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市场有惊无险 下半年维持紧平衡

2017年06月08日09:33    作者:鄂永健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鄂永健

  预计6月市场流动性将出现季节性收紧,市场利率会有比较明显的上行,但不会出现流动性异常紧张、市场利率飙升的情况,下半年市场料将维持紧平衡态势,市场利率在相对高位盘整运行。

  进入6月初,6月5日28天期逆回购重启,6月6日4980亿MLF投放,都进一步确认央行维持流动性基本稳定、防止市场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的鲜明态度。预计6月市场流动性将出现季节性收紧,市场利率会有比较明显的上行,但不会出现流动性异常紧张、市场利率飙升的情况,下半年市场料将维持紧平衡态势,市场利率在相对高位盘整运行。

  一、监管态度缓和有助于市场稳定,财政存款下放与外占保持平衡护航流动性紧平衡

  监管态度缓和、资金投放力度加大是防止出现流动性严重收紧的主要因素。过度的市场预期以及过快地调整给市场带来的超调压力近期有所缓和,监管层也似乎意识到金融去杠杆节奏太快可能给市场甚至实体经济带来较大冲击,当前政策处于缓冲期。尽管6月仍有5600亿(含6日到期的600亿)逆回购到期,MLF在6月共4313亿到期,6日已经超额续作。未来尚未到期的逆回购,央行很可能会维持部分、全额甚至超额对冲续作。

  财政存款下放构成6月流动性积极因素。财政存款方面,尽管历年数据显示季节性特征不是很强,但2014-2016年期间,6月财政存款变动分别为-2746亿元、359亿元和-3012亿元。今年3月财政存款投放高达7900多亿,远超往年同期。与往年相比,财政支出速度明显提升。可见在当前货币转中性后,财政效率提升是稳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预计6月财政存款将减少2500亿以上,成为季末流动性的重要补充。

  银行负债端扩张难度依然较大,缴纳准备金对于流动性的影响可能低于市场预期。从上市银行第一季报可知,上市银行扩表速度有所放缓,4月存款类金融机构总资产环比出现负增长。负债端方面,一季度股份制银行一般存款、同业负债以及应收债权三项主要负债资金来源增速明显放缓。同业存单发行期限进一步向跨季期限集中、发行利率不断上行,且同业存单市场5月甚至出现“有价无市”局面,也都印证了当前银行负债端维持原来增速扩张的压力不小。有很大可能6月存款同比增长慢于2015-2016年同期的26161亿元、25571亿元。6月新增存款很大可能在20000亿左右,缴纳准备金约3200亿左右,因而缴准对市场流动性全局的影响要弱于市场预期。

  资本流动保持弱平衡格局,外汇占款继续徘徊于零附近。受中间价定价机制调整及美元指数走弱影响,6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稳步升值。6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934,创2016年11月中旬以来最高。不过,6月可能是多事之秋。美联储议息会议可能公布未来加息及缩表路径,英国大选可能决定退欧风险,欧央行6月议息会议或将透露未来政策路径的重要信号。英国恐袭、卡塔尔遭多国断交等地缘政治风险加大,市场避险情绪可能逐步升温,也可能制约资本流动改善。但受“逆周期调节因子”影响,人民币汇率定力进一步增强,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望基本稳定,预计6月资本流动将保持弱平衡格局,外汇占款可能在零附近徘徊,资本流动对流动性影响相对不大。

  二、下半年货币市场利率高位运行,存贷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

  下半年货币与监管“双紧”继续,但更为注重政策协调和节奏力度。4月民间投资增速降幅较大,5月PMI持平,但财新PMI降至50以下,同时房地产和汽车销售、粗钢产量和发电量增速都在下滑,这表明经济下行压力正逐渐加大。下半年,预计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在政策调控下逐步回落,制造业投资进一步增长的动力不足,基建投资整体平稳但可能受到融资增速放慢的制约,出口有望保持改善局面但也有不确定性。总之,此轮经济运行高点可能已过,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会有所加大,但全年实现6.5%增长目标基本没有问题。在此局面下,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进一步收紧和明显放松的可能性都不大。金融去杠杆和严监管仍将继续,但会更加注重监管协同和控制节奏,在防风险和稳增长之间更好地进行平衡。

  下半年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将维持紧平衡,市场利率运行在相对高位,政策操作利率不大可能再次上调。历史比较来看,当前银行间市场的短端利率已经上升到了近年来利率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差不多中间位置的水平,即当前水平已较为符合“稳健中性”的要求,进一步上 升将会造成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显著上行。下半年,综合考虑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监管更为注重节奏和力度以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预计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将维持紧平衡,政策操作利率不大可能进一步上调,市场利率预计在目前相对较高水平运行,不会呈现明显上行趋势。

  年内存贷款基准利率不会上调。下半年很可能经济下行压力重现,未来PPI涨势继续放缓,全年CPI涨幅预计在2%的较低水平,通胀水平可控。普遍预计年内美联储还有两次加息,幅度并不算大,之前国内政策操作利率上调已有提前应对的用意,因而美国加息国内对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的压力并不十分显著。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预计年内存贷款基准利率不变,我国尚未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持续加息周期。

  (陈冀和刘健均为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者)

责任编辑:张彦如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