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利润换和平

2013年08月22日 13:26  新浪财经 微博
图为最新期《福布斯》杂志封面图为最新期《福布斯》杂志封面

  导读:最新一期《福布斯》于8月正式初刊,本期封面文章是《利润换和平》。尽管美国主导的巴以和谈迟迟没有进展,但在民间确是另一番景象,科技企业之间的合作正悄悄改变着中东世界。

  死海附近有一块“绿色区域”既不属于以色列也不属于巴勒斯坦,而此处一间饭店里发生的一切即便按中东的标准也显得不正常。一支骆驼跪在外边,两个以色列大兵在柜台前喝着咖啡,一群犹太拉比正做着饭前祷告,而在一间密室里,二十几个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围在一起高谈阔论,这些人正创造着历史。

  历经一个世纪的纷争,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间的关系依然磕磕绊绊,任何建设性的对话都会被连篇累牍的报道。然而三年的冷战过后,至今双方都没有就如何重启和平谈判进行磋商,也从未讨论过任何有关联合军事巡逻的问题。此时此刻这群被思科公司招致麾下的人正说着共同的语言:科技管理。过去两年里,以色列高科技专家和巴勒斯坦商人至少会晤了100次,他们希望以色列“创业王国”计划引发的经济奇迹能跨越边境。类似这样由商业驱动的秘密活动越来越多。

  思科CEO约翰-钱伯斯说:“解决冲突最终的办法是创造一个巨大的中产阶级,这个阶级涉及所有人,不论年龄、宗教或者性别。如果你能处理好这个问题,就可以吸引更多人,中东实现和平才有希望。”

  尽管以色列控制着边境,但因为二者交界,约旦河西岸和以色列之间的贸易额已经达到数十亿美元。即便加沙的领导人发誓要摧毁犹太国,但不知不觉间它们之间的贸易也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四月在死海召开的一次会议尽管很少被提及,但却意义深远,数百名以色列人和犹太人成为了生意伙伴或是同事,他们成立的创业公司正逐步改变巴勒斯坦,至少是约旦河西岸的经济。

  这并不容易。为了报道这篇文章,《福布斯》采访了多名两地科技界的高层人士,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担心他们谈话可能引发的后果。(很多人坚持匿名,《福布斯》只有承诺保守活动地点的具体位置,才被准许采访位于死海的培训课程)在巴勒斯坦一边,很多目光短浅的人认为合作就是背叛,即便有可能增强本地经济。(尤其有可能增强以色列的经济)而在以色列一边,大部分人积极看待双方的合作,但仍有少部分人担心巴勒斯坦人掌握了科学技术后会反过来对付以色列。

  然而不管是猜疑还是合作,在以色列公司以及美国公司驻以色列分公司的推动下,据《福布斯》估计现在已经有了超过300家巴勒斯坦科技公司,它们共雇佣4500人,而2000年前只有23家公司。还有很多正在筹备:在以色列以及整个西方至少有1亿美元的资金在寻找机会投资巴勒斯坦或以色列阿拉伯社区的创业企业(阿拉伯人口占以色列的五分之一,他们正积极要求参与国家事务)。钱伯斯和他的美国同行也不断推动位于以色列的分公司外包研发项目给巴勒斯坦的创业企业,并雇用当地阿拉伯人。

  国务卿约翰-克里一直无法促成重启和平谈判,无能的政治家总是相互埋怨对方无所作为。然而私营部门的缓和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通过互惠互利共同繁荣来实现长久的和平符合每个人的经济利益。

  拉姆安拉是约旦河西岸的经济首都,距离耶路撒冷只有20分钟的车程。一群来自有争议的耶路撒冷东部地区的巴勒斯坦CEO本来要同《福布斯》记者在拉姆安拉会面,然而由于50名巴勒斯坦人在这一地区投掷石块、燃烧轮胎,这次会面不得不临时取消,因为以色列军方关闭了哨卡。

  在拉姆安拉做生意确实不容易,然而这里正在变为约旦河西岸的科技中心。晚餐约会也反应出了这个城市的活力:仅仅三个电话和一个小时的公告,另一群本地科技企业的CEO就赶来赴约。我们约会的地点是一家墨西哥餐厅,名叫Fuego,是这座城市最时尚的地方之一,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喝着鸡尾酒,开着电脑玩着手机,这种场景和奥斯汀或是旧金山一模一样。

