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减税政策要对症下药,不能消化不良

2018年10月15日14:41    作者:谭浩俊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谭浩俊

  要知道,从眼下财政的实际情况看,也不具备大规模出台减税政策的条件,而必须充分利用好能够掌握和提供的资源,把能够给出的政策,最大限度地运用到需要的地方、重要的地方、关键的地方,让政策营养全部发挥作用。

  日前,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全面落实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同时抓紧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放手发展。

  对此,相关专家表示,应明确未来的减税规模,给企业一个减税预期。那么,这个规模到底是多大,怎样才算大规模减税。说实话,决不能盲目,也不能相当然,而应当依据企业发展实际,出台适合企业发展、尤其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减税政策。否则,纵然有减税规模,也未必能够达到减税的目的,产生减税的效果。

  事实也是,在经济遇到不利因素、企业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出台减税政策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前提是,减税的政策一定要有针对性、可行性、实用性,要能够让企业消化得了,并产生应有的营养,而不是出台了减税政策,就一切万事大吉。殊不知,全球金融危机刚刚爆发时,曾经快速出台了一次减税政策。但是,由于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政策在设计上出现了一定问题。从形式上讲,确实有了减税的政策,规模也达到了5000亿,实际上,并没有能够落实到位,很多政策都停留于纸面。原因是,没有这么多符合享受条件的企业。

  所以,减税政策的设计,决不能拍脑袋,而要看实际,要符合企业的需要,要对企业脱困、脱贫、发展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那么,减税政策就要细嚼慢咽,要能够让企业完全消化,而不是消化不良。就象病人进补一样,身体不达到一定的康复程度,过度进补,反而会出现相反的效果。眼下的企业也是一样,困难是相对的,有的是一般性困难,有的是严重困难,有的是暂时困难,有的则是长期困难。如何给这些企业通过减税来进补,也需要区别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减税政策。譬如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刚出台的扩大出口企业退税、加快退税步伐,就是很有针对性的减税政策。

  很显然,中小微企业是减税的重点,创新型企业也是减税的重点。那么,减税政策的设计就应当重点考虑这些企业群体,且必须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等。如果政策的设计是“一刀切”,结果,又会引发新的矛盾。如环保问题、产业问题等。尤其是创新型企业,更应当成为当前减税政策的重中之重,要出台更加积极有效的减税政策。不仅要减税,还要在贴息、融资担保、财政资金投资等方面下功夫,让创新型企业能够尽快爆发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对此,刘昆部长也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绝不是要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要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也意味着,财政部门已经注意到了减税政策的目标和方向,已经吸取了过去在减税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既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落实减税政策,也不会盲目地落实减税政策,不会为减税而减税,而会更加注重减税的作用与效率,能够切切实实地发挥减税政策的作用。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目前,虽然经济也遇到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让企业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与全球金融危机刚刚发生时相比,还是要好一点,出口等还是有比较大的空间和机会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握机会,利用好积极因素。因此,减税政策决不能“大水满灌”,不能强行进补,而要细嚼慢咽,要让企业慢慢消化,一点一点吸收,把营养全部吸收到肌体当中,从而真正有效地发挥减税政策的作用。

  要知道,从眼下财政的实际情况看,也不具备大规模出台减税政策的条件,而必须充分利用好能够掌握和提供的资源,把能够给出的政策,最大限度地运用到需要的地方、重要的地方、关键的地方,让政策营养全部发挥作用。

  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减税政策不仅要用于企业,还要用于居民,要通过进一步梳理目前居民的负担情况,出台更多减负政策,让广大居民有更多的消费能力。一旦居民的消费潜力得到激发,也能大大促进企业的活力增强。如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后,就已经显露出一些消费动向了。如果能够在过路过桥费、物流收费、成品油环节的收费等方面出台一些政策,也会消费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矛盾,在中央已经建立了融资担保基金的情况下,地方能否也迅速组建相关担保机构,并与中央融资担保基金、金融机构等对接,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好融资难题,也是提高减税政策作用与效率的重要方面。

  据悉,预计今年全年减税降费规模将超过1.3万亿元。那么,到底是发挥1.3万亿元的作用,还是低于或高于1.3万亿元的作用呢,就看政策的设计与运用了。设计科学、使用合理、操作适当,就有可能达到或超过1.3万亿元的效用。反之,也可能会低于1.3万亿元的效用,甚至出现相反的效果。譬如设计的减税政策,企业享受不了,这样的政策,就只会起反作用。所以,政策的作用效率十分重要。

  总之,减税政策作用要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细嚼慢咽,要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要能够让企业消化得了,让居民得到实惠,决不能发生消化不良的现象。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文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减税 财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春天已经不远了(图) 矿机巨头亿邦国际遭P2P银豆网诈骗案受害者上门讨债 广州退房潮来了:几个片区多个楼盘同时爆发维权活动 刘士余和股民商量股市大计:有关改革措施积极酝酿中 住建部原副部长:将房地产税分拆成四个税可烫平泡沫 评论:社保统一由税务部门征收 个人企业国家都是赢家 江苏徐州500米沥青路造价1亿?负责人:印错了是1000万 证监会主席回应:关心股指 更关心涨跌的原因 前8月社保基金支出超四万亿 两年间激增逾50% 第一财经日报社论:A股适时“救市”符合市场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