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考核强化催生商业银行深刻变革

2017年04月01日13:07    作者:仇高擎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仇高擎 鄂永健 陈冀

  随着银行业MPA考核的不断加强,加之货币政策框架的渐进转型和金融协调监管的有效推进,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新的金融图景,在发展战略选择、风险偏好调校、利率风险管控、流动性管理等诸多方面将产生深刻变革。 

  随着银行业MPA考核的不断加强,加之货币政策框架的渐进转型和金融协调监管的有效推进,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新的金融图景,在发展战略选择、风险偏好调校、利率风险管控、流动性管理等诸多方面将产生深刻变革。  

  在刚刚过去的1季度末,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配置和流动性管理经历了新一轮考验,这与人民银行贯彻中央关于去杠杆、控风险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评估(MPA)体系不无关系。笔者认为,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加强和创新宏观审慎监管,是推动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改善金融调控效果、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必由之路,必将推动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模式、资产负债配置和风险管理能力(特别是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等方面实现深度变革。

  MPA考核顺应了上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宏观审慎监管不断完善、加强的国际趋势。十年前肇始于美国次贷风暴的国际金融危机充分表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收益,通常会出现资金运用风险偏好提高、存款在负债中的比重降低、更加依赖“批发融资”的情况。但“物极必反”,上述趋势如果过度发展、监管不力,不仅将加大银行单体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更将加剧银行风险的负外部性和易传染性,使整个金融体系更加脆弱。有鉴于此,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受到高度重视、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不断健全。

  与西方主要国家相比,我国加强金融业逆周期、系统性、协同性宏观审慎监管更显必要、更加迫切。这是由于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和泛资管业务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业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持续脱媒,商业银行的盈利渠道与西方主要国家相比又较为单一,为了追求短期利润,可能更加依赖同业负债,拓展表外资金运用、表内非标资产的冲动更强。而我国以分业为主的金融监管框架,也给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留下了不少以金融创新为名、实则为监管套利的空间,导致近年来部分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体系的市场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呈快速上升的总体态势。此外,我国作为新兴转型经济体,如果管控不善,往往易于出现人民币汇率超调和跨境资金大幅无序流动的情况,也会对国内金融风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实施MPA考核也是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推进货币政策转型、提高金融调控效率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存贷款利率管制的基本取消,我国货币政策也将从直接型、数量型转变为间接型、价格型,但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特别是政策利率体系的健全和利率传导机制的优化都需假以时日。而实施MPA考核有利于推动银行强化资本约束、实施理性定价、优化资负结构、合理管控风险,从机制上抑制银行顺周期、体系性过度扩张的冲动,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推动货币政策框架稳步转型。

  MPA考核包括资本和杠杠、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等七大方面的内容。相对而言,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和资本与杠杠(特别是资本充足率)三个方面的考核内容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达标难度都相对更大。这一是因为如前所述,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主动负债、或有负债来放杠杆、表外化、非标化的内生动力更强、腾挪空间更大,进而加大了资产负债指标和资本充足率指标的达标压力。二是因为其他一些考核内容如定价行为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等是偏定性的考量,且金融机构大都可以达标、拿分相对容易。而资产负债、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则是以量化为主的考核,“硬约束”特征更为突出。

  相对而言,MPA考核体系对中小型银行的挑战更大。因为一些中小银行或者缺少足够的稳定资金来源,或者缺乏收益较为理想的资金运用渠道,或者兼具上述两个特征。为了追求短期利润,经营风格相对激进,扩张冲动比较强,资产负债出表、错配的情况更突出,更加依赖同业负债、广义信贷增速较高、非标资产配置较多,这又对其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指标的达标构成考验。特别是2017年1季度末表外理财首次纳入广义信贷进行考核,需要中小银行根据考核需要和自身情况,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同步降杠杆、去非标、回表内,即适当控制表外资产增速、降低对同业负债的依存度。

  为满足MPA考核要求,一年来、特别是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人民银行着力在金融市场去杠杆,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主动控制业务增速、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按照中央关于控风险、降杠杆、服务实体经济的总体要求,随着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实施、MPA的动态完善和金融协同监管的推进,预计这一控制、调整过程仍将继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适度控制广义信贷增速,避免广义信贷增速偏离M2增速过多被扣分并进而对资本充足率达标构成过大压力,包括合理控制贷款、债券投资、表内非标和表外理财、委外投资的增速,等等。第二,适度控制同业负债的增长速度,降低对同业负债的依存度。第三,更加重视发展成本较低、稳定性较强的核心负债,在有利于流动性达标的同时努力稳定息差。

  展望未来,MPA作为人民银行着力打造的金融调控“双支柱”体系的重要一极,仍将根据形势变化动态完善,甚至不排除在某些阶段更加严格,相关的激励约束措施也会更加到位。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不能与趋势为敌,不能与调控博弈,不能罔顾经营风险、为了短期利润而盲目错配、拼命加杠杆、追求监管套利。必须从战略、管理、配置、操作等四个层面深度变革、综合施策,在推进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实现银行自身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战略层面,应通过打造经营特色来稳资金、控风险。优化客户结构、业务结构、资产负债结构,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流程效率、创新金融产品、完善结算网络、变革经营模式,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来提升核心负债占比,避免过于依赖不稳定、高成本的资金来源,为稳住息差、提升收益和管好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奠定业务基础。

  在管理层面,应着力提高风险经营能力,藉此实现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既不为了片面追求短期盈利而不顾风险、贸然加大对高风险资产的配置。也不一味回避风险,对新业务、新模式畏缩不前。不依赖过度错配、套利、放杠杆来博取短期超额利润、导致隐藏更大的滞后风险。而是应该打造平衡型风险文化,合理设置风险偏好,通过主动提升风险经营能力来获取较为优质、收益较高的资产,实现长期经济利润最大化。

  在配置层面,应推动资产负债管理框架转型,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真正处理好发展战略、风险偏好和资负配置的关系,真正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风险与收益的关系,真正处理好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完善以资本为约束的全面、平衡、前瞻、动态、精准的资产负债管理框架,为银行创造更稳定、更可观的配置价值、综合价值、长期价值。

  在操作层面,应准确预判宏观层面、行业层面和本行层面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总量、期限、结构并统筹布局、动态调整,高度重视并切实管好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例如,近年来银行主动负债占比显著提高,表外资金运作总量快速增长,广义资产负债的再定价期限错配问题更为突出,银行面临更大的再定价风险。而货币政策逐步向间接型、价格型的方向转型,央行已数次提高市场工具利率而没有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银行面临更大的基差风险、期权风险和收益率曲线风险。可见,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利率风险的程度明显加大、特征显著转变,必须深刻认识、妥善应对。

  (鄂永健、陈冀分别为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经理、高级研究员)

  (本文作者介绍:交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中心副总裁)

责任编辑:蔡越坤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商业银行 银行理财 流动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