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瑞东 赵格格 刘文豪 刘星辰 杨康 顾皓阳 查惠俐
核心观点
事件:
2023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核心观点:
4月政治局会议部署两条鲜明主线,一是乘年初开局良好的“势”,继续恢复和扩大需求,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考虑当前经济恢复超预期,总量政策发力紧迫性下降,但也不会急于退出,结构性的政策工具呵护薄弱环节;
二是,顺势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稳定民企和外商投资信心,以“政策效力”撬动“经营主体活力”,形成发展的强大动力。
顺势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安全与发展并重。
发展思路延续二十大以来的政策总基调,即强调安全与发展并重,兼顾突破短板与强化新动能。重点领域方面,会议明确了下一阶段产业发展的两大主要方向: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方面,兼顾产业高速发展和能源系统稳定,着重强调支持“充电桩、储能”发展。人工智能方面,在新一轮产业浪潮开启之际,本次会议也适时提出对人工智能发展与规范并重的指导思路。
(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破除经营壁垒,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年初以来,各级政府加强与外资、民营企业的双向沟通,多地相继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对民营经济主体的支持,既延续了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的政策宣示,也再次向民营经营主体确认了政策的扶持态度,后续可能会有更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出台。
(三)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会议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从“引进来”的角度,会议指出“要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相比此前“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力度更强。从“走出去”的角度,重申“要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乘势而上:三重压力缓解,政策加量紧迫性降低,但也不急于退出。
(四)总量政策发力紧迫性下降:货币政策开启从逆周期发力向顺周期维稳的过渡,一是总量适度,继续通过结构型工具,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定向支持;二是节奏平稳,现有政策力度进退有度,不搞大水漫灌、也保证政策的持续性。财政政策表述基本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将持续协同发力,支撑基建增速维持高位,稳定经济恢复基本盘。
(五)继续恢复和扩大需求:消费方面,大宗消费刺激政策落空,未来消费需求的释放,有赖于居民收入和消心修复;随地产基本面企稳,淡化地产“重大风险”定调,继续“因城施策”释放需求。
风险提示: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疫情反复。
一、乘势而上,顺势而为
事件:
2023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核心要点:
4月政治局会议部署两条鲜明主线,一是乘经济发展的“势”继续向上努力,继续恢复和扩大需求。考虑当前经济恢复超预期,总量的政策发力紧迫性下降,但也不会急于退出,结构性的政策工具重点呵护薄弱环节;二是,顺势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稳定民企和外商投资信心,以“政策效力”撬动“经营主体活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保持战略定力,夯实复苏基础
2.1 “三重压力”得到缓解,但内生动力还不强
4月政治局会议首先回顾当前经济形势,认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2023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达到4.5%,指向GDP增速向6%贴近,完成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目前有较大把握。(具体请参考我们在2023年4月18日外发的报告《高瑞东 赵格格:经济总量超预期,结构有望继续改善》)。
会议对经济形势保持乐观的同时,也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当前经济恢复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外部环境依然“风高浪急”,前期经济恢复依赖于政策“靠前发力”,民间投资和居民投资和消费的信心尚未充分调动。
第一,整体失业压力较小,但存在结构性的青年群体就业压力。2023年3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达5.3%,但16至24岁群体失业率为19.6%,远高于2019年3月11.3%的水平。青年群体失业率相对较高,一是,连续三年的疫情,对于旅游、娱乐、住宿、餐饮等青年群体就业较多的接触性行业冲击较大。二是,2022年至2023年,连续两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经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较大。
第二,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信心尚未完全调动。一方面,2022年以来,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与整体固投增速的缺口持续走阔,这也体现出当前投资主要以政府端来进行主动发力。另一方面,居民服务类接触类消费持续恢复,但大宗消费尚未企稳,汽车消费数据受促销活动周期节奏影响较大,房地产销售能否企稳,尚需观察。据央行调查问卷显示,2023年一季度居民“更多储蓄占比”为58%,虽然已经相对2022年底小幅回落,但依然处于历史高位(2019年平均水平为45%左右)。
第三,外贸订单外流压力较大。疫情以来,我国向东南亚、印度的产业转移依然在持续推进,并在海外供应链修复后有所加速;另一方面,受疫情冲击,欧美国家加速推进产业链本土化、区域化,对我国的产业依赖度大幅下降(详情可参考我们在2023年3月29日外发报告《高瑞东 杨康:对美出口大幅回落的背后: 产业转移在加速》)。
当前来看,虽然年初经济开局形势良好,但依赖于疫后红利的释放,表现为生产恢复推动出口形势好转,出行需求释放催化下游消费回暖。在经济总量表现较好的同时,存在结构性的薄弱环节。
因此,会议对于接下来的经济工作定调,一方面指出要继续恢复和扩大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另一方面则围绕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做重点部署,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破除法律法规障碍和隐性壁垒,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也体现出决策层将稳定民营经济和外商信心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以激活各类经营主体的活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从3月以来的各类政策落地,也基本符合了政治局会议的整体定调。综合3月以来密集落地的政策,可分为三条明确的主线——促消费、促产业升级、稳预期:一是落实扩大消费相关政策落地,二是鼓励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高精尖领域发展,持续加快科技政策落地,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三是在稳预期方面,加强与外资、民营企业的双向沟通,多地相继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向前看,沿着4月政治局会议的指示,我们认为政策有两条鲜明主线:
