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谭浩俊
市场经济下,任何制度法规的修订,都必须符合市场规律,满足市场需求,能够推动市场更加健康有序规范发展,而不是一味管制。
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对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有关公司股份回购的规定进行了专项修改。
可以看出,此次修改,主要是从夯实资本市场基础和制度入手,用市场化手段,对股份回购方面的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基本做到了该放的放、该收的收。在放的方面,重点是适当简化决策程序,提高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数额上限,延长公司持有所回购股份的期限。但是,放宽不等于放任,政策上可以放宽,监管上不能放松,而要更加严格。因此,修改后的公司法,补充了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方面的规范要求,明确要求上市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依照证券法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
事实也是,市场经济下,任何制度法规的修订,都必须符合市场规律,满足市场需求,能够推动市场更加健康有序规范发展,而不是一味管制。过度管制下的市场,只能是一个不成熟的畸形市场。市场主体在这样的市场中,也很难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很难展开有序竞争,更难促进经济的发展。
股份回购作为国际通行的公司实施并购重组、优化治理结构、稳定股价的重要手段,已成为资本市场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成为资本市场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为,如果股份回购仍受到极大管制,股份回购过程中在、问题很多,股份回购不能对公司形成实质性利好、吸引投资者关注,那就说明市场仍然是不健康的,企业行为还处于不规范状态,投资者对价值投资等尚不认可。所以,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按照资本市场规范的目标,对股份回购制度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利用股份回购手段,把企业做优做强,共同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可以看出,此次公司法修订,没有象过去一样,只考虑放,不顾及收,从而产生顾此失彼的问题。在对股份回购制度进行放宽放松的同时,对后续的市场监管和规范操作,则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对避免新的问题发生,无疑会产生积极影响。至少,不会再出现前后脱节的问题。今后,不仅企业可以依据自身发展需要,及时做出是否需要股份回购的决策,如并购重组、员工持股、债转股等,而且可以在企业遭遇野蛮收购、恶意收购、质押风险等时,通过股份回购的方式,化解风险,确保企业平稳健康有序,避免股价出现剧烈波动。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通过股份回购,能够不断提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能够减少企业在市场的波动,对于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也是能够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根据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26日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状况白皮书》显示,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账户数量共计1.34亿,其中自然人投资者账户占比99.73%,非自然人账户占比0.27%。恰恰是,如此庞大的一个投资主体,却是资本市场的弱势群体。在中小投资者利益受到侵害时,很少有得到赔偿和补偿的。更多情况下,损失也就损失了,能够止损就是最大的幸运。至于向违规者追偿,不仅遥遥无期,就算能够得到赔偿,也是得不偿失。
所以,对股份回购制度进行调整与优化,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尤其在目前股市还不太稳定、质押风险等新的矛盾还比较多的情况下,更显得重要而紧迫。但是,这也不是说可以放任不管。毫无疑问,这也是公司法在修订过程中对事后监管提出更加严格要求的主要目的之一。因为,按照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上市公司在股份回购问题上,也时常出现利用股份回购实施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信息披露违法、“利益输送”、“忽悠式回购”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从而给投资者带来严重损失,给市场秩序带来的极大破坏。
所以,必须一手抓放宽,一手抓严管,该放的大力放,该收的严格收,不让放宽成放任,切实维护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市场秩序,发挥股份回购制度积极作用,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鑫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