  Tareq Maayah是拉姆安拉Exalt Technologies公司的创始人,这家公司有90名员工,正为思科以色列分公司开发软件,并将和另一个大的美国企业位于以色列的分公司进行合作。他还谈了由他资助的创新企业ShopZooky,这家公司将Facebook在本地的商业信息,比如海报、新闻以及地区商铺信息等集成到一个移动应用程序中。

  他右边的Husni Abu Samrah开始谈自己公司MobiStine开发的新APP,这个产品可以提醒正在睡觉的孕妇是否她所处的环境对自身或是胎儿的健康有害。此时一条短信打断了他,他看起来非常开心。

  Abu Samrah说:“我儿子今年14岁了,我给了他一台Mac本,我问他为什么不学学iPhone程序开发,而是浪费时间在Facebook上,孩子说,好的把Mac给我。”这条短信是让父亲知道他开发的第一个APP已经被苹果批准,APP的名字叫GamesDifferent,是一款有20关的智力游戏,很快就会出现在Apple Store上。

  这种类型的公司数量众多雄心勃勃,约旦河西岸10所大学每年毕业的工程和计算机类毕业生有数万名,而当地科技部门只雇佣4500人,因此除了创业很多人不得不到海外寻找出路。最近拉姆安拉举行了一场创业竞赛,比赛内容包括帮助修行的不能出门的阿拉伯妇女提供在线精神医疗。

  大部分巴勒斯坦科技公司都位于拉姆安拉附近,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区根本不可能随便出入以色列,那里几乎没有重要的科技活动。一个巴勒斯坦科技顾问估计那里大概有3000名自由程序员,他说这些人只能勉强糊口。

  当然在约旦河西岸也不容易。尽管很多拉姆安拉的企业家抱怨以色列竞争者享有更多特权,但是各种封锁才是最大的麻烦,因未公开的安全原因,以色列不准许这里有高速的移动网络。今年三月,当奥巴马访问以色列时,人们打出了这样的标语:“奥巴马别带你的智能手机过来,我们没有3G。”

  这给渴望成功的巴勒斯坦人造成了困扰。当政客和军队成为主宰者的时候,如何从以色列科技和商业界获取急需的帮助和资金呢?Saed Nashef曾就职微软[微博],后联合创立了巴勒斯坦地区第一家风投基金Sadara Ventures,他说:“现在和以色列人打交道千万别谈政治,这是禁忌。”

  Nashef的地位非常特殊,他是约旦河西岸风投界的万事通,而他的合作伙伴就是犹太人Yadin Kaufmann,Kaufmann是以色列科技界的重要人物。他们现在共筹集了3000万美元的资金,投资者包括乔治-索罗斯、史蒂夫-凯斯以及杰夫-斯科尔,还有思科投资以及欧洲投资银行这样的机构。(其他19名投资者不愿意透露姓名,尽管Nashef说他们既不是以色列人也不是巴勒斯坦人)

  Nashef说:“很多人可以理解我们所做的事情,但并不是全部。”去年他投资约旦河西岸最高学府比尔宰特大学建立创新企业的计划就宣告流产,他说:“我在那里不受欢迎,但没关系,我唯一觉得遗憾的是那里的学生失去了宝贵的机会。”

  Sadara Ventures的出现引发了两个问题,前西联汇款CFO,并曾负责监管索罗斯经济开发团队的Stewart Paperin说:“以色列人不想投资一家阿拉伯基金公司,而阿拉伯人也不想投资由以色列人部分控制的基金,事情真的有点复杂。”

  然而自从2011年成立以后,Sadara已经完成了两项投资,其中包括YamSafer,一个阿拉伯版的Hotels.com,他们的服务对象主要针对22个阿拉伯国家,最近又新增了土耳其。

  26岁的Faris Zaher是YamSafer的CEO,我们问他接受一家有以色列背景公司的投资有没有问题,他说这和生意不相干,但是他们不会宣扬此事,他说:“从一家董事会里刚好有以色列人公司获取资金与直接从有政治背景的以色列机构获取资金是完全不同的。”

  这样的实用主义有好处。Paperin说Sadara其实可以有更多的资本,只是初级阶段的巴勒斯坦市场还不能完全消化,他说:“一旦他们完成了两个投资,我会和我的同时建议帮助他们筹集更多的资金。”

  以色列的人均创业企业数量全球第一,纳斯达克[微博]上市公司数量全球第三,而研发支出占GDP之比是全球第一,如果说以色列时“创业王国”的话那么Erel Margalit就是以色列创业潮的奠基人。1993年他开办了以色列第一家风投公司,并说服包括IBM[微博]在内的70家美国公司在以色列开设分公司。20年后的今天,他在巴勒斯坦人地区看到了同样的希望,他说:“这里有很多机会,只是人们还没意识到。”

