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总能解决看病贵顽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7日 13:00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我国药品价格管理办法的初稿已经完成,今后发改委可能每两年对药品价格进行一次调整,对市场定价的药品也将实行政府干预。最近传出的这条消息,一看就知道是针对当前看病贵、看病难而出台的政策。 在药品问题上,且不说各厂商如何在药名上大做文章,借此逃避降低药价带来的损失;也不说药从出厂到患者手,中间环节
又是如何多,吃水如何深,如何层层盘剥;就看近年来,在药价问题上,发改委已经进行了17次降价,总金额已经达到400多亿元。 降价的次数不可谓不多,所涉金额也绝非一个小数目,但是为什么人们还在抱怨,药价太高,看病仍然很贵? 所以对于每两年调整一次药品价格的政策成效,连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都不看好:“因为在药价问题上,降价已经不是(药价管理的)关键。”那么,关键在哪里呢?周认为,在医药价格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根源是道德问题和制度设计问题。 如果板子仍然打在道德问题上——也就是说,我们可由此指责现在医生职业道德普遍沦丧,普遍成为金钱奴隶,从大处方中拿厂家提成——我们自然会说,那就加强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吧。但这可能有点不那么对路,因为它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一位哲人说,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方针政策上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发展规律上找原因。 那么,板子只能打在制度设计上了。但看到问题,不等于就能立马解决问题。因为,制度的涉及面更广。比如公共财政经费的投入、公共医疗机构的设置和人员合理配置等等。况且,看病贵、看病难,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如此,还真需要用温火,慢慢地解冻。比如现在,各地正在进行的社区卫生中心建设,尽管暂时还看不到成效,至少大方向是对的;再如今天起,广州四家医院试行的“单病种总费用承诺”制,超出限价的治疗费用由医院埋单;甚至更小些,检验单各医院相互承认,不用重复检测,等等,都给患者以降低医疗费用的切实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