一是乘经济发展的“势”继续向上努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考虑当前经济恢复超预期,总量的政策发力紧迫性下降,但也不会急于退出,结构性的政策工具重点呵护薄弱环节;
二是,顺势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稳定民企和外商投资信心,以“政策效力”撬动“经营主体活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2.2财政:加码必要性下降,支出继续前置发力
政治局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会议关于财政基调的表述基本延续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与2022年4月与7月的政治局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关于财政政策的表述所含的“增量信息”有限,未出现超预期的政策表述。
我们理解,在当前经济增长好于预期、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的背景下,财政政策进一步加码发力的必要性在下降。2022年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因此财政政策持续加码发力。2022年4月,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2022年7月,会议指出“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而从当前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三重压力已经得到明显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按目前经济运行节奏,完成全年经济目标难度不大。
从一季度财政支出的节奏来看,继续保持前置发力的节奏。2023年1-3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915亿元,同比增长6.8%,高于一季度名义GDP的5.5%;从支出节奏来看,一季度财政支出占年初预算的比例为24.7%,高于近五年同期均值的23.8%。专项债发行来看,今年一季度专项债发行13228亿元,较2022年一季度高247亿元,继续呈现前置发行节奏。
基建方面,当前基建形势良好,全年财政可支撑基建增速维持高位。一方面,根据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今年新增专项债资金为3.8万亿,略高于2022年初安排的3.65万亿,叠加2022年已发行未使用的部分,全年可用于基建的资金较为充足;另一方面,准财政工具继续发挥作用,成为重大项目资本金的有效补充,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地约7400亿元,支持项目2700多个,随着金融工具支持项目陆续进入建设期,2023年将形成大量实物工作量,进而助推经济整体好转。(详见2023年3月5日外发的报告《高瑞东:共促发展合力,经济蓄势待发——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学习》)
因此,此次会议对财政和基建的表述主要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部署,没有释放加码发力的信号,更多以现有政策落地为主。在目前政策支持下,我们预计全年基建增速有望达7%。
2.3 货币:精准有力,结构工具聚焦重点
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基调,货币政策加码发力的紧迫性明显降低。政策开启了从逆周期发力向顺周期维稳的过渡,一是,总量适度,继续通过结构型工具,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定向支持;二是,节奏平稳,现有政策力度进退有度,不搞大水漫灌的同时也保证政策的持续性。
一则,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短期已无下行空间,总量型政策工具进入观察期,但短期内不存在退出风险。政治局会议指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同时,一季度新增社融同比多增2.5万亿元,企业和居民预期明显升温,社会消费和制造业景气度也显著回暖,表明经济重回复苏趋势,总量型货币政策加码发力的必要性下降,更多是推动前期政策红利向实体经济传导,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的成果。
二则,结构性政策工具仍是主要发力点,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2022年,央行通过新设立或者增加额度的方式,对科技创新、设备更新改造等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以及普惠养老、小微企业和房地产等薄弱环节进行了重点支持。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再次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但聚焦方向由2022年四季度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普惠小微、碳减排”,转变为“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三则,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仍有作为空间,重点发力支持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国常会先后调增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8000亿元,并新增设立超过6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政策行负债端在获得持续稳定的资金补充后,具有较强的信贷投放意愿,在推动基建项目落地的同时,也增加了基建配套中长期贷款需求,同时,也增加了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中长期信贷的支持。在此基础上,1月10日信贷座谈会提出“及时跟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进一步确认“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预计政策性金融工具年内仍有发力空间,配合财政政策支撑基建投资。
三、乘势而上:继续恢复和扩大需求
3.1 房地产:淡化风险定调,继续释放需求
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
本次政治局会议,淡化了对于地产“防范重大风险”的相关定调,指向随着房地产行业基本面逐步企稳回升,地产行业暴露重大风险的可能性有所降低。202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房地产的论述,放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中,将房地产问题的定调提升至防范“重大风险”层面。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风险隐患较多,一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发展仍有不少体制机制障碍”。