  公众不清楚这点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时因为双方政府对此缄口不言。不久前Margalit参加了一个由四十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科技领袖参加的会议,这个会议比思科资助的死海会议要高端的多,他们主要讨论商业通讯网,而与会者更是对今后的合作交换了意见。会后他们仍然意犹未尽,很多人去了当地的一个饭馆继续交流,Margalit说:“大家都喜欢吃羊肉串。”

  Margalit回忆道:“一切都很自然,你会想到底怎么回事?我们是邻居,他们想做很多事,而我们正在做很多事。我们可以合作,他们距离耶路撒冷不到20分钟的车距,我们应该翻开新的篇章。”

  Margalit说到做到,今年一月他当选为以色列国会议员,其竞选宗旨就是通过打造一个地区经济龙头来实现和平。

  一切从耶稣的故乡拿撒勒开始,现在那里是以色列最大的阿拉伯社区,阿拉伯人口占该国全部人口的20%,但是在特拉维夫证券交易所上市的493家公司里没有一家是阿拉伯人控制的。以色列的阿拉伯人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被孤立,他们不用强制服兵役,这也意味着不能接触支撑这个创业王国的科技培训、团队建设和领导经验。Imad Telhami的公司Babcom雇佣了1500名员工从事软件开发和商业服务外包,他是以色列最大的阿拉伯雇主,他说:“我们都有恐惧感,因为这种恐惧你不敢想象自己能拥有一家公司。”

  Eitan Wertheimer的父亲Stef Wertheimer是以色列最重要的企业家之一,今年他们将旗下的刀具生产企业Iscar卖给了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其家族的净资产超过了44亿美元。今年四月Eitan在拿撒勒的工业园开张了,这里耗资2500万美元,作为阿拉伯创业企业的孵化器,Eitan表示自己要使出200%的精力把这个工业园做好,他说:“现在他们可以有干净清洁的办公环境了,不用再挤在肮脏的仓库里。”尽管这个项目比当初设想的规模要小,但是仍取得了很好的成绩,Eitan说:“这里的产值以8.5%-9%的速度增长,而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只有2%-2.5%。”

  Chemi Peres也有同感,他是以色列总统的儿子,同时还是该国最大风投基金Pitango的经理,这支基金的资产规模达14亿美元。Chemi指出现在阿拉伯语是网络上增长速度最快的语言,在世界排名第四,紧随英语、汉语和西班牙语之后,他说:“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相互沟通,很多年轻的以色列阿拉伯人会告诉你,忘了巴勒斯坦吧,我们是以色列的一部分,我们最先来到这片土地。”

  Peres筹建了一支500万美元的基金Al Bawader,专门用于投资以色列的阿拉伯社区,以色列政府、以色列犹太人、阿拉伯人都对这个基金进行了投资。Peres对投资者的名字,甚至是接受投资阿拉伯公司的名字都守口如瓶,他说:“我们不想让人们知道这些公司接受了以色列的资金,因为他们在阿拉伯世界有很多用户,那里的人有可能因此拒绝使用他们的产品,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大张旗鼓。”他担心受资助的公司被抵制或被报复,尤其来自极端份子。

  Peres也看出了和平能带来的潜在收益。Al Bawader已经完成了7笔投资,Peres特别介绍了拿撒勒的Datumate,这是一家开发2D和3D土地调查软件的公司。创立者是一个阿拉伯地理学博士,而市场总监确是一个犹太人,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同美国企业合作,巴勒斯坦人也不含糊。思科的钱伯斯回忆起一次和马哈茂德-阿巴斯见面的经历,让他惊讶的是那次面巴勒斯坦权利机构所有内阁成员都在场。钱伯斯承诺提供10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支持并指导阿拉伯创业企业,他告诉阿巴斯:“我们不是为了制造新新闻,如果你愿意我很乐意告诉你我们的计划,我们帮助这些创业企业。”

  阿巴斯问:“你真的愿意么?”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打开了办公室的大门,一群等候多时的记者蜂拥而入开始提问。

  也许钱伯斯比任何人都相信,经济和社会效益将为中东带来和平。10年前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就曾为此聘用过钱伯斯,希望他的公司可以帮助改变当地的教育体系。

  钱伯斯说:“我们现在要改变世界,而且不是小打小闹。帮助一个村庄很容易,但现在我们要帮助的是一个国家。”

