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和林:财政政策会在哪些方面更加积极

2018年07月31日10:16    作者:盘和林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盘和林

  目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存在较大的协调难题,主要在于两大政策制定者缺乏动态协调机制,有时候出现脱节的情况。一般而言,对实体经济结构问题,应该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对金融结构问题,则是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

  7月26日消息,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刘伟表示,2018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宏观政策取向。应当从三个方面去理解“更加积极”的含义:一是根据新的形势可以微调,再增加一些政策措施的配置,做一些加法;二是针对已经纳入计划的一些工作,加大在政策落地环节的工作力度;三是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政策联动和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共同推进、协同。

  之所以要求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主要有两大原因:

  其一,下半年财政政策发力空间更大,“大有可为”。最近几年一直在喊减税降费,但是公共财政收入不降反升。今年上半年公共财政收入累计同比增长10.6%,其中税收收入累计同比增长14.4%,是2012年以来同期的最高值,反观公共财政支出累计同比增长7.8%,是1992年以来同期的最低值。可见,客观来说,财政政策还有很大的发力空间。

  其二,从目前情况来看,与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的腾挪空间则相当有限。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可能起到激活经济活力的作用,但如果实体经济跟不上的话,在缺乏投资机会的情况下,则只会推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上涨,这显然与当前去杠杆的政策方向相悖。同时,“保持币值稳定”是货币政策必须考虑的主要目标之一,当前由于受到美国经济回暖、美元回流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突破6.8,如果货币政策继续放宽,将会使人民币币值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背离,可能引起金融市场的恶性循环。可见,货币政策的发力空间已经相当有限了。

  要求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是国务院明确提出来的“扩内需、调结构、促实体”的政策目标,这也是接下来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的几个主要发力点。

  首先是扩内需上要“更加积极”。在过去,以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其重点一直是在投资,尤其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投资。而以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居民收入占比持续降低,进而导致消费不足。

  因此这次“更加积极”政策应该在扩大消费等下功夫,一个最重要的办法就是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以增强企业投资、居民消费能力。比如,切实减少工薪阶层的个税负担,减轻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负担等方式,来增加居民收入和减轻支出负担;以调整消费结构,比如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的投入等方式,来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

  其次,要在促实体上“更加积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成本、鼓励企业的创新。当前,实体经济税费负担过重,限制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和进行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因此,减税降费是此次让财政政策发挥“更加积极”作用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此次新出台的政策就包括: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可以预见,降低企业研发费用将激励企业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来实现技术创新,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内生驱动力。

  最后是要在调结构上“更加积极”,优化工业支柱结构、优化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是调结构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经济体量已经相当大,传统的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已经后劲不足,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很快,而且其带来的结构性问题也已经相当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发展便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成为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因此,对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企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将会是“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另一个大力点。这会给宏观经济的发展带来多大的活力,值得期待。

  刘伟还提到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同问题。之前的金融与财政之争,实际上反映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协同甚至相互掣肘的现象。

  而在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下,二者的协同主要体现在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比如刘伟提到的,加快设立融资担保基金首期募集600亿以上,协同省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支持融资担保行业发展壮大。其他的一些财政鼓励政策、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等问题,都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虽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对总量与结构发生调节作用,但财政政策目标的侧重点是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来解决经济结构问题,而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是调节货币供给总量,解决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即二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另外,二者的调节范围、透明度、时滞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也因此,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二者常常出现不协同的问题。

  目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存在较大的协调难题,主要在于两大政策制定者缺乏动态协调机制,有时候出现脱节的情况。一般而言,对实体经济结构问题,应该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对金融结构问题,则是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而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方面主要面临的是结构性问题,财政政策的确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这方面货币政策则需要做好辅助工作。

  而在很多其他领域,两大政策并重,比如除了之前提到的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以外,在解决发展绿色和生态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既需要财政政策的引导,也需要金融创新工具的支持,二者的协同就尤为重要。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青年经济学者,著名财经评论员)

责任编辑:赵子牛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扩内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整治天价片酬成效初显 网曝部分明星片酬大幅下降 华融原董事长赖小民藏3吨现金 曾自称为公司瘦了20斤 黄晓明的遗憾声明:虚伪和狂妄 黄奇帆给A股开6大药方:打破刚性兑付 遏制大股东减持 连续四年 中国结婚的人越来越少 黄晓明卷入18亿股票操纵案?工作室发声明否认 经参头版:中国有创新力的一代正在被高房价束缚手脚 说相声的博士夫妇火了:怒怼郭德纲 喜提200万融资 为何清华北大毕业生不愿去上海?其信息产业并无优势 茅台注册国酒商标再被否 起诉商标委和一众酒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