去年四季度以来,开发商到位资金持续改善,全国房地产销售整体企稳回升,地产行业出现重大金融风险的概率回落,预计接下来针对地产开发商金融端的纾困政策节奏将有所放缓。但是,会议同时也强调,要“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保交楼”与“民生、稳定”平行,首次出现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4月政治局会议延续这一定调,指向决策层依然高度重视当前的地产竣工交付情况。
同时,会议提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定调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保持一致。当前,地产销售在去年的低基数以及疫后经济快速恢复下,销售景气度有所复苏,但其可持续性依然有待观察。
一是,全国房地产销售和30大中城市销售,在一季度表现较为亮眼。但4月前27日30大中城市销售面积日均值约为42万方,远低于3月的日均值53.6万方,也远低于2019年至2021年4月的均值水平57.7万方。
二是,开发商到位资金持续恢复,竣工端景气度稳定,但开工端整体较弱,指向开发商对于未来销售态度较为谨慎。2022年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39.4%,增速远低于竣工面积的-15.0%和开发投资额的-10.0%;进入2023年,一季度新开工面积在去年同期低基数的背景下,累计同比增速继续下滑至-19.2%,景气度保持低迷。
当前地产销售所遇到的下行压力,是在城镇化后期和人口增长接近拐点后,地产行业景气度中枢长期下行的大周期中,嵌套了短期经济冲击带来的下滑小周期。从人口和城镇化的大周期来看,我们认为2023-2025年潜在住房需求为年均12亿平,高于2022年商品住宅实际销售面积11.5亿平,指向今年房地产销售回暖有其潜在基础(详情可参考我们在2023年3月6日外发的报告《高瑞东 刘星辰:从人口视角看未来20年房地产需求演变》)。
从短期的调控小周期来看,住房销售的需求端动能释放,仍需政策呵护。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尤其将“住房改善”纳入到稳定和扩大消费的首选中。2022年11月以来,地方政府进入新一轮调控政策周期,包括厦门、合肥、郑州等二线城市接连调整限购、限售政策。作为楼市限购政策最严城市之一,北京市也在连续释放出政策调整的信号,2022年11月8日通州区台湖、马驹桥地区将不再执行通州的“双限”政策,2023年4月11日北京市住建委表示,多子女家庭和职住平衡家庭购房支持政策,按照“一区一策”的方式由房山区试点。
目前来看,房贷利率基本已经调整至历史低位水平,但高能级城市依然存在限购、限售等政策调整的空间。展望后续,预计各地将推进“因城施策”,根据地产销售的情况,针对性的调整政策空间,推动改善型住房需求释放。
此外,会议提出要“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也是“平急两用”首次出现在顶层会议文稿中。“平急两用”设施指平时用作旅游、康养等功能,遇突发事件时可立即转换为应急场所的设施,能够有效补齐大城市应急能力建设短板。4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北京市平谷区举办“平急两用”设施建设现场会,现场会强调要将“平急两用”理念融入城市整体规划,建设改造一批“平急两用”的民宿和酒店、储备一批单体大型方舱医院、升级一批应急医疗服务点。
3.2 消费:好于预期,增加居民收入、夯实复苏势头
消费方面,鉴于一季度国内消费超预期恢复,本次政治局会议对促消费的紧迫性有所降低,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未提及“稳定大宗消费”。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一是,国内消费恢复情况好于预期,进一步刺激消费的必要性降低。
今年1月起,居民出行强度快速修复,带动线下消费快速恢复。1-2月社零同比增速为3.5%,高于去年12月的-1.8%,3月受低基数影响,同比增速进一步回升至10.6%。从环比角度看,3月经季调后的社零环比降至0.15%,低于1月、2月的0.31%、0.67%,指向消费修复斜率有所放缓,但仍处在温和复苏进程中。
二是,本次会议提出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顺应疫后消费复苏趋势。
今年以来出行类消费快速恢复,成为疫后消费复苏的主力。社零数据显示,餐饮、烟酒、石油制品等线下消费大幅好转,今年一季度增速分别升至13.9%、6.8%、10.3%,均高于去年1-12月的累计同比增速-6.3%、2.3%、9.7%。从今年“五一”出行预测数据看,旅游消费正快速释放,携程大交通市场搜索指数显示,今年“五一”假期的境内机票搜索热度恢复至2019年同期110%,“五一黄金周”境内酒店市场搜索热度相较2019年同期也增长近200%。机票、酒店等服务领域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本次会议提出“改善消费环境”,也是为了提升服务供给水平,满足更多群体的消费需求。
三是,未来消费恢复动能,有赖于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的进一步修复。
今年以来,由于居民收入恢复偏慢,与居民收入、地产后周期密切相关的耐用品消费仍表现疲弱。一季度社零数据中,通讯器材、汽车、家电销售同比增速分别为-5.1%、-2.3%、-1.7%,尚未转正。今年政治局会议并未提及“稳定大宗消费”,预计相关促消费政策大概率落空,消费需求的进一步释放,有赖于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的修复。
从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数据看,居民收入增速提升,消费倾向开始回升,已经高于2020-2022年,但尚未修复至疫情前水平。以2019年为基期的复合增速看,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提升至6.4%,高于去年四季度的5.6%,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提升至5.0%,高于去年四季度的3.0%。一季度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62.0%,已经高于2020-2022年同期均值60.9%,但距离2019年同期的65.2%仍有一定差距。
未来随着服务业恢复持续向好,有望带动相关就业岗位加快恢复,进一步提振居民收入和消费意愿。本次会议提出“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稳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旨在通过促进居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四、 顺势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4.1 产业政策:补短板强动能,聚焦新能源汽车与人工智能
4月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要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培育壮大新动能。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
产业发展思路方面,4月政治局会议延续了二十大、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3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定调,继续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而统筹发展与安全仍然是产业和科技政策的主基调。一方面,要瞄准“卡脖子”领域和产业链薄弱环节,高效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发展新动能。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传统优势产业的经济“压舱石”作用,以产业转型升级稳固基本盘、锻造新优势。