  为了促进巴以合作,思科公司已经投入了1500万美元,这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的培训讲座最初在拉姆安拉举行,但是项目负责人Zika Abzuk说:“很多以色列老师不敢去那。”她本人也不敢,Abzuk说:“我平时带隐形眼镜,但去拉姆安拉时我会带上眼镜,以防被绑架。”但对大部分巴勒斯坦人而言,对知识的渴望超越了政治,最后培训被安排到了一座犹太教堂,这是当地唯一有空调的建筑。

  思科公司的努力引发了连锁反应,其他美国巨头也利用以色列分公司在边境处开展业务。通过美国公司的努力,巴勒斯坦公司逐渐适应了同驻以色列的分支机构合作,此后以色列的科技公司也开始跟进。思科公司还建立了一个有35家企业的联盟Ma’antech(阿拉伯语是一起的意思),其中包含了IBM以及以色列劳工银行,宗旨就是为阿拉伯科技人才创造就业机会。尽管目前思科公司是唯一投资的企业,但钱伯斯说:“我非常高兴可以铺路搭桥。”现在惠普[微博]已经外包部分研发业务到约旦河西岸,而微软以色列也开始在拉姆安拉雇佣巴勒斯坦工程师。

  因特尔的动作更大,和思科公司一样,它也致力于促进巴勒斯坦IT业的发展,今年三月还招揽了60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企业家召开了名为meet-ups–its的科技论坛。因特尔位于耶路撒冷的办公楼给人们展示了中东未来和平后的景象:在咖啡角,以色列男人和阿拉伯男人随意的交流,他们同基督徒以及传统阿拉伯妇女友好的相处。

  私营部门不会为慈善而浪费精力,这是中东科技界的共识。过去数年大量涌入巴勒斯坦的外国援助资金都没有得到妥善使用,而现在他们愿意同以色列公司以及美国驻以色列分公司合作,因为这是发展巴勒斯坦经济的绝好机会,而且他们还可以坚持一直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尽管以色列只有600万犹太人,但确成为全球科技界的主宰力量。对以色列而言,本国160万阿拉伯人以及巴勒斯坦地区440万人口是重要的待开发资源。对思科、因特尔以及其他企业而言也一样,如果没有商业价值,他们不会为此浪费时间。

  各方的努力还在继续。在企业层面,10月思科公司将举行一个盛大的庆典纪念Ma’antech成立三周年,一些巴勒斯坦学员准备在特拉维夫再举行一个派对。周年庆祝活动也让一些以色列人开始考虑直接同巴勒斯坦CEO成立合资企业。

  同时一个由以色列人、美国人和阿拉伯人投资的新风投基金马上也要成立了,初期资产规模达到2500万美元,尽管投资人依然匿名,但是这支基金可以帮助阿拉伯企业家更好的和西方世界合作。

  各种激励和专项基金只是开始,自由市场的形成让各方企业家开始不断融合,他们这样做不是被强迫而是因为有利可图。

  风投基金Canaan Partners资产规模有35亿美元,Izhar Shay是这支基金在以色列的负责人。2012年1月,他建立了一个名为Start-up Stadium的网站,目的是让以色列的企业家在这里相互交流。现在有15000名注册用户,其中10%是以色列的阿拉伯人,而更令人鼓舞的是还有1000名巴勒斯坦人。这些人未来会继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也许和平真的不远了。(鹿城/编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薄熙来案8点30分在济南中院开审
  • 体育亚冠-孔卡传射埃神首球 恒大2-0 视频
  • 娱乐刘晓庆婚礼照曝光 与先生深情一吻(图)
  • 财经温州频现房主弃房跑路:卖房不够还贷
  • 科技国产手机系列:土狼模式围剿洋品牌
  • 博客陈毅之子陈小鲁:为文革批斗老师道歉
  • 读书走近神秘钓鱼台:中外政要都住哪号楼
  • 教育复读生进错考场语文零分监考没发现
  • 安邦:最大石油进口国对中国意味啥
  • 王瑛:中国企业家的自救与担当
  • 永新人:这物价咋就只涨不跌呢
  • 陶冬:铁矿石价格见顶
  • 张卫星:肖刚能否拆解金融定时炸弹
  • 叶檀:新兴市场不会垮
  • 谢作诗:地方债务危机可以变成大好事
  • 尹中立:证券监管需要体制创新
  • 苦等:从光大8·16事件看监管的进步
  • 刘杉:光大乌龙不能变为无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