广泛了,把过去战略的内涵全部都涵盖进来了,而且提到了一个更高的战略层面,这可能是它的特点。
双循环战略是为了顺应最近外部环境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全球金融危机时我们发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出现很多结构性的问题,现在新的变化就是全球化在放慢,而且有一些逆全球化的压力,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之后又面临一轮新的打击,产业链重构的压力也在加大,而且产业链重构在加速,全球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势力在上升。这样一个国际环境让过去十来年不断强调的扩大内需、供给侧改革、要素市场改革等变得更加迫切,所以我是这么来理解“双循环”战略的提出。
双循环战略有几个特点:
第一,习总书记在政治局会议上,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的,内循环为主其实并不是说要封闭。开放一直都是发展和改革的动力,今后也仍然会是,只是相比开放带来的经济增长动力,相对于国内经济大车来说,这个动力可能越来越不足,需要加大国内发展的动力和引擎。而且与外需有关的经济,不管是国企、民企还是外资企业,因为参与了全球竞争,跟外需有关的经济还是比较市场化,效率比较高,而国内以内需为主的一些经济依然有很多问题,急需改革。所以,内循环需要打通,因为之前打通了外循环之后,企业和产业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升,而内循环这块需要自己来练内功,因此国内循环更多提的是要发掘国内发展的潜力,要增长新动力。在新的时期则意味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键,从而提高生产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在内需方面,刚才毛振华教授也提到供给侧和需求侧,之前我们经常强调的是供给、投资拉动,似乎很难消费拉动。但是,消费其实与需求和供给是一个自然的结合,因为消费会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引领和引导供给的有效发展。如果生产出来的东西没有得到消费,就会变成过剩产能,或者可以说是资源浪费。故消费的作用是用市场力量引领供给的有效发展,使得更多资源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市场变化向相关产业去配置,比如说向服务业发展,在服务业里更多的是养老、医疗、健康、数字经济等各方面,这并不是要推动计划和规划,而是通过市场和消费来引领,这样循环才能打通。
第三,在新的时期,我们提到“双循环”和内循环,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自主创新、发展科技。随着中国产业升级再加上国外尤其是美国在高科技方面加强了对我国的限制,发生了这两点:一是产业升级以后从外面可以学到的东西越来越有限;二是想学习更高级的东西受到了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意味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大幅提升。自主创新是我们向产业链更高端升级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我们产业链安全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现在在这个阶段提出双循环,以内循环为主,科技方面、自主创新方面、产业升级方面可能是过去十年或者二十年另外一个不曾有过的重点。
我再讲一下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关系。
首先是内循环绝对不是自成一体,大家也提到了,内循环很重要的是提高国内的效率,才能更高效的参与国际竞争,不管是国企改革、要素市场改革,供给侧改革,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创新,既是打通内循环的关键,也是保证我们继续高效高质量参加外循环的关键。
其次是我国未来五年、十年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肯定是持续上升的,我们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实际GDP增长平均下降到4.5%,通胀大概是2%左右,十年后GDP将达到28万亿美元,这是非常高的,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动力来源。过去十年我们就已经是了,已经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大的市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已经是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一数二的出口市场,未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只会更加提升,所以,把我们变得更加有效率也是进一步和世界经济融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它会吸引到更多的国际商品和资本进入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在这样一个市场下竞争,共同的发展,也会促进国内效率的提高。
关于实施内循环或双循环战略的重点、难点,我有四点看法:
第一,扩大内需也需结构改革。短期有财政刺激和减税等,长期有收入分配的一些政策。但是,扩大内需结构改革呼应一下刚才张明教授讲到的,其实很重要的是如何系统持续增加居民收入,这意味着至少有两点需要关注,一是扩大就业,二是降低储蓄率。扩大就业包括劳动力要素市场的改革,劳动力资源如何流动是很重要的;降低储蓄率包括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这些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都需要深化结构改革。
第二,实施内循环战略的堵点和难点也是改革的难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很多改革目标和方针,这里面有几点:一是要素市场的改革,刚才也讲到了,包括劳动力要素的流动,这需要打通养老医疗全国参保接续和办理,包括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如果农民工家庭在落户上得到解决,不仅解决当前消费的问题,也与未来子女教育、人力资源培育有很重要的关系。二是资本和土地制度的改革,竞争的中性,在资本获得上一视同仁,推动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是要素市场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点。
第三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怎样能够培育和创造更加平等和公正的竞争环境,在准入各个方面包括土地和信用市场的准入、市场监管等各个方面,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应一视同仁,创造更公平的环境,也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和国企改革。改革的重点难点没有改变,过去十年这些方面都是需要推进的,未来仍然需要推进。
第四,非常赞同刘元春校长刚才讲到的,讲“内循环”我们千万不要去建设所谓小而全、大而全的产业体系,这不就是要回到为什么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不成功,当时也是因为战略环境,也有很多教训。在目前中国已经参与到全球化,全面的竞争格局后,虽然面临挑战,也不要退回到之前那种体系,而是要在制度上、监管上、要素流动上、法律体制上统一实行全国的体制,所谓打通内循环,就是要在这些方面打通,在战略上要坚持市场导向,用市场来配置资源,而不是各个地市县自己有一套内部规划循环。另外内循环不是封闭而是开放的,但是要提出一点,我们一直都在讲开放倒逼改革,但是开放不能代替改革。当下尤其需要直面深层次的改革,包括刚才说的要素改革、国企竞争的环境的改革。这些问题不是金融开放或人民币国际化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有时候讲开放比较容易,讲改革面临很多困难,推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有一些停滞,因此开放不能代替改革。这里也呼应一下前面专家讲到的,人民币国际化可能更多的是要制度性而非功利性的,我个人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水到渠成,切勿拔苗助长,需要科技实力、硬实力、金融体系健全在背后做支撑,在这些实力没有达到的时候,急功近利的推动可能会带来一些金融体系的问题。
第五,科技创新也是一个难点,如果没有困难的话,大家都能去创新了。所以,这里面最关键的是要突破核心技术、基础研究、硬件等,这需要时间、投资和耐心,尤其在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怎样更高效的调动资源。我们,这里面有人才、有市场、有决心,更需要发展的是机制、产权保护和市场导向,这些方面要做的有更多。但即使是这样还是需要时间、投资和耐心。另外,产业安全、科学创新并不需要都自己主做,要有所取舍,尽量利用外面的技术和产品,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放在攻坚“卡脖子”技术上,同时鼓励保护创新,并非所有的东西我们都自己做就是加大内循环了,这一点要特别提醒。
以下观点整理自汪涛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13期)上的发言
(本文作者介绍: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