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伦周刊》:寻找高收益

2013年09月20日 15:13  新浪财经 微博
图为最新期《巴伦周刊》杂志封面图为最新期《巴伦周刊》杂志封面

  导读:最新一期《巴伦周刊》于9月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是《寻找高收益》。金融危机后各大财富管理公司都采取了保守的投资策略,然后随着经济好转、利率上升,他们再也不能忍受不温不火的回报率了,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即使承担更大的风险也在所不惜。

  五年来美国最大的40家财富管理公司一直实行防御型策略,它们要么把持着现金,要么购买债券和大公司的股票,即便这样还有人批评它们的投资不稳定,没有流动性,太容易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我们不是讨论如何尝试增加投资风险,然而现在很多投资品种的确又重新出现在大财富管理公司客户的投资组合中:深陷危机的欧洲国家的股票,比如西班牙,次投资级别的欧洲银行贷款,次级贷款以及对冲基金,这些基金使用金融衍生品和其他一些在2008、2009年业绩及流动性都出现问题,并让投资者胆战心惊的金融工具。

  更有趣的是,正是这些富有的客户私下里推动着更具风险性的投资策略。今年五月,美国银行的财富管理部门美国信托对711位拥有300万美元以上投资资产的个人进行了调查,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看重资产增值而不是资产保值,他们已经受够了不能获取高收益的日子。

  这是对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施行的防御型策略的彻底否定。事实非常简单,低利率环境下,对高收益的渴望很自然的引领富有的投资者和他们的理财经理进行更有风险的投资。

  欧米加顾问公司(Omega Advisors)的利昂-库伯曼说:“购买短期国债的人无法获得回报,他们开始转向购买长期国债,原来购买长期国债的人开始投资企业贷款,原来投资企业贷款的人又转向高收益产品,而购买高收益产品的人又开始投资结构性贷款产品,最后原本购买结构性贷款产品的人又把目光投向股票,总之在风险曲线上每个人都进了一步。”

  与此同时,降低投资组合风险的方法也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把握,过去只要持有核心债券就可以有效抵消风险,但是考虑到利率上升,基金经理们都尽量减少持有债券,为了保持资产安全,现在他们使用了替代投资策略。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金融学教授Tobias Moskowitz说:“替代投资策略也许有效,但是它可能会造成两种结果:平衡风险或者扩大风险。通常替代投资策略可以被用于管理风险,然而部分替代策略的投资品可以带来更高的收益,这是非常危险的。”

  这是事实。那么这些购买更高收益和风险投资品的人想些什么?这也正是我们想从今年最大的40家财富管理公司那里知道的。

  股票风险敞口持续不断的扩大是核心问题。一年前财富管理公司开始推荐投资者购买蓝筹股,那时并没有债券危机,这么做的原因是出于对更具风险投资的渴望。考虑到令人沮丧的回报率以及可能上升的利率,他们开始投资提供分红的大公司,购买的股票多为防御型的。然而现在不同的是,乐观情绪不仅局限在大盘股,40家最大的财富管理公司开始投资各种股票。

  美国信托首席投资官Chris Hyzy说:“对于进行风险更高的投资,第一阶段是出于对利率上升的担忧,现在已经进入第二阶段了,我们有更坚实的理由增加风险。”

  《巴伦周刊》近期曾有一篇封面文章报道欧洲经济复苏,海外发达国家市场的情况正在好转,这些国家企业的资产状况良好,而股票定价也非常有吸引力。

  经过多年的游离,全球投资的焦点再次集中在欧洲、英国和日本市场。尽管欧洲GDP年增长率仍为负数,但是不能掩盖第二季度增长远好于预期的事实。欧洲股市已经开始上涨,过去一年,MSCI Europe指示上涨了21%,但是仍比2007年最高点低10%。欧洲企业的股票价格不管怎么看都是被低估了。

  巴克莱财富管理公司美国首席投资官汉斯-奥尔森说:“通常相对于美国股票而言,欧洲股票都会被折价出售,然而现在的折价比率要低得多,现在说欧洲经济恢复健康也许还为时尚早,但是我宁愿提前下手。”

  布朗兄弟哈里曼公司的首席投资策略师斯科特-克莱蒙斯说:“很显然,现在人们对欧洲的关注正从宏观向微观转换,也许那里的宏观形势不好,但是如果具体到某个欧洲公司,你总是能够找到亮点。”

  在布朗兄弟哈里曼公司持有最多的十支海外股票中就有伊维尔德罗拉公司,这家西班牙的电力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本国市场以外,这支股票的市盈率只有10而股息率却高达4.2%。高盛一直力挺西班牙公司的股票,甚至在很多股票估值快速上涨,该公司考虑降低投资风险的时候也一样。高盛私人财富管理部门首席投资官Sharmin Mossavar-Rahmani说:“我们喜欢购买欧洲股票,尤其是西班牙的,那里的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

  尽管开始建仓欧洲股票,但是蒙特利尔私人银行资深投资分析师杰夫-维尼格尔还是表示要小心应对汇率风险,他说:“经过对美元一年多的强势后,某个时刻欧元将自我修正,你绝对不想手里的欧洲股票大涨后却因为欧元贬值而颗粒无收。”

