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王婴:重启加速度 百舸争流看浙江

2020年03月31日20:18    作者:徐王婴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徐王婴

  “插秧更要当时节,趁取阳和三月春。”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浙江考察调研,不仅释放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推动复工复产的鲜明信号。更在于鼓励浙江“加速”重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对浙江来说,这也是一次化危为机、逆势而上的机遇期。那么,浙江该如何加速重启,进而为全国大局作出贡献?

  “加速”先进制造业,做全球产业链的“补链者”

  习近平总书记于3月29日考察浙江的宁波、舟山,了解港口和园区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这无疑蕴含了总书记对浙江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关注。

  半个月前,浙江召开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宣布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在此之前,作为全国首个制造强国试点示范城市和拥有39家(个)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的宁波,即已在两年前启动了“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全球疫情暴发以来,一大批宁波的“单项冠军”、“小巨人”在防疫常态化要求下,开足马力复工复产,确保了全球30多个制造业关键领域产业链的安全稳定。另有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浙江全省产能恢复率为90.06%,11万户中小工业企业产能基本恢复,397万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产能恢复率为88.2%。浙江企业的快速复工复产,为世界产业链的安全稳定做出了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推动浙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要将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纳入“八八战略”。于浙江而言,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已是破解发展瓶颈,引领制胜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关键之举。早在17年前,浙江就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场全省工业大会,全面部署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此次浙江提出要构建“415”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体系,即基本形成绿色石化、数字安防、汽车、现代纺织等4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15个优势制造业集群,正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体现。

  “加速”引外资、稳外贸,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畅通

  日前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习近平总书记倡议共同维护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稳定,表示中国将加大力度向国际市场供应原料药、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等产品。3月29日,总书记赴世界第一大港口宁波舟山港实地考察,正是宣示了这样的决心。

  在宁波舟山港,习近平总书记了解到这样的情形:宁波舟山港今年前2个月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63亿吨,为去年同期的98%以上;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06万标准箱,恢复到去年同期的近九成。而为了提高外资服务的精准性,全面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浙江在3月初提出了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18条举措。与此同时,浙江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5G等技术,大力推进“云招商”、“云签约”,确保项目引进不断链、项目推进不减速、投资信心不动摇。疫情发生以来,通过“云签约”外资项目74个,总投资6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3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外资项目超30个,主要涉及先进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产业。另据商务部统计,浙江的湖州、舟山、台州的外资企业已全面复工;一系列重大外资项目也接连落地。

  当然,浙江还希望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并全力构筑外贸总部、外综平台、转型升级基地、跨国企业、跨境电商和航运物流等引领区,以此推动浙江外贸经济的“高歌猛进”,并为畅通全球供应链做出积极贡献。

  “加速”数字经济,推动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正如非典催生了淘宝,疫情在给很多行业和企业带来困难的同时也令一些企业逆势发展。比如钉钉科技有限公司的在线教学,服务全国14万所学校1.2亿名学生;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月份免费开放“安恒密盾”,用户激增10倍达百万。这些都得益于杭州全力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

  浙江早在2018年就提出要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在过去的2019年,更是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为统领,着力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今年则提出:要以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支撑引领新经济快速发展,打造数字浙江,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2万亿元。

  如此,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并进齐飞、良性互动。使得浙江不仅拥有电子商务、云计算、数字安防等拥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新产业集群;还有众多嫁接了数字经济的传统产业的迭代新生。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加速制造业还是外资外贸,或者数字经济。都必须依靠改革与创新,并以此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力量。值得称道的是,浙江积极打造服务型、创新型政府,营造亲清政商关系,赋能市场主体创新创业。而其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在杭州、宁波相继成为人才流入城市全国第一、第二的同时,使得浙江不断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创新力和竞争力。

  正所谓“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勇于改革创新的浙江,恰逢“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三月,已然是百舸争流,扬起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风帆。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作家。浙商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商总会浙商学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企业成长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鑫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基建 新冠肺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