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燕青) 由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与万事达卡国际组织联合发布的中国信贷消费第二次系列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对信贷消费的认知度有了新的提高汽车信贷消费市场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分地区的调查数据还表明,上海人的消费信贷意识最强,普及率最高。
通过2000年第四季度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郑州、成都和西安七个城市2100个居民的问卷询问,调查发现居民对信贷消费的认知度有了新的提高。在问卷所列的6种信贷消费方式中,本次调查显示被访者平均选择了3.1种,明显高于前次调查。而不知道什么是信贷消费的人群比例,则由上次调查的8.9%,下降到本次调查的8.2%。对信贷消费概念的认知,高收入、高学历组强于低收入、低学历组,36-50岁的中壮年强于其他年龄组。
在7个调查城市中,上海在不同项目的排位上十分有趣:在过去6个月中,人均信贷消费最高的前三个城市依次是北京、成都和广州,上海最低;而在进行过信贷消费的人群比例,也就是普及率这一项上,上海则位居七城市之首。这表明:上海的信贷消费已经走向普通百姓的普通消费,除了金额较高的住房信贷,不指定用途的个人综合消费信贷和信用贷款方兴未艾;数据还显示,从通过信用卡的“透支消费”在消费信贷总额中的比重来看,上海的排位最靠前;此外,不容忽视的还有,具有较强信用观念的上海人,其“信贷消费”并不一定都是发自切实的需要,积累良好资信记录和信贷经验的“信贷预热身”也是考虑之一。
比较不同城市居民对信贷消费概念的理解,会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结论。更多的北京人将有抵押的金融机构贷款和有抵押的分期付款消费看作是最主要的信贷消费方式;而上海人相对看重信用卡消费和有抵押的分期付款消费;广州、成都和西安人将信用卡消费和有抵押的金融机构贷款进行的消费看作最主要的两种信贷消费方式;而郑州、西安和武汉则有相对较多的人将向亲朋好友借钱进行的消费看作是一种信贷消费方式。
调查还显示,住房、汽车和教育依然是最适合信贷消费的前三种对象,其比例分别为71.5%、11.0%和10.6%。与上次调查相比,本次调查显示汽车成为超过教育的第二种最适合信贷消费的对象。随着学历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有更多的人将汽车和旅游纳入信贷消费的适用对象,特别是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被访者,认为汽车最适合信贷消费的比例迅速上升,显示出汽车信贷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