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今年要火一把

2001年06月27日 17:00  财经时报 

  记者王凯 特约作者叶永升/文

  自4月底《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实施办法》出台后,上市公司纷纷跟进,发可转债将成为配股、增发之外又一重要融资渠道。6月19日的一则公告更引人关注,曾在1998年尝到可转债甜头的丝绸股份,拟在今年再发行规模不超过8亿元的可转债,可以预见:

  前不久,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实施办法》和3个配套文件,此办法一经推出就受到众多上市公司的积极响应。仅仅2天之后,4月30日威孚高科就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发行不超过截止2000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40%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随后,西宁特钢东方电子东方集团江苏阳光、万杰高科、铜都铜业等公司都纷纷刊登公告,准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更值得一提的是本周二丝绸股份发布公告拟再次发行可转债,此次8亿元的规模大大超过1998年的2亿元。而从采用这种方式融资的公司的家数看,2000年仅有上海机场、鞍钢新轧2家,1999年仅茂名石化1家、1998年也只有2家公司发转债。很显然,从当前的这种架式可以判断,今年的可转换债券有望走俏整个市场。

  转债热自有原因

  首先,4月28日《实施办法》的出台是今年的转债升温的政策基础。该办法是在1997年《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历时数年时间制定而成的。新的办法在审核制度和可操作性两方面都作了重大的改进:第一,在发行上实行核准制。办法规定,所有上市公司,只要符合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条件,都可申请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以前我国实行的都是审批制、额度制,因此把核准制落实到转债中,这一点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第二,增强了可操作性。实施办法及其配套文件对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上市、转股等相关活动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这有利于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的实际操作。转债是一种设计精巧的金融创新品种,新办法无疑扫清了转债现实运作层面的障碍。另外,办法还强调了只有上市公司才可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因此说新办法是一股政策面的春风,在它的吹拂下,沉寂已久的转债市场正在慢慢活跃起来。

  其次,多年的积极探索终于修成正果。我国关于可转换债券的探索始于90年代初,1991年8月,琼能源发行了3000万元可转债,这是我国最早的可转债之一。随后,成都工益、深宝安等也都在国内发行了可转债。同时,随着B股市场设立,到国外发转债也开始起步,中纺机、深南玻等都定向私募发行了B股可转债。1996年镇海炼化发行H股可转换债券,首开境外上市公司之先例。为了规范发展可转债,1997年国家出台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从1998年开始,丝绸股份、南化股份、茂名石化等3家非上市公司也开始发行转债。从以上转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积极探索转债的步伐从没有停息,从A股到B股到H股,从上市公司到非上市公司再到新办法规定的纯上市公司,真的是一路走来风尘仆仆。其间甚至还发生了宝安转债转股失败的教训。多年来持续不懈的探索、播种,终于迎来了今年的收获。

  第三,国外转债热幸及我国。随着美国经济渐入不景,全球股市普遍陷于低迷,发售股票随之受到冷落。于是,发行可换股债券就成了当前欧美企业集资所广泛使用的方法。今年头两个月,仅欧洲的可换股债券发行数额就达到140亿欧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若以此速度发展,可以预计,今年全年的发行数额,将会大大超过去年的390亿欧元纪录。可转债在国外的热销,对国内转债的发行无疑也是一种利好支持,因为当前国内股市受国有股减持、增发新股等影响,扩容压力很大,而此种市况无疑正是发转债的最佳时机。

  第四,本次国有股减持方案是转债受青睐的又一原因。6月14日国家推出了备受瞩目的国有股减持方案,该方案采用了在增发新股时搭售10%国有股的方式。由于当前新股增发价格都接近于当前的市价,这种搭售行为将使得国有股的变现价格大大高于市场的预期,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增发新股的吸引力。因此,那些国有股比例高的上市公司很可能就会选择放弃增发新股的计划,从而转向配股或发行可转换债券来完成融资计划。因此说,国有股减持方案是今年转债热的助燃剂。

  可转换债券魅力何在?

  按照一般的意义,可转换公司债券(CONVERTIBLEBOND)是公司发行的一种与股权相连的债券,其持有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将债券按既定的转换价格和转换比率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如果持有人放弃转股的权利,公司必须在债券到期时偿还本息。转债的主要要素包括期限、票面利率、转股价格及赎回和回售条款等。它是集债券、股票、期权于一体的金融创新产品。

  对投资者而言,可转债的最大优点就是可选择性,既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领取稳定的利息收入,或者在二级市场上卖出债券,获取价差;还可以转换成股票,分享公司高成长的收益。如果股价上涨,投资者可以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票,并获得与股东相似的收益;而如果股价下跌,可转换债券持有人可以继续持有,而股票投资者则会遭受损失。对上市公司来讲,由于转债较一般债券附加了可转股的权利,因此发行转债公司能够以低于债权融资成本的优势条件,取得发展资本,同时还能够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

  转债对国内上市公司也具有特别意义。首先,转债不受时间限制。国内上市公司目前主要的增资渠道有三条,一是配股,二是增发,三是发转债。由于目前对配股和增发的时限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发行不受两次融资时间间隔要满一个会计年度限制的可转换债券,无疑能让公司抓住最佳的筹资和投资时机。其次,转债筹集资金更多。由于历史原因,国内上市公司国有股、法人股比例都很高,平均持股比例在60%以上,如果采用配股的方式,所筹集的资金将极为有限,因为国有股东和法人股东往往放弃配股。而增发虽然筹集的资金较多,但随着增发新股公司的急剧增多以及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实行,新股的增发价格将会大受影响,融资的规模亦将受影响。再有,转债不会形成短期的业绩压力。公司投资的项目周期一般都很长,需要3-5年,短期内没有效益,如果采用增发或配股集资,每年都会有每股收益的压力,而发转债不增加总股本,在到期前的压力会有所缓解。

  今年转债好戏还在后头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可转换债券在国际证券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据摩根斯坦利添惠称,自1999年以来,欧洲企业同时发行股票和可转换债券两种证券的次数已达23次,其中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价值达125亿美元,股票的发行价值达278亿美元,分别占总额的31%和69%。而从亚洲来看,2001年初至现在,亚洲地区企业股本融资中,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比例达到63%。另外,从二级市场的角度来看,去年可转换债券对冲基金的回报率高达22%,而很多股票基金却陷入了亏损。转债在国外资本市场大受追捧,对国内上市公司来说,无疑会有“隔帘消息风吹透”的效应。

  从国内的市场来看,去年沪深股市发行A股(包括增发)154只,配股162只,筹资1499亿元,发行B股、H股和红筹股共18只,筹资20.8亿美元,而发行A股可转换债券却只有28.5亿元。如此大的反差无疑说明了转债市场发展前景的广大。据统计,尽管转债发行实行了较配股、增发高的要求,但今年符合管理层要求的可发转债条件的公司达200多家,接近全市场的1/4。随着上市公司业绩的日益好转,中报之后,这个数字显然还有望继续扩大。

  由于国内股市内长期流行着炒“新”(新品种、新题材)的风气,因此转债作为一种设计精巧的金融创新品种无疑将会受到市场的极力追捧,如1998年的丝绸转债南化转债一样。更何况,管理层4月底推出的新办法本就是从“扶优”、“从严”的着眼点出发的,因此凡被核准发行转债的无疑都是优秀的上市公司(分红能力强,业绩成长性好)。发转债公司优异的质地以及市场炒“新”的热情将会极大地活跃今年二级市场转债的行情,而二级市场的热烈对一级市场转债的发行显然是一种利好支持。

  不难看出,可转换债券的热潮正在积极升温,今年的转债市场真的要火一把。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