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深入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和五大要点

2020年09月25日20:45    作者:刘元春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刘元春

  对于目前“双循环”新发展战略,国内已经进行了很多的讨论,国家也组织了相关的专家进行了很多的解读。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从5月14日到现在已经在八九个重要的场合进行了深度的说明,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进行了很深刻的表述。通过学习,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认识新发展格局的内涵。

  第一,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从“以外促外、两头在外”外向型发展战略为主题的发展格局转换为“以内为主、以内促外、内外联动”的新格局。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国际大循环内生动力、发展格局、发展模式发生巨大变化的产物,更是中国内部主要矛盾所呈现的新现象和新规律所决定的。从历史来看,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在国际大变局中拔得头筹、赢得胜利,必须以内为主,必须要扎稳自身的基本盘,必须在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关键技术、核心技术、 “卡脖子”技术的全面突破,才能够真正实现发展与安全之间的统筹。

  第二,“双循环”发展格局必须要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以扩大内需作为它的战略基点。同时,要达到这样的几个要求所依托的必须是以国内分工体系、以国内技术动态良性发展、以国内大循环畅通为载体,而不是将我们的运行重心依托于国际大循环,依托于世界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以及整个政治格局之上,要把目前我们面临的发展的主要目标放在更好的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之上。因此,“双循环”格局是国内分工体系、国内技术发展和国内市场自我良性循环三位一体的体系,是以内为主、安全为底线的内外互动的一种格局。

  第三,“以内为主”并不意味着内循环是封闭循环。内循环本质上是开放的,并且内循环必须要满足高质量发展,它本质上要依从于更高水平的开放,更为法制化和制度化的开放,但这种开放不是为开放而开放,而是要以内部循环的畅通、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满足作为落脚点。因此,我们也会看到“以内为主”不仅不拒绝国际大循环,并且要求我们要以更好的、更有弹性、更为安全、更为深入的国际大循环参与作为前提、补充和有机的组成部分来进行展开。

  第四,内循环必须以突破“卡脖子”技术,全面实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它的动力源目前处于大国博弈的关键期、民族复兴的窗口期,最为重要的关键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来源于高水平人才的创新力以及整个技术创新和要素生产力的提升。双循环不是静止的循环,而是一种动态的循环,它不仅要满足静态资源配置的有效,更要满足跨期资源配置的有效,这一点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技术创新、技术革命上的显著制度优势。双循环新发展战略检验的根本标准依然在于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在未来5年期间就体现为是否能够有效突破卡脖子问题,实现创新驱动。

  第五,我们参与国际大循环必须以内为主,必须以内生技术发展突破“卡脖子”问题为基础来进行重构国际合作的新平台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基础。我们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但是必须要有自身的能力、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不是来源于简单地参与国际,而是来源于内部大循环的畅通,来源于自我生产力的快速突破。当然,另一方面,新的国际大循环也要适应国际分工在新形势特别是在国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格局、新规律下的一种状况。因此,我们在“一带一路”的布局,在进出口战略上的安排,在资本输入输出上的定位,在一系列的对外政策上要有一个新的定位、新的布局,不是简单地依托于美国市场,简单地依托于美国技术。我们要顺应目前这种全球化周期性、趋势性、结构性的变化,在洞悉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布局,通过新的国际布局进一步助推国内大循环的畅通,进一步形成我们利用国际资源、国际市场的这种新的制度基础、新的战略举措。

  所以,理解新发展格局应当从这五大方面来进行深入把握,而不是把它简单化、片面化,甚至成为个别错误思潮、激进理论的代言词。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强调国民生产循环体系的规律,加大对于新发展格局理论的构建和解读,在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的基础上,强化思想共识和行动的合力。

  目前大家对于“双循环”的意义、内涵、概念已经做了很多的解析。我个人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思想将成为十四五规划的核心主导理论和主导思想。因此,下一步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怎么落实“十四五”战略布局,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要点必须要把握住。

  第一,我们必须对于目前理论上的噪音和杂音进行准确的理论批判,防止一些错误思潮、激进人士利用“双循环”来表达他们错误的理念。目前我们会看到在思想界和各个层面存在着以下的一些问题:新闭关锁国论、新内卷论、新出口转内销论等等,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这些思潮,这是目前大家形成的共识!总书记也专门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看到很多人对于“双循环”理解得很狭窄。一是把新发展格局理解为一时一地的短期应对举措,而不是中长期的战略,没有理解到新发展格局是面对一些持久性问题和长期性问题所做出的新的行动纲领。这种错误理解很容易产生 “战略问题战术化”的问题,简单地把双循环理论理解为凯恩斯主义的扩大内需,理解为为应对外部短期冲击实行的出口转内销,这可能就理解偏了。二是把全局战略理解成局部区域的措施。目前很多地区都在学习双循环理论,很多地方领导都纷纷表态,“一定要用“双循环”理论加速构建本地区的大循环,使本地区经济成为完整统一的循环体系”。这种表态表面上这是在拥护中央,但实际上却南辕北辙了!每个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的循环,中国的统一大市场就形成不了。我们必须要看到局部区域必须是国内大循环的一个部分,我觉得这是目前在学习领会贯彻“双循环”新思想、新理论中间的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第二,战略要有顶层设计,要有中长期和短期的战略战术衔接,目前很重要的一个要点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框架理论下加速理论完善和理论理解,同时推出从中长期所制定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第三,在短期衔接上,必须要把在疫情常态化前提下尽快实现国内经济的复苏当成当前的一个基本要点。最近中国出口已经实现连续五个月正增长,外资实现了连续两个月正增长,之所以能够出现这种超预期增长,其原因就在于国内疫情和国际疫情的不同步给予了目前全面启动内循环、构建双循环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契机。近期,我们利用国外产业链供应链的断裂与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恢复的战略空档期,对本国产业链供应量及其弹性和韧性有一个全面的摸底、全面的考量。

  第四,要与前期战略和前期政策对接。汪涛首席、毛振华所长、管涛教授都谈到,双循环战略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2008年以来顺应逆全球化趋势性、格局性的变化,中国从外向内进行转移,进一步提升深化的产物。一是新发展格局要与新发展观相契合,要在新发展观里增加安全的思维;二是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全面疏通对接,三是必须要满足高质量发展的几大要点、几大关口,把国内大循环真正做成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基本盘和核心基础,要与他们进行对接。四是要紧紧抓住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同时要把改革开放作为这种动力源,基础性改革依然是营商环境改善,依然是形成国内大循环,依然是打通各种“断点堵点”的关键。

  第五,我们要全面启动核心技术攻坚战,改革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落实驱动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把握住创新驱动这个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核心动力源,如果我们在这上面没有突破,没有使生产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双循环”也是无本之源,无法在内部大循环提升的基础上、关键技术的突破上来构建新的合作平台和新的战略。

  第六,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以高水平开放迎接未来格局的变化,我们对于前期“一带一路”这种战略要有所调整和布局,必须在安全的前提条件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而不是原来的“大写意”。金融开放也要坚持发展和安全的统筹,我们在全球的资本布局也一定要按照新的格局和风险控制来进行。因此,新发展格局不是不要外部大循环,而是更进一步适应目前国际大循环的新冲突、新格局、新规律、新挑战。

  这几大方面是我们落实“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也是在下一步逐步推进的几大步骤。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陈鑫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