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纾困与托底 避免犹豫不决的零碎政策

2020年04月07日10:00    作者:张斌  

  意见领袖丨全球KOL聚焦金融大动荡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张斌

  新冠疫情对困难群体的压力还未解除,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压力仍在发酵,需要纾困和托底政策及时阻断。纾困政策是建设小康社会举措的必要组成部分,这次疫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练兵机会。托底政策集中在都市圈建设上面发力,为将近3亿农民工在城市安居提供条件,这是建设小康社会最需要补上的短板。

  新冠疫情对市场的破坏仍在继续

  一是外新冠疫情全球蔓延造成的外需剧烈下行;二是前期经济停摆对企业、居民和地方政府带来的现金流损失影响到接下来的需求和复工;三是对新冠疫情仍存在的普遍恐惧心理以及防止疫情死灰复燃的各种防控措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正常经济活动。

  市场虽然从前期的停摆转向恢复,但是内需和外需同时疲软会遏制供给,供给收缩又会进一步降低收入和遏制需求,市场受到的破坏并未结束,距离正常经济活动水平还有很大距离。

  经济增长和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城镇调查失业率2月较1月上升0.9个百分点,新增失业接近500万,然而就业的压力还并未充分显现出来。中国城市就业人员超过5亿,其中受到国际和国内疫情显著冲击影响的就业有3.8亿人(制造业1.5亿人、建筑0.65亿人、批发和零售1亿人、住宿和餐饮0.3亿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0.16亿人以及其他行业0.2亿人)。这些行业接下来的收入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必然会减少新增就业机会,威胁到现有就业,降低就业的实际有效劳动时间。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数据,截至3月中旬,新增就业岗位和人数同比下降32%,中小微企业下降尤其突出。

  避免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必须有强有力的政策阻断,需要两类政策。一是纾困政策,帮助困难群体渡过难关;二是经济托底政策,保住就业,保住企业生存和发展机会。政策阻断前期越坚决果断,经济下行的幅度越低,政策成本越小。犹豫不决的零碎政策不足以打破恶性循环,未来救助的成本更高,整体面临的损失更大。中国有充裕的政策空间应对当前的困难。

  纾困政策需要学习和完善

  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大幅波动时有发生,临时性的纾困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是建设小康社会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完善。疫情危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练兵机会。发达国家在新冠疫情下的纾困政策包括了为雇员提供收入补助、为患新冠或疑似隔离雇员提供社会保障、为企业提供国家信贷支持、延缴税收、延缴社保或提供补贴、延迟债务偿付和为公民提供发放现金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未必都适合中国,也不乏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针对此次疫情的纾困政策覆盖面和力度还需更进一步。经济活动和劳动力市场复苏到正常水平还需要一段时间,近期内生活困难的群体和经营困难的企业数量还很大。我国需要在前期纾困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情况变化做出新的安排。我国的纾困政策组合当中对居民和失业群体的直接现金补贴仍然欠缺,发达国家在疫情后给低收入群体和失业群体直接发钱的纾困资金大概在GDP的1%-3%之间,值得我国借鉴。

  政策托底要落实在信贷增长

  经济托底政策不在于追求高经济增长目标,而在于帮助经济恢复常态,保住就业机会。当前阶段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缺少订单,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是止住需求下滑,这方面有政策空间。

  提振需求需要落实在居民、企业和政府的现金流。直接发钱纾困能起到一定作用但量级上还不够,同样重要的是维护全社会信贷增长。信贷增长才有相应的存款增长,才有新的现金流注入,也是变相地给居民、企业和政府发钱。美联储各种政策归结为一点就是帮助居民、企业和政府贷款,改善各个部门的现金流。

  基建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是对居民、企业和政府变相发钱的两个重大也是最重要的水泵。这两个水泵与PMI、工业品价格、利润高度正相关。这两个水泵发力以后,各部门现金流好转,制造业贷款和其他各种类型贷款才能跟上,需求低迷局面才能扭转。汲取前期刺激政策的教训,基建项目必须跟着需求走,跟着人流和产业走。基建区域布局重点是都市圈建设。推进都市圈基建建设的同时还应该配合都市圈的土地政策改革和公共服务配套改革,打开大都市的大门,让更多人能够在大都市圈安居。将近3亿农民工能在城市安家生活,小康社会建设才真正完成。

  纾困和托底都要政府举债。需要避免“政府请客,企业花钱”,这在有些情况下是好心办坏事,逼着企业解雇员工。避免公益和准公益建设项目从商业金融机构借钱,这是金融体系未来的炸弹,也是未来更大的财政负担。政府举债花钱是为了救经济,有利于防范全社会债务风险。救经济是在巩固而不是破坏政府信用,经济垮了才是政府债务真正的威胁。当前经济环境下不必拘泥于赤字率和债务率高低,发达国家在此次危机中普遍提升政府债务率10%-20%,中国政府相比发达国家有更高的增长速度和更强的偿债能力。赤字率不等于债务风险。上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以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美国、日本财政赤字率平均7%,政府债务率持续攀升,美国和日本国债照样受欢迎。

  本文首发于财新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原主任)

责任编辑:张译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新冠肺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