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中信证券拟收购广发股权 > 正文
 
新浪调查显示中信收购广发被市场质疑炒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8日 17:41 新浪财经

  

调查结果(截止9月8日16时10分)

  2004年注定是中国券商的多事之秋,继爱建系和德隆系券商的资金黑洞,华夏证券陷入困境,汉唐证券资金链断裂等尴尬事件一再被曝光后,中国证券行业的两大中坚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和广发证券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过有所不同的是,这两个券商却并非被负面消息困绕,而是事关中国证券业发展历程中一个可能的里程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为主导的大券商合并案。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为什么美国人打错靶?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9月1日,中国证券业的后起之秀中信证券在董事会上通过了收购广发证券的决议,将中国证券业一北一南两大巨头推到了风口浪尖。面对这一爆炸性的事件,业内人士纷纷惊呼“超级航母即将出现”,新浪网也在第一时间以《环境恶劣证券业再现震撼举动 中信拟购广发股权》为题转载了有关文章。随着事态的不断演变,9月8日新浪网再度以《中信广发收购战棋入中盘 广发多个大股东已动摇》为题对事件的最新动态进行了转载。

  为了了解市场各方对这一重大事件的看法,新浪网于9月8日进行了即时的网上投票,截止当日16时10分,共有2272名网友进行了投票。

  对于“您认为中信证券收购广发的目的何在”这一问题,55.88%的投票者选择了“炒作概念,无奈之举”,显示出中信的收购之举并不被很多市场人士所信任。由于券商行业的全面萧条,多数市场参与者已经不再看好券商行业,中信证券和辽宁成大(资讯 行情 论坛)的持续走弱恐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市场对于主力可能采取一切手段进行自救的猜测。从走势上看,中信证券在收购消息出台前后一度走强,目前又重归寂寞,而其并购行动的主要对手辽宁成大则一路走强。选择“强强联合,创新之举”的投资者以22.97%位居第二,反映出二成以上的参与者还是认同中信所提出的“强强联合”的口号的。最后的18.15%的投资者选择了“广发陷入困境,求生之举”,显示出券商的纷纷落马已经造成了全行业的信心危机,连广发这样资产相对优良,市场形象良好的强势券商也没法避免市场的猜疑。

  对于“中信证券收购广发的资金从何而来?”的问题,“将从股市上圈钱融资”成为了最多投票者认同的选项,选定比例达到42.94%,显示出投资者对圈钱已经是惊弓之鸟。事实上中信证券因为2003年初刚刚上市,短期内很难具备再融资资格,但如此多的投票者仍作出了这一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无休止的圈钱的厌恶。选择比例位居第二的则是“中信集团背后支持”,达到39.42%,说明多数投票者并不信任中信证券自身的资金实力,而看好中信集团的背后支持。毕竟广发和中信证券实力相当是不争的事实,而两者在收购中的不同命运很可能就取决于各自背后力量的支持,中信集团作为国内大型的金融控股集团,显然被认为具备这个实力,这部分投票者未尽之意显然是中信集团的鼎力支持才是中信证券敢于公开宣布收购广发的根源所在。选择“其他神秘来源”的投票者达到了8.59%而位居第三位,看来股票市场地下融资的泛滥给这部分投票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选择“非现金收购”的投票者有4.64%,毕竟在市场持续下跌的背景下,即使是中信证券这样实力非凡的业内巨头也很难完全用真金白银来收购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换股,用其他资产充抵等方法被这部分投票人认为是更加现实的选择。认为“自有资金”是收购资金来源的投票人数量最少,为4.41%,说明仅有极少数投票者认为中信证券敢于而且能够完全依靠自有资金来收购广发。

  网友的相关评论则是众说纷纭,有网友表示,两强结合的结果必然“1+1>2”,对于整个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有希望诞生一个新的经营规范透明的大型券商。也有网友认为,广发的股权分散造成了很多问题,中信入主有利于广发证券内部的统一,提高效率,进一步挖掘广发的权力。

  反对中信入主的网友则列举了中信证券的一些问题,包括政府色彩过浓,待遇低等,个别自称为中信原营业部员工的网友则指责中信证券在去年卖出旗下营业部的时候对员工考虑不够,有“被出卖的感觉”,企业文化缺乏人文关怀。

  一些网友则质疑广发的员工持股组织吉富,认为其巨额集资可能有问题,因为按照证券公司员工的薪酬很难想象能够聚集2.5亿的巨资,恐怕这一质疑多少也受到了最近国内经济界争议人物郎咸平教授一些言论的启发或者影响。也有网友指出整个事件不能排除是成大的主力制造的阴谋,意图寻机拉高出货。

  这一调查结果说明,相当数量的市场参与者并不认为中信证券真心想在目前的背景下收购广发,认为其自我炒作的成分居多,说明了市场对中信收购的信心不足和对动机的质疑。而之所以产生这种怀疑,中信证券自身的资金实力不被参与者认可恐怕是重要原因。另外,调查结果也继续验证着我们从前相关调查的结论:信心危机正在向整个证券市场的各个环节蔓延。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