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唐建伟
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本轮以鸡蛋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下跌可能与居民消费升级导致的消费结构的变化及经济下行期总需求的不足有关。
近期鸡蛋价格的持续下跌引起市场的关注,特别是前几天网上一位养鸡的老大爷因为鸡蛋滞销,被迫流泪将一筐筐过期鸡蛋倒掉的报道更是引起媒体的刷屏。前两年因为价格疯涨而被称为“火箭蛋”的鸡蛋为什么突然间风光不再,沦落到目前的“倒霉蛋”的局面?鸡蛋价格为什么总是暴涨暴跌?鸡蛋价格的下跌会对全年的CPI带来什么影响?如何避免像鸡蛋这样的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维护相关养殖农户的利益?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本轮鸡蛋价格下跌的原因分析
本轮鸡蛋价格的下跌始于2016年10月,截止今年4月底,鸡蛋价格已经连跌7个月,累计跌幅一度曾达到32%。从全国均价来看,今年4月24日鸡蛋价格曾经跌到1.93元/斤。从农产品集贸市场的价格指数来看,鸡蛋价格指数的同比与累计同比都处在近十多年以来的低位。
本轮鸡蛋价格持续走低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表层的原因是短期内供求的失衡;深层次的原因则可能是居民消费升级导致的消费结构的变化及经济下行期总需求的不足。
从表层原因分析,导致本轮鸡蛋价格暴跌的原因就是阶段性的供大于求。一直以来鸡蛋价格波动幅度大,周期性明显。2000年以来,我国鸡蛋价格月度同比涨幅最高时超过30%,而最低时跌幅也超过20%,鸡蛋价格有着明显的以两年为周期的波动特征。其主要原因在于鸡蛋也是一种典型的农产品,市场供给体现出明显的“蛛网模型”特征,即这种产品的生产者是依照上一期市场价格决定下一期供应量。
如在鸡蛋价格涨幅较高时,蛋鸡的养殖量将大量增长,但由于鸡蛋的生产过程包括从孵化、育雏鸡、产蛋鸡大约有6-9个月的生长滞后期,等九个月之后,大量鸡蛋供应到市场时,又会导致市场上鸡蛋价格出现大幅下跌。
而在鸡蛋大幅下跌之后,由于养生蛋鸡赚不到钱甚至会亏钱,“蛋贱伤农”,农户就会通过“宰杀母鸡”来退出养殖蛋鸡,蛋鸡的养殖量就会大量减少,这样一来,几个月之后,市场上鸡蛋的供应量又会急剧减少,鸡蛋价格又会出现一轮大涨。供给过剩或紧缺的现象反复上演,导致鸡蛋价格波幅巨大。
本轮鸡蛋价格的波动也与这一周期性波动规律有关:因为在2014年到2015年期间,鸡蛋价格出现了一轮持续上涨的行情,当时的鸡蛋价格月度同比涨幅最高时接近20%,每斤鸡蛋的价格也接近6元。因为市场行情好,养鸡利润高,许多养殖户开始跟风养殖,提高了蛋鸡的存栏量,产蛋率也不断提高,造成了鸡蛋产量的不断攀升。到2016年下半年,随着鸡蛋供应量的不断上升,鸡蛋价格开始出现下跌。今年2-3月份,又赶上禽流感的爆发,导致鸡蛋需求量下降,更加剧了鸡蛋价格下跌的趋势。
而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本轮以鸡蛋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下跌可能与居民消费升级导致的消费结构的变化及经济下行期总需求的不足有关。首先,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对鸡蛋的消费需求是边际递减的。在解决温饱问题时,鸡蛋作为最容易获得的营养食品,其需求是稳步上升的。但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随着居民对食品的多样化和营养均衡性的追求,鸡蛋的需求就可能不再增长,还可能会边际下降。目前我国居民可能正处在这样一个消费升级的阶段。
其次,终端消费需求的疲弱也是鸡蛋等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原因。今年以来,其实不仅仅只有鸡蛋价格在下跌,所有农产品价格都在跌。今年3月份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为-4.4%,连续2个月负增长,是2000年以来最低值。特别是在今年春节期间食品价格也出现了负增长,这是多年未见的情况。而结合今年一季度的消费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我国居民的消费增速降至10%,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了0.4个百分点;1-2月份剔除价格的实际消费增速只有8.1%,为2003年6月以来最低。表明了经济的终端消费需求疲弱的现实。
二、鸡蛋价格年内趋势及对CPI的影响
虽然鸡蛋价格已经持续七个月的下跌,但目前来看,年内鸡蛋价格出现反转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有三:
一是目前蛋鸡存栏量仍然较高,去化需要较长时间。根据芝华数据对蛋鸡存栏数据的统计监测,2017年3月在产蛋鸡存栏量为11.23亿只,较2月减少0.4%,同比去年减少7.91%。由于目前蛋鸡存栏数量仍然庞大,加上前期H7N9疫情的影响,活禽市场已经关闭数月,导致淘汰的蛋鸡淘汰不出去,供应端产蛋量维持在高位,在需求短期难有明显改善的背景下,预计价格仍将维持在低位。
二是需求疲弱的局面仍将维持。一方面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居民对鸡肉及鸡蛋的消费需求不会明显好转;由于鸡蛋库存去化较慢,各级批发商库存压力较大,加上蛋价持续走低,批发商为降低风险会缩减采购数量;同时食品厂成品走货不佳,开工率下降,对鸡蛋的采购量也会减少;最后进入夏季之后,全国大部分地区温度上升,鸡蛋的运输和储存难度加大,鸡蛋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也会严重影响鸡蛋的销量。
三是养殖成本仍在走低。在蛋鸡养殖过程中,饲料费用占整个蛋鸡业成本的比重较大。2016年以来,玉米的收购价格持续走低,豆粕价格也出现下降,而这两项是鸡饲料的主要原料,蛋鸡的养殖成本处于低位水平,这就导致蛋鸡养殖成本随之下降,为蛋价继续回落提供了空间。
就鸡蛋价格对年内CPI同比的影响来看,因为鸡蛋在整个CPI中的权重并不高,其占比明显低于猪肉和蔬菜价格,所以单独一个鸡蛋价格的波动对CPI同比的整体影响并不明显。但考虑到目前整个食品价格都是走低的趋势,所以从CPI同比的趋势来看,虽然年中5、6月份翘尾因素会有所反弹,CPI同比仍有走高可能,但全年来看,在总需求并未大幅回暖、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中性的背景下,预计下半年随着翘尾及新涨价因素的回调又会重新回落。预计全年CPI同比涨幅可能会低于2%,全年并没有明显的通胀压力。
三、稳定鸡蛋等农产品价格的相关建议
鸡蛋等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一方面会导致消费价格的波动,影响宏观决策部门有关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另一方面,作为广大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主要食品,其价格的大起大落也会影响居民的生活。所以采取相关措施平抑和稳定鸡蛋等农产品的价格很有必要。
一是建议加强市场信息跟踪监控和预测。由于鸡蛋等农产品市场形势变化较快,波动较大。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大型养殖企业等应该提高对市场形势的跟踪和预判能力,根据对市场形势的前瞻性判断来提出相关农产品的生产和养殖建议,引导农户提前安排好相关生产和养殖计划,避免因对市场缺乏预判导致的养殖规模的盲目扩大或无序退出,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是提升规模化养殖的占比。规模化养殖特别是大型规模化养殖企业不管是在抵抗市场波动的能力方面还是在对家禽的疾病防治能力方面都要强于散户。提高规模化养殖的占比,可以减少市场供给的波动,从而平抑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而且因为大型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食品生产溯源系统来更好的保障食品生产和供应环节的安全,还有利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
三是利用期货市场工具进行相关产品的套期保值,减少现货价格波动的损失。目前在国内期货市场已经有鸡蛋等农产品的期货产品,大型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可以利用相关期货产品来对其现货进行套期保值,提前锁定相关养殖成本及利润,从而减少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
四是建议利用互联网电商等新技术,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供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和新平台,通过在网上发展订单农业来将农产品的生产和需求直接对接起来。企业根据订单来安排生产,一方面减少了销售的中间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企业的库存风险。最后是能够降低农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达到稳定农产品价格的目的。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者)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