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报道:今年第二期凭证式国债于5月15日在本市各商业银行营业网点上柜销售,同第一期凭证式国债销售情形一样,当天上午大多数网点的国债就被抢购一空。是怎样一群“目标客户”促成了国债的热销呢?市工行的观察表明,中老年市民是购买主力。
据市工行专家介绍,从今年这两期凭证式国债热销情形看,第一,绝对购买主力为中老年市民。在该行上百家销售网点中,购买国债的客户80%以上为50岁到70岁的中老年市民,其中不少还是凭证式国债的长期购买者。他们的购买力让银行方面惊讶,虽然单个购买量大多在1万到10万元之间,只较少部分人购买金额在10万元以上,但是由于人数众多,整体购买力显得非常强劲,占市工行上柜销售国债份额的80%。第二,资金来源大多为中老年市民的长年积蓄。据了解,本期凭证式国债首发日,正好是1998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债到期兑付第一天,不少市民将到期兑付的国债换购了新国债。而在今年第一期国债销售过程中,购买的资金来源更多为市民的储蓄存款,其中大部分为活期、短期定期存款等。
市工行专家认为,由于凭证式国债所具有的利率较同期储蓄高、不征收利息税、债券变现能力强、投资风险性低等优点,使得这一安全型的投资品种受到中老年市民追捧。业内人士建议,今后类似凭证式国债的“金边债券”发行销售,承销机构应充分考虑到中老年市民的购买特点与需求,在销售网点的安排上尽量分布广一些,以便就近购买,减少排队时间。(孙卫东 杨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