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 董峥
前不久,几位媒体小朋友们不约而同就境外人士在国内遭遇支付障碍,以至于影响商务旅游活动的话题前来采访。对这个话题,多年来面对移动支付的飞速发展,虽然从整体上代表了中国支付产业在世界上的“遥遥领先”,但是针对现实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是深有感触,在采访中袒露了对这个问题的一些个人观点。
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经提到:40多年前,正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让世界为中国带来了信用卡的无现金支付,而4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在支付科技领域的创新,为世界还回一个无卡的移动支付。毫无疑问,移动支付是中国为当今全球支付产业发展带来一场革命。
如今在中国境内,以扫码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早已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方式,只要带一部能联网的智能手机,甚至传统的钱包都无需随身携带,就可以仗“机”走天涯了。这对于国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但是正是由于中国移动支付的“遥遥领先”,把银行卡的刷卡支付,甚至现金支付都远远落下,这也是奉献给全球支付产业的一份荣耀,落地中国境内的外卡组织也在与中国移动支付迅速接轨。
然而在这份荣光的背后也带出了一些问题,前期看到一位韩国留学生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外国人在中国境内面临着只有扫码支付,而两大主流移动支付工具对于外籍人士,无论是注册还是支付使用都极为不便。同时,占消费主体的大部分中小商户受理银行卡支付的情况也逐渐减少,对境外信用卡的支付受理更为稀缺。甚至一些商户为了自身方便,连现金都拒绝接受,尽管央行屡次处罚拒收现金的商户,但是这种情况仍然发生,甚至在税务局缴税时也遇到过类似情况。
网络上对这种现象,也是出现了一边倒的批评,认为既然到了中国大陆境内,不管在其所在地区习惯使用何种支付手段,都应该“入乡随俗”学习使用移动支付,可以下载移动支付平台的国际版,就可以在进入中国境内随时随地使用。还以国人到境外其它地区时,对于当地的支付方式都是“入乡随俗”来作为比较的样本。
支付方式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至今以现金、银行卡,以及移动支付(二维码支付、NFC支付)成为主流支付方式,而二维码支付成为移动支付的代表。然而支付作为国民最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却不能完全以“入乡随俗”的心态排斥其它支付方式,支付方式的发展与相关行业的科技发展是息息相关,但是支付必须具有多种方式的兼容性,即不像科技发展过程中,新技术经过一段时间成熟后可以完全淘汰旧技术那样。
即便在移动支付遥遥领先的局面下,央行每年都要处罚一批社会经济生活中拒收人民币现金的行为,以维护人民币法定货币地位的尊严,但是商户拒收现金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的,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在移动支付极为普及的环境下,收取现金以及现金管理带来诸多麻烦。如果商户连现金都拒收,对于“老外”们来说又该如何解决“花钱难”的问题呢?
传统刷卡POS收单,在大众消费的商户中受到扫码支付的影响逐渐被闲置,无论是人工结账,还是自助结账,多数以扫码作为支付主要甚至唯一方式,而且即便是可以刷卡消费,还可能受到是否能受理境外卡的限制,让来华的“老外”们难以理解。相反,国人出境消费时,使用国内银行的信用卡,其受理环境则极为顺畅。
“扫码支付”在使用中的普适性、便捷性毋庸置疑,这也是能在中国迅速普及的根源,但是要考虑到“老外们”多年来在境外以刷卡为主,来中国绝大多数是短期停留,如果以此要求其“入乡随俗”从头学习使用扫码支付的话,不免成本过高。另外,中国境内很多旅游景点、出租车网约车等出行方面的预约制度和购票系统,也是以移动支付为基础,这多少限制了“老外”们,才会引发他们的各种抱怨。
实际上很多国人出境旅游,如果想使用国内主流的移动支付方式也并非易事,反而使用信用卡刷卡才是最“入乡随俗”的支付手段,以此来评判境外对国人不友好就有失偏颇。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兴起,与中国具有支持这一领域发展政策的沃土有密切的关系,而这一点对于“老外”们个体来说则很难有所改变,即便他们非常想体验中国移动支付的便捷。
正是由于支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基础,不能以新兴的支付方式完全替代旧的支付方式为荣,而是应该更大限度地予以兼容,2023年12月末央行在国新办举行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定下基调,为了解决境外人士来华支付不便的问题,央行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专项工作机制,制定了“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解决方案,并将着力推动相关工作的落实。
中国金融支付领域的对外开放大门越敞越大,经过30多年的追赶,在金融支付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然而在带给世界一个“遥遥领先”的移动支付同时,更应该考虑到“领先”而不应该“脱节”。有关部门更应该借此机会,加快支付行业市场化管理与运营体系的建设,以市场化理念完善不同支付形式的并存,来迎接来中国的“老外”们支付便利化,不再让移动支付成为老外们的支付壁垒!
来源:老董聊卡
(本文作者介绍:信用卡行业研究人士,多年从事独立的信用卡与支付产业研究)
责任编辑:曹睿潼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