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银行股缘何持续低估值

2022年04月18日08:38    作者:王剑  

  意见领袖丨王剑

  正文

  近几年,我国银行股估值持续回落,引发市场关注。过去,市场一般将银行低估值现象解释为存在未暴露的不良资产。但是,随着银行业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近年来行业整体资产质量已经明显好转,而银行股估值却继续大幅走低,这明显已经不能由隐藏的不良资产来解释了。

  事实上,银行的价值来自其特许价值,估值高低反映的是特许价值大小,而近年来的持续低估值则缘自特许价值的不断削弱。

  01

  持续低估值的银行股

  2013年底A股银行业PB(平均市净率)首次跌破1 倍以后,直到2018年,银行业PB都在0.8-1倍间徘徊。

  对于过低的PB,最常见的一个解释是资产质量。市场猜测银行业“藏匿”了很多不良资产,导致银行的净资产是有水分的。如果挤干这个水分之后,银行的真实净资产变小了,那么,对应的“真实PB”其实更高。

  这一解释看似符合逻辑。基于这一解释,从市场PB出发,可以用估值模型倒算出来(将估值公式转换为反函数,自变量是PB,因变量是不良率)投资者所认为的真实不良率(一般称为市价的“隐含不良率”)大概是多少。当时算出来大概在8%左右。由于大部分上市银行在业内均处于较优水平,它们的不良率不大可能达到8%,因此,当时得出的判断便是PB已处于底部,不会再大幅下行。

  但2018年之后,银行股估值竟然还在一路下行,2019年跌破0.8倍,创出历史新低,此后跌势依然不改,2020年跌破0.6倍,达到一个极端低值。

  截至2022年3月底,PB高于1倍的银行已经屈指可数,超过一半的银行位于0.7倍以下,低于0.6倍以下的也有十多家。其中,0.7倍是一个关键阈值,低于此值,上市银行基本丧失了普通股再融资能力(包括发行可转债进行转股),这会严重制约其未来发展。换言之,一半以上的A股银行股已经失去了再融资能力。

  此时,再套用上述的估值模型去倒算2021年银行的隐含不良率,可能已达到15%左右,甚至个别银行达到18%以上。但一个基本事实是,2020年银行业进行了一轮全行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大部分银行的不良率绝对不可能达到这个水平,所以用“藏匿”不良资产已经不能解释现在的极低估值了。还有极个别银行的PB已低于0.4倍(这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中是快破产的银行的估值水平),因此,就更不能用资产质量来解释了。

  02

  银行的特许价值

  事实上,银行业最根本的商业逻辑,就是能够获得丰厚的特许利润,而这种赚取特许利润的能力(或者说未来超额利润的净现值),就构成了银行的特许价值。近年来,银行股持续维持极低估值,显然已经不是损失多少不良资产的问题了,而是投资者担心银行业的商业逻辑被破坏。

  商业银行是非常典型的特许经营行业。特许经营就是牌照经营,监管部门以发放有限数量牌照的方式,不让整个行业陷入完全竞争。显然,不处于完全竞争则一般意味着这个行业会有超额利润,又称特许利润。监管部门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银行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如果经营破产会涉及公众利益(主要是指存款人的存款安全),也即破产是一个外部成本很高的事情。而完全竞争环境中又是必然有破产的,因此,早期监管部门的解决方案之一就是为行业设置准入门槛,实行牌照制,发放有限数量的牌照,并且对这些获得牌照的经营者施以严格监管,尽可能防止破产。

  由此,银行便可以获得特许价值。比如,银行是获准向公众吸收存款的唯一机构,这是它的特许业务,银行因此可以获取相对廉价的负债。并且,当存款账户拥有了便利的支付结算功能后,居民们不再携带现金,而是直接在存款账户中存放活期存款,随时用于支付结算。这使得银行获取了几乎接近零利率的负债。

  在资产端,银行将廉价资金用于投放贷款或证券投资,即使取得了和债券市场上的债券一样的收益,也能赚取利差。更何况,资产端有优势的银行一般能够获得高于债券收益率的收益,这是因为银行还能从事信息生产工作,它们在长期服务企业的过程,能够掌握企业更多的信息,从而在未能公开发行债券的企业群体中遴选出好的企业,发放贷款,其贷款利率一般会显著超过债券利率。这个贷款利率即使扣除了银行自己的信息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之后,依然能实现超额回报。

  而银行为什么能够对企业完成信息生产呢?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银行掌握了企业的结算账户。有了账户,银行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高频联系,银行能够从账户资金流水中了解企业经营情况,也能从长期合作中获取其他更多信息,这些都是公开债券市场无法比拟的优势。此外,有了长期合作,银行还会有其他业务可以赚取非利息收入。

  总而言之,存款是银行的特许业务(相对而言,贷款倒称不上是银行的特许业务,因为还有其他类型机构可以从事贷款业务),而基于这一特许业务,银行与企业建立长期关系,一方面可以获取廉价负债,另一方面又掌握了企业的更多信息完成风险定价,最终赚取利差。

