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础

2017年05月19日13:54    作者:唐建伟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唐建伟

  从人民币成为投资货币的进程看,“一带一路”有助于扩大人民币直接投资和对外信贷需求。投资需求的扩大将催生更多对外金融服务,如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建立人民币清算系统、成立国际投资银行等,从货币职能角度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一带一路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础一带一路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础

  随着“一带一路”峰会的召开,有关“一带一路”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协同问题再次引起市场关注。在2016年10月份人民币被纳入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占比达到10.92%,仅次于美元和欧元,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但其实最近两年以来,受到美元升值、中国经济减速及国内金融风险抬头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是有所放慢的。究其原因,人民币国际化的根基仍然不牢,而“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实施正好有利于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市场及价值三方面的基础。

  一、 货币国际化需要同时具备三大基础

  从理论上讲,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或者说要具备以下三大基础:

  一是该国经济规模要足够大,包括经济总量、对外贸易规模以及金融市场规模等均处于全球前列,这是货币国际化的经济基础;

  二是该国金融市场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这意味着金融市场有着完备的基础设施、丰富的金融交易工具以及对外开放的各类交易主体。这是货币国际化的市场基础;

  三是该国货币要具备完善的国际货币职能和稳定的币值。在国际贸易往来及国际金融活动中,该货币可以大量地被作为国际货币使用,同时在各国外汇储备中,该货币被他国愿意作为储备货币持有。这是货币国际化的价值基础。

  国际经验表明,一国货币国际化地位的获得及保持,需要以上三个基础条件同时具备。

  比如美国的经济总量在1870年左右就已经超过英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其对外贸易规模也在1900年左右超过英国,但在1914年之前,在国际货币体系排序中,美元不仅落后于法国法郎、德国马克、瑞士法郎和荷兰盾,甚至连意大利里拉、比利时法郎和奥地利先令都排在美元前面。之所以美元当时难以跻身国际货币之列,主要是因为其缺乏一个具有深度和广度、可靠而开放的金融市场。

  事实上,美国当时连中央银行都没有。由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央行,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共发生过14次金融危机。金融危机频发导致美元汇率极不稳定,影响了美元的国际化进程。而随着1914年美联储的宣告成立,在美联储的支持下,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建立并迅速发展,美国的金融市场开始逐渐形成规模并且流动性日渐提升,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的市场基础具备。

  正是因为这一变化,差不多10年之后(1925年左右),美元成功获得了国际结算和融资货币的地位,成为与英镑一样重要的国际货币,纽约也相应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二战结束前的1944年,凭借强大和可信的经济、政治、科技乃至军事力量,通过布雷顿森林协议签署,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确定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法律地位和价值基础,美元成功取得了主导性国际货币的地位,至今也没有被其他货币撼动过!

  与美元的成功经历不同,日本却为我们提供了货币国际化失败的案例。经过二战后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到1970年代初期,日本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那时的日圆,就象现在的人民币一样,在国际上基本不扮演任何角色。

  这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在二战中对东南亚国家的侵略行为给这些国家留下的记忆并未褪去,使用日圆会让这些邻国感到不安;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日本决策者的首要任务是出口导向型增长,不希望日圆的国际化使其失去可靠的增长模式。

  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才开始改变策略,为将东京打造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并将日圆培育成为国际化货币,他们实施了所谓的“大爆炸”(Big Bang)改革,即取消对国内和国际金融交易的限制,并允许大公司进入企业债券市场。这些改革初期带来了一定效果,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日圆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一度达到6%。然而,由于日本的金融市场长期处于相对不发达状态,特别是流动性比较差。

  而“大爆炸”在促成了日本房地产市场的大繁荣的同时也导致房地产泡沫的大崩溃,随后日本陷入了长达20多年之久的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日本的经济地位和日圆的价值基础都发生了动摇,日圆的国际化地位还发生了倒退。近年来日圆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下降到了3%左右。正如埃森格林教授在其《嚣张的特权》一书中所阐述的观点:日本也从未获得二线金融中心的地位。

  美元和日圆的相关经验告诉我们,货币的国际化是一个受到多种因素作用的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最终实现。而且,日圆以其生动的实例显示,如果某些条件不能充分具备,这个过程还有可能发生逆转、出现倒退。

  二、近期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有所放缓原因就是基础不稳

  近两年来,受市场预期人民币贬值的影响,中国资本的流出压力增大,2016年开始政府为了防止资本过快外流收紧了一些资本管制措施,对个人购买外汇的监管限制增多,对外直接投资(FDI)金额的审查力度亦加大。这些措施成功抑制了资金外流,但同时也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出现了阶段性放缓。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截至2016年12月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 (COFER)季度数据。该数据扩展了货币范围,首次单独列出了人民币的持有情况。调查显示,截至2016年底,储备管理机构所持人民币计价的官方外汇资产共计845.1亿美元,相当于整体已公布储备持有总量的1.07%。这一比例要高于瑞郎,但却大大低于该数据中包含的其他6种货币。而此前的另一项专门的调查显示,到2014年底时,各国央行储备组合中人民币计价资产所占比重已由2012年底时的0.7%升至1.1%以上。这表明过去两年间人民币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中的比重是略有下滑的。

  另外,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的数据也显示,近期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在放缓,到2017年3月,人民币在全球跨境支付中所占比例从2015年8月的2.79%降至1.78%。排名也由此前的第5名下降至第6名。

  最后,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开始,香港等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存款数量就已经不再增长甚至有所下降。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下降了47.76%。在香港地区发行的人民币计值债券的规模也呈现萎缩趋势,综合反映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趋势的一些指标也出现了徘徊迹象。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放缓原因是根基不牢:

  一是经济基础不牢。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支撑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基本条件。中国目前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却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这一基础,导致国际投资者对中国预期的改变,相应地对人民币资产的投资偏好也呈现减弱的趋势。

  从贸易竞争优势来看,加入WTO以来中国之所以能够享受全球化的红利,主要得益于中国出口产品低成本的比较优势。但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转变,劳动力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加上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整体不断恶化,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思潮持续抬头,对中国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虽然2016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但其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4月份系列宏观数据显示,二季度后经济可能又会面临放缓的压力。如果经济增长乏力的态势进一步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很可能继续放慢。

  二是市场基础不稳。最近几年,随着经济增速的持续放缓,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一些风险开始逐步显现,金融市场波动明显增加:2013年银行间市场经历了“钱荒”;2015年6-7月份,股票市场在经历了一轮史无前例的“股灾”后,在2016年年初又出现了因“融断”机制推出导致的一轮暴跌;债券市场则在持续上涨数年之后,在2016年下半年出现了一轮“债灾”,将此前数年积累的涨幅抹去。

  在经历了剧烈波动之后,我国股票和债券市场的规模相比顶峰时期出现了明显的缩水,交易活跃度也明显降温。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不良资产风险、流动性风险、债券违约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外部冲击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政府债务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等八大风险正在积聚。

  这八个方面是当前金融风险的重点领域,也正是这些风险隐患的存在,中央政府将“防风险”作为今年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而对金融风险的担忧直接带来两方面结果:一是为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中国政府不得不暂时收紧了资金流入和流出的限制,这导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出现一定程度的倒退;二是投资者担心金融稳定可能影响人民币资产的收益率,从而导致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下降,短期资本持续流出中国,反过来又给人民币汇率施加了贬值压力。

  三是价值基础不实。货币的国际化就是不同国家主权货币的国际竞争过程。当美元等发达国家的货币汇率比较动荡和疲软的时候,如果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甚至稳中有升,那么其国际化是比较容易的。相反,当美元持续走强时,人民币国际化就有可能受到来自美元的竞争,从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而自2015年12月美国在重启加息之后,美元已经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美元利率的持续上调叠加美国经济的稳健向好,预示着美元在未来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周期内将保持相对强势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人民币汇率施压的同时,也必将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三、“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将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根基

  要想改变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放慢的现状并继续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深入发展,重点是要在打牢人民币的经济基础、市场基础及价值基础方面做文章。我们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正好可以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以上三方面根基:

  一是“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增强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基础。根据国际经验来看,一国货币能否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货币,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经济实力,国际化货币的背后永远都是一国经济竞争力在金融领域的体现。而“一带一路”战略正是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和自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做出的重要决策,将有效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首先,“一带一路”战略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通过向全球输出中国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可以在新的形势下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开拓新的市场。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将促使中国从贸易大国向投资大国升级,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最后,“一带一路”战略与当前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全球化”潮流相抗衡,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历史担当。当前全球公共物品供应面临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窘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需的全球公共物品匮乏,严重制约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与发展。在此情况下,西方国家却开始出现了反全球贸易和“逆全球化”的趋势。

  而作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主动承担起为全球提供公共物品的重责,这不但有利于巩固中国的大国地位,而且更有利于提升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从而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基础。

  二是“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境内外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基础。首先,“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有利于推动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完善。在在5月14日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在谈“一带一路”下一步工作时,就继续发挥金融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作用提出明确要求。

  习近平主席强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力”。因此,我们要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务网络来保障“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血脉畅通”,而与“一带一路”相匹配的金融市场体系的建立,也正可以夯实人民币国际化所需要的金融市场基础;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将促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稳步审慎前行。在人民币资本项目还不可以自由兑换的背景下,中国资本的输出与输入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不利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及对沿线国家的金融支持。所以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然要求,这将是再一次的以开放促改革的典型事例。

  前期上海自贸区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所做的一些有益尝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在上海自贸区注册的企业,无论是中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可自动获得两个账户:一般账户与自由贸易账户。在现有条件下,自由贸易账户的人民币在境外、境内全部是通用的。

  在实现本币资本项目可流动的基础上,这个账户逐步实行本外币可兑换。如果自由贸易账户的人民币可兑换了,就可以着手向一般账户可兑换方向过渡,而一旦过渡完毕,人民币就实现全面可兑换。这样的改革逻辑如果得以实现,那就基本扫清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障碍。

  三是“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全球投融资和外汇储备中的使用,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价值基础。货币的国际化,其实就是货币职能的国际化。其中最关键就是该货币在全球投融资以及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中的使用情况。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人民币必将在拓展使用区域和强化货币职能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首先,在拓展人民币使用区域方面,“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被国际上更多的经济主体所认可和接受。借助“一带一路”的战略平台,我国积极通过政府援助、政策性贷款、混合贷款和基础设施债券发行等方式来解决沿线国家基础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这一过程可以为扩大人民币跨境需求提供实体经济支撑,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对国际社会的吸引力,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

  其次,在强化货币职能方面,“一带一路”建设将助推人民币成为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有利条件,通过区域贸易、双边贸易等推进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扩大亚欧国家特别是广大新兴经济体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和投资结算的需求,推动人民币贸易结算份额继续提高。

  从人民币成为投资货币的进程看,“一带一路”有助于扩大人民币直接投资和对外信贷需求。投资需求的扩大将催生更多对外金融服务,如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建立人民币清算系统、成立国际投资银行等,从货币职能角度助推人民币国际化。从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进程看,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经有马来西亚、韩国、柬埔寨、菲律宾、尼日利亚等国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还有更多国家的央行表示愿意持有人民币。而“一带一路”建设还有助于进一步稳定人民币币值、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扎实的价值基础。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者)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消费 鸡蛋 农产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