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丨王剑
每月的M2分析特别有意思,因为总能见到各种好玩的点评。
比如,说M2高增长的原因,是因为存款高增长。这话是句正确而无用的同义反复。
因为M2的主体就是存款,其结构为(单位:万亿元):
可见,M2的主体就是各种存款,此外还有3.8%的手持现金,和1.8%的货基。因此,说M2高增长主要是因为存款高增长,这句话没错,但属于同义反复。
用一个小例子来说明:
你问一个人为什么这么胖。
他说:因为我身上肉多……
是的,没错。但是,这答案,好像……缺点什么。
那么,问的人其实是期待什么答案呢?
应该是:“贪吃,吃太多了,所以长胖了。”
吃太多是因,长胖是果。问为什么这么胖,自然是应该答出“因”。
最好还能补充数据证明:我现在体重150斤,去年同期是130斤,同比增长了20斤,增幅15.38%。
然后还有一步分析:
这20斤的体重“增量”中,其中15斤是由脂肪贡献的,另有5斤是由蛋白质贡献的。
也就是说,脂肪、蛋白质分别贡献了11.54、3.85个百分点。两者合计为15.38%。那么,脂肪摄入过多,是长胖的主因,其次是蛋白质。
这叫归因分析。只有正确归因才能找到对策,比如少摄入糖分。
接下来,我们将这一方法应用于M2增长的分析。
一、M2增长应从派生来源着手
M2有多种派生的来源。最为主要的银行贷款派生,其次还有银行在一级市场申购企业发行的债券、银行购买资管产品(银行委外投资或投放非标)、外汇占款、财政净支出(财政有收有支,净支出是指向实体部门投放资金的净额)。
我们可以将M2的增量大致分解至这些科目,以便观察每期的M2增量到底是怎么来的(浅蓝色科目可忽略,平时数很小)。
4月末M2余额为249.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这增速比前几个月提升特别多。但是,当月的M2增量仅有2000亿元,其实并不算多。
去年4月基数低是增速提升的原因之一。去年4月末,M2总量为226.21万亿元,较上月大幅下降1.5万亿元,导致去年基数低。
去年4月的这个现象值得分析一下。
去年3月、6月出现了M2的大幅增加,而4月、7月大幅回落。这值得玩味。从2021年4-7月的M2的月度增量来源分解来看(单位:亿元):
3月和6月,季度末,银行放贷力度很大,会派生大量M2,同时银行也会申购资管产品,也派生大量M2。而到了下个季度的第一个月,则会大量赎回资管产品,导致大量的M2被回笼。
这个操作其实在过去非常常见。其背后可能的原因是:银行安排一些资管产品在季度末到期,居民理财变回存款,这样就做高了季末存款的余额。但是,资管产品持有的资产不可能这时全部清仓的,因此是通过银行自有资金向资管产品投放资金,保持产品存续。这种投放会派生M2。而到了下季度初,银行再次向居民销售资管产品,居民资金又买入,银行自有的申购资金退出,从而回笼M2。这就造成了季度末M2的大起大落。
同时,4月、7月还是缴纳所得税的月份,所以财政净支出那一项也会回笼大量M2。
按理说,如果这个行为习惯一直保持,是个季节性规律,那么如果今年也是如此,则不会导致M2同比增速的大起大落。但是,去年是资管新规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完成整改之后,今年可能不太容易再实施上述操作了。因此,预计今年这种季末操作会缓解(但不可能完全消失),波动会变得平缓一些,这就导致了去年的低基数效应。
由于数据还没完全披露,所以目前还不能详细分解今年4月的M2派生来源,但可以粗略估计。
当月M2新增2000亿元,其中比较清晰的来源是贷款,派生了6500亿M2。说明其他渠道共回笼了4500亿元。
不出意外的话,银行4月应该也是赎回资管投资的,因此“其他(非银、非标等)”肯定是个负数,但会比过去负得少,因为这个行为是收敛的。我们目前还没有数据,先随便写个数,仅仅用来说明分析逻辑(不代表我们的预测):-3000亿元。
如果暂忽略外占、债券的M2派生(这些目前都还没有数),那么可以得到,财政回笼M2是1500亿元。
而如果我们觉得银行赎回资管投资的规模更大,达到5000亿元,那么财政净支出这边不但没回笼M2,还净投放了M2:
而大家知道的是,4月是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月份。这说明,财政这边基本没收税,净支出还加大了。这个可能的原因是近期财政加大了“留抵退税”力度,这一点人民银行在金融数据说明中也有体现。
因此,4月M2增速较高,一方面是去年基数低,另一方面是今年财政收支也是不同于季节性规律,加大退税,不再大幅回笼M2。
二、M2与是否储蓄关系不大
还有分析认为,M2增长与个人储蓄有关。这一点也是个误区。
前一部分分析了M2的来源,确实了M2的总量。M2派生出来后,在企业、个人、金融产品间流动,它会改变M2的存放形式,但不会改变M2总量。因此,个人储蓄不储蓄,不影响M2总量,只会影响M2内部结构。
比如,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1亿元,那么先派生了企业存款1亿元。但是,企业用这笔钱向员工支付了奖金,那么这笔钱就变成了个人存款增加1亿元(企业存款减少1亿元)。然后,员工拿其中5000万元买了银行理财产品,那么又有5000万元的个人存款转成非银存款(理财产品在银行的存款)。理财产品用其中3000万元申购了另一企业刚好在发行的债券,那么这3000万元又从非银存款变成企业存款……
这些企业、个人、金融产品之间的资金流动,不管如何流,都不会改变M2总量。所以,M2增长,和居民储蓄不储蓄无关。M2总量的变化,只能用本文上一节的M2派生来源来解释。
比如,下表是3月的M2分析,右边体现了M2的派生来源,左边体现的是这些新增的M2最后留存到哪里了(单位:亿元)。
3月一共派生了5.3万亿元的M2。最后,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分别新增了2.55万亿元、7898亿元,个人存款新增了2.7万亿元,非银存款是下降5352亿元。
然后来观察下4月的M2流动情况。由于详细数据还没披露,我们只能用如下粗略算法:
4月M2新增2011亿元,其中,M0新增458亿元,所以(M2-M0)部分(包括企业存款、个人存款、非银存款、货基)新增了1553亿元。
其中,企业活期存款(M1-M0)减少9400亿元,所以其余部分(个人存款、企业定期、非银存款、货基)新增1.1万亿元。
再据央行披露,个人存款减少7000亿元,那么意味着其余部分(企业定期、非银存款、货基)新增1.8万亿元。
其中,非银存款增6700亿元,那么其余部分(企业定期、货基)新增约1.13万亿元。企业定期存款一直较为稳定,所以里面可能是货基增加较多。
这说明,4月份企业通过融资获取M2(4月个人贷款为负)之后,又把钱发给个人后,个人还了些贷款,然后大量购买了资管产品(包括货基),当然也可能企业自己去买了资管产品或存为定期存款。
结论便是:企业和个人经营和消费的意愿不强,大量资金用于金融投资(资管产品或定期存款),体现为微观主体预期仍然较弱。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CFA持牌人,曾供职于浙商证券、光大证券研究所,担任金融行业分析师,2018年加盟国信证券,任金融业首席分析师。)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