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11日电(记者潘圆) 著名股份制专家刘纪鹏[微博]针对近日由吴敬琏的“股市赌场说”引发的论战发表看法:“吴敬琏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股市与赌场显然是两码事,二者不能类比。”
刘纪鹏强调:“赌场是零和博弈,赚钱人赚的钱等于赔钱人赔的钱。而证券市场则不同,股市并非只是将一个人兜里的钱转到另一个人兜里。可以说,只要中国的股市还在100点以上,那么赚钱人赚的钱始终要比赔钱人赔的多。股市上投资者赚的钱一部分是来自赔者的钱,另一部分是根据企业股票内在质量被虚拟出来同时又被社会承认的部分。”他举了个例子,张先生以5元钱的发行价在二级市场买到1只股票,当这只股涨到10元时卖出,被李先生买到;李在股票涨到20元时卖出,被孙先生买去;这时股票开始下跌。跌到15元时,孙将股票抛出,股票被王先生买去,最终股票跌到10元止住。在这一循环中,张、李分别赚了5元、10元,共计15元(这还不包括一级市场的获利情况)。孙、王分别赔了5元,共计10元。赚的钱比赔的钱多出5元,这5元就是虚拟出来的。这部分虚拟所以能合理存在,支撑它的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企业实现利润后公积金的提取。股份公司的利润分配直接导致股票含金量的提高,即股票账面价格的提高,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投资人投资股票的本金会涨。这实际是股票在二级市场价格上涨的重要内在机理。就这个意义来说,资本市场不仅发挥着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而且发挥着股票自身合理的增值作用。
“因而股票最终将引导人们进行理性投资,资本市场是能够创造价值的。从理论上说,只有当股票跌破发行价时,在二级市场才会出现赔钱人赔的钱等于或超过赚钱人赚的钱。在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上真正跌破发行价的股票只是极少数和暂时的。”
刘纪鹏指出,之所以会产生股市与赌场的类比,固然有证券市场不规范及过度投机的因素,但其实也与证券市场一直使用的庄家等概念有关。为此他呼吁,股市要净化语言。
他说,庄家这一概念是从台湾引入的赌场用语,用于股市并不合适。庄家通常是指开赌场的人,赌的形式多数是赌徒与赌场(庄家)对博。而股市则不同,证券交易所是场所,不仅不能下场对博,更不能坐庄。现在人们说的庄家主要指证券市场上的一些机构投资人和暗盘基金。“中国股市不是应不应该有所谓庄家的问题,而是如何监管它们的问题”。
刘纪鹏强调,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资本市场离不开机构操盘。即使在国外的股市也都存在着类似我们现在所说的庄家的角色,只不过他们称之为“坐市商”(Maketing maker)。
国外的坐市商要登记,身在明处,而我们所说的庄家则在暗处。国外的证券管理部门通过一套明确的管理规则对坐市商实行有效的监管,如规定坐市商必须充分披露其操盘行为,并明确其对所操盘股票的责权利关系。而我们对所谓的庄家则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散户其实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盲目跟庄,极易受到伤害。
因而他主张引进坐市商制度。“让庄家浮出水面,处于有力的监管之中,处于阳光下。”刘纪鹏说,为此首先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制定相关规则,强化监管。“这种监管应该依靠市场化手段,而非行政力量。其次要加强技术手段,加强证监会、交易所、证券公司间的计算机联网系统建设,确保市场交易能处于有效监控之中。特别是要建立惩罚机制,对违规者必须严惩,要罚到痛处,并对其实行市场禁入以及中短期、永久性停止交易的制度。”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