  投资日本市场同样要小心汇率问题。很多基金经理多年来头一次建议购买日本企业的股票,他们认为安倍晋三的改革可以成功刺激经济长期增长。上周修正的第二季GDP增长率为3.8%,同样令人鼓舞。Olsen说:“出口开始增长,盈利开始兑现,如果处理好汇率和劳工市场问题,日本企业将有很大的利润增长空间。”

  然而他表示一定要注意汇率风险。MSCI Japan指数在4月2日至5月21日之间飙升了17%,但是对冲日元风险的基金公司和ETFs才是最大的赢家。The iShares MSCI Japan ETF没有采取对冲策略,在此期间的收益率只有17%,过去四个季度也只上涨了21%。然而DBX Strategic Advisors的基金MSCI Japan Hedged Equity fund这段日子上涨了26%,而截至6月份上涨了45%。

  至于新兴市场,2012年基金经理用了一年的时间建仓,然后到头来收获的却是对经济放缓的担忧。MSCI Emerging Market指数今年下跌了4%,可是一些基金经理仍然对新兴市场有信心,他们认为现在是购买这些市场股票的好时机,因为它们便宜。

  纽约梅隆财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Leo Grohowski说:“MSCI Emerging Markets指数的市盈率只有11,而标准普尔500却有15,所以我认为现在是进场抄底的好机会。”

  但是更好投资新兴市场的股票不能简单参考指数。美林集团财富管理部门首席投资官Chris Wolfe:“投资中国股市的原因是因为那里的增长在我们之后,我们应该在新兴市场更积极,而不是只关注股指,现在应该按地区或者企业单独选取机会。”

  当然货比三家总是明智的。Wilmington Trust的Rex Macey说:“新兴市场未来还是会崛起,但是现在发达国家市场上的机会更多。”

  美林集团的Wolfe的话引起了我们注意,他说在一些更边缘的市场有很多机会,这些国家的资本体系还处于萌芽阶段,比如孟加拉国、立陶宛和阿尔巴尼亚,它们比新兴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至少落后15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多数这样的市场都将获益。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受工资上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制造能力正在向其他亚洲国家转移,因此也增加了马拉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投资预期。Wolfe说:“这些国家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仍需要时间。对那里的投资不可能短期取得回报,这是一个长期的计划,可能充满变数,但是机遇无限。”

  除了投资股票,富有投资者对替代投资的兴趣越来越大。北方信托公司对1700位富有的美国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人考虑承担更高的风险,他们对替代投资品的兴趣比2008年前还高。

  基金经理们有很多点子,其中一些会涉及高风险领域。PNC资产管理集团首席投资官比尔-斯通说他利用绝对收益返还固定收益策略,并通过BlackRock Strategic Income Opportunities,Pimco Unconstrained Bond fund和Driehaus Active Income fund三支基金来对冲利率风险。这些基金都属于保本型投资产品,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他们还要购买全球高收益信贷产品和金融衍生品,正是这些产品导致2008年金融体系崩溃,或者说差点崩溃。

  很多基金经理继续扩大对私募股权的投资,这种趋势已经延续了一年,最近他们还增加了对对冲基金的投资。摩根大通财富管理投资部主管Joe Kenney说:“投资者放弃了流动性,然而随着利率上升,债券的价格会下跌,对冲基金将带来正收益。”历史上,在利率上升期,对冲基金的回报率会飙升,因为它们有能力将汇率风险降到最小。根据美国证券研究机构TrimTabs Investment Research的数据,今年七月对冲基金业净流入82亿美元,资产规模达到五年来最高的1.97万亿美元。

  对全球宏观基金而言最终要的是发展。德意志银行北美财富管理部门首席投资策略师Larry Adam说:“环境要求对冲基金更加敏感,他们要充分利用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之间,地区之间以及部门之间的差异,运用期货以及外汇的多空策略来提升价值。

  变质的抵押贷款市场也引起了注意。很多银行仍然持有大量房屋贷款,它们都希望尽快解套。一些对冲基金经理低价买来这些资产然后通过出售或者重组获益。

  美林集团的Wolfe说这些资产的收益率在7%-12%之间,但同时警告这些资产有可能要持有超过10年,而且投资等级非常低。老派的私募基金又卷土重来了,它们购买不良资产,然后对其进行改造,最后出售给大企业获取利润。(鹿城/编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审计署:9省违规拨付“超生罚款”逾16亿
  • 体育上海赛丁俊晖进8强 女排亚锦赛中国进4强
  • 娱乐独家:王菲李亚鹏离异后携女庆中秋
  • 财经前首富宗庆后被砍为何并发高管阴谋论
  • 科技亚马逊德国配送中心员工再度罢工(图)
  • 博客中国十个最著名的中秋赏月之地(图)
  • 读书给皇后拉皮条:上官婉儿陷宫斗内幕
  • 教育最大高考工厂升学率超8成 学生统一如厕
  • 陶冬:习近平的经济改革思路
  • 谢百三:什么人炒股成为亿万富翁
  • 永新人:国人为什么这么累
  • 叶檀:温州房地产损失100亿?
  • 唐任伍:改革是克强经济学的灵魂
  • 姜汝祥:谁来留住移民的企业家
  • 易鹏:从王菲离婚看户籍改革
  • JohnRoss:中国企业制造不强 金融强
  • 官建益:IPO注册制是好公司的天堂
  • 叶檀:房地产泡沫由民资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