重点领域方面,4月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一阶段产业发展的两大主要方向——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
新能源汽车方面,兼顾产业高速发展和能源系统稳定,首次单独提到“充电桩、储能”。2022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占比超过60%,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2倍,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因此,本次会议提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意在继续夯实新能源汽车在国民经济和能源转型中的支柱地位。与此同时,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过渡期,也要着力提升能源体系的弹性和韧性。对此,本次会议提出“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意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有力保障能源安全。
人工智能方面,在新一轮产业浪潮开启之际,本次会议也适时提出对人工智能发展与规范并重的指导思路。一方面,要充分重视人工智能在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础性地位,以营造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等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为抓手,把握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会议提及“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通用人工智能(AGI)通常是指具有一般人类智慧,可以执行人类能够执行的任何智力任务的机器智能,即我们所提到的“大模型”。
另一方面,也要充分重视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等领域引发的新问题、新挑战,不断完善人工智能监管政策框架。近期,包括“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在内的专项部署和规范文件已在持续落地。在会议精神指引下,相关政策体系的持续完善,有望进一步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4.2 稳定预期:破除经营壁垒,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政治局会议强调,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性壁垒,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帮助企业恢复元气。既延续了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的政策宣示,也再次向民营经营主体确认了政策的扶持态度,后续可能会有更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出台。
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在社会舆论分歧加大、民营经济走弱的背景下,向民营经济主体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稳定了民营经济的投资预期。
2023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用真招实策稳定市场预期和提振市场信心”。在党中央理清舆论后,政府层面再次强调对民营经济主体的支持,进一步稳定了民营企业预期,增强了民间投资信心。
在强有力的政策宣示下,民营经济主体信心明显修复。一则,今年一季度,非金融企业部门新增融资11.0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8万亿元,其中,中长期信贷占比稳定在68.1%上下,表明企业融资和投资信心明显回暖。二则,一季度央行调查贷款需求指数明显升温,大、中和小企业分别环比上升10.3、11.8和14.0个百分点,小型企业融资回暖程度明显高于大中型企业。三则,一季度制造业景气程度显著回暖,较去年12月,3月大、中和小企业制造业景气度分别上升5.3、3.9和5.7个百分点,小型企业景气度回升依然相对较高。
在平台经济层面,自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政策层对于“平台经济”的表述,持续释放积极信号。一方面强调“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突出“平台企业在创新、引领发展、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当前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突飞猛进发展之时,“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也是服务于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自立自强的应有之义。
4.3 对外开放: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此次会议总体延续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对外开放工作的部署,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从“引进来”的角度,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相比此前“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力度更强。
近几年,我国吸引外资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外商直接投资合计1891.3亿美元,同比增长9.0%。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在欧美经济趋于下行背景下,我国吸收外资实现“开门稳”。据商务部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084.5亿元,同比增长4.9%;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同比增长25.5%。
从“走出去”的角度,政治局重申“要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欧美深陷系统性危机,为维护自身产业优势和霸权地位,加速对外转移矛盾、推动“逆全球化”。在此背景下,我们继续保持“走出去”的势头,吸收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以制度型开放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在我国目前正在申请加入CPTPP以及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背景下,2022年8月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将以申请加入CPTPP和DEPA为契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先行先试,提升各类要素跨境流动的便利化水平。”
(本文作者介绍: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
责任编辑:王婉莹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