  03

  削弱特许价值的因素

  但是,近几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很多因素可能削弱银行的特许价值。比如较为典型的有以下几个(但不仅限于)。

  长期低利率

  经济下行时,银行贷款利率下行是市场行为,有时货币当局也会实施降息,这些阶段性的利率升降都属于正常的周期现象,不影响特许价值(有时降息甚至还有利于资产质量)。但如果监管层觉得这种市场化的降息还不够,要求银行持续地降低贷款利率,则会起到类似过去的利率管制的效果。这相当于人为为银行贷款利率设置了长期顶部,自然会影响到银行的特许价值。

  利率调节的一种极端情形就是长期零利率环境,这是日本、欧洲等长期零利率地区出现的现象。在长期零利率环境中,银行大部分负债都已经接近零利率,而贷款利率也变得非常低。进而,利差极其微薄,特许利润收缩。不同银行之间也拉不出差距,即不管存款基础好或不好,负债成本都差不多(都是接近零),那么好银行相对差银行的相对优势也消失了。此时,这些地区的银行业整体上都处于极低估值状态,因为这种环境下确实没什么特许价值。

  行业过度开放

  这是指牌照大量发放,银行数量过多导致银行业竞争恶化,影响银行经营。历史上有过一些案例,比如美国早期的自由银行制度时期,以及我国台湾地区20世纪90年代的过快放开银行牌照。当然,近些年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监管从严

  近年来,国内外银行监管均有从严的趋势,比如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的监管从严,以及我国2017年以来的银行业严监管,银行整体杠杆水平下降,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也随之回落。早年间,银行的部分盈利来自于监管套利行为,或者来自于过高的财务杠杆,这些“不当行为”创造的盈利当然也属于特许利润。换言之,严监管和特许利润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像过去那样,监管松弛,任由银行赚取更多所谓的特许利润,是通过承担过高的风险来博取的,从公共利益角度是不可取的。

  监管从严本身是为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但监管从严又有个度的问题,如果严厉程度超过合理水平,也不可取。

  支付功能被取代

  前文述及的银行特许价值,有一个关键点就是银行的结算账户,它在银行和企业之间建立关系,帮银行既获取存款又获取企业信息。但是,带虚拟账户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兴起,替代了银行的这一功能,它们也为用户开立了账户,留存资金,用于支付。虚拟账户中的资金由支付公司转存至银行,银行丢失了客户的交易信息和廉价负债,得到的是支付公司在本行的存款,利率可能较高,但特许价值的基础被侵蚀。当然,后续的支付行业监管整顿、断直联,以及银行自身积极布局支付业务,帮助银行重新获得了部分支付信息。

  04

  维护银行合理利润

  可见,特许利润本身就来自于监管的许可,监管层通过利率政策、监管政策、窗口指导等方式,能够调节这一特许利润的高低,作为调控经济的手段之一,这无可厚非。然而,由于对特许利润的调节影响了市场的认知,因此在特许利润出现长期收缩的趋势时,银行股估值开始下降。而银行股的过低估值又反过来影响了银行的正常融资,进而有可能影响正常经营。此时,政府有必要权衡银行的特许利润与实际职能(比如服务实体经济的实际需要),将特许利润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以便于其正常履行服务实体的职能。建议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坚持政策货币环境

  不搞“大水漫灌”,除一些特殊时期实施阶段性极低利率之外,大部分时期坚持正常货币环境。尊重银行的贷款定价权,用市场化手段引导合理定价,从银行成本角度去降低贷款利率,维护银行的合理利差水平。需要调节利率水平时也通过相对常规的货币政策操作,做到透明公开。引导舆论理性关注货币政策,不能形成类似“遇事就找央行放水”的反科学论调,给监管层减轻不必要的政策压力。

  明确监管规则

  市场对估值的疑虑主要来自于监管规则的模糊之处。目前,仍有部分监管内容存在一定的尺度空间,或者说各地监管部门具体执行时松紧程度有所差异。这些不明之处导致银行面临明显的监管不确定性,导致市场对行业未来的盈利能力难以预期。建议尽可能明确监管规则,统一地方监管部门的实施标准,杜绝“层层加码”。尤其需要明确业务的黑名单,即禁止性行为,其余部分则鼓励市场竞争,交由市场规则主导。

  严格牌照制度

  作为特许经营的业务,银行享受特许利差,但过去有一些业务参与了类似银行的业务,与银行开展不公平竞争,不但侵蚀银行特许利润,而且造成极大的金融风险,如前几年的伪P2P等。支付业务则需明确规则和业务边界,严格执行最新的支付业务监管要求。部分金融体系内的影子银行对银行业务有一定替代,且游离于监管之外,也需要进行整改。确实符合条件的,可申请银行牌照,在同等监管条件下经营,参与银行业竞争。

  本篇文章发表于《金融博览(财富)》2022/4(下半月)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CFA持牌人,曾供职于浙商证券、光大证券研究所,担任金融行业分析师,2018年加盟国信证券,任金融业首席分析师。)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银行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