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最新一期《经济学人》于6月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是《消灭贫困》。过去20年世界消灭了10亿贫困人口,而未来20年再消灭10亿并非没有可能,这需要各国放开市场并促进经济增长。
杜鲁门总统在1949年的就职典礼上说:“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减轻这些人痛苦的知识和技能。”尽管比杜鲁门所预想的时间要长,但近些年人类在摆脱赤贫问题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1990年到2010年,发展中国家的赤贫人数下降了一半,从43%降到了21%,总人数超过10亿。
现在世界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兑现杜鲁门的承诺。国际公认的赤贫线是每天1.25美元,在全球70亿人口中有11亿生活在赤贫线以下。从本周开始的大约一年时间里,各国和世界组织的政要官员将往返于联合国[微博],他们将拟定一系列新的目标来取代千年发展目标,这个目标是2000年9月制定的,并将于2015年到期。到2030年消灭另外10亿赤贫人口将是各国政府新的目标。
发达国家的贫困线远高于每天1.25美元,美国的贫困线是四口之家每天63美元,在一些较富裕的新兴国家,贫困线是每天4美元,而国际赤贫线却是1.25美元(根据最贫穷15个国家贫穷线的平均水平,按2005年美元价值计算并调整购买力差异后计算的结果):这条线下的人生活困苦,物资缺乏,他们生活在肮脏野蛮的环境里。这些人不仅缺少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大多数人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东西,比如教育、医疗、得体的衣服以及必需的住房,还缺少维持身体和精神健康的足够的食物。将这些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到贫困线以上远远谈不上世界的繁荣,最多只算是实现温饱。
总体说来,世界在消除贫困方面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虽然很多千年发展目标最初的要求都没有实现,比如产妇死亡率下降四分之三,儿童死亡率下降三分之二等,但是在1990年到2015年期间削减一半贫困人口的目标却提前五年实现。
尽管制定了衡量进展的标准,让各国更加关注贫困问题,但是千年发展目标的作用有限。在消除贫困问题上资本和自由贸易功不可没,它们使得经济不断增长,而只有增长才能消除贫困。
20世纪末贫困率开始下降,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开始加速,从1960-2000年的年均4.3%到2000-2010年的6%。经济增长对降低贫困的贡献率约为三分之二,社会更加公平也有帮助,它占据了另外三分之一的贡献率。在一些社会最不公平的国家,收入增长1%只能削减0.6%的贫困,而在那些最公平的国家则可以削减4.3%。
在这些年削减贫困取得的成绩中,中国贡献了四分之三,尽管社会不公不断上升,但是快速增长的经济使得中国赤贫正在消失。1981-2010年期间中国让6.8亿人口摆脱了贫困,赤贫率从1980年的84%下降到现在的10%。
过去20年世界减少了10亿贫困人口,但今后20年再消灭10亿贫困人口将变得更加困难。其中一个原因是贫困重灾区在印度和非洲,而这些国家不太可能复制中国的成功。另一个原因是过去几年把人们的生活标准提到每天1.25美元相对容易,因为有太多的人低于这个标准,当经济增长稍稍惠及穷人一点,就可以帮助很多人超过这个标准。但是随着低于官方贫困线的人越来越少,让更多人生活水平超过这个标准就变得更加困难。
尽管应该谨慎,但实现降低贫困的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如果发展中国家继续维持2000年以来的经济增长率;如果最贫穷国家不被快速增长的中等收入国家拉得太远;如果社会不公不再扩大,以致富人霸占了所有增长带来的收益,那么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可以将赤贫率从现在的16%降到3%。
这将减少10亿贫困人口,而如果经济增长再快一点,收入分配再公平一点,那么赤贫率将下降到1.5%,即便是0也并非没有可能。那样贫困人口将只有1亿,绝大部分分布在非洲那些棘手的国家。数十亿人生活困苦将变成历史。
尽管存在很多如果,但实现起来并不像很多愤世嫉俗的人想的那么困难,世界现在知道该如何削减贫困。许多有针对性的政策都很有用,比如基本的社会保障网络以及类似巴西“家庭津贴”这样的现金转移计划。另外还可以废除一些现有政策,比如印度尼西亚给中产阶级提供燃油补贴,以及中国限制社会公平的户口制度。然而最重要的削减贫困的办法是开放市场,让穷人变得更加富有。这意味着世界各国应该事先自由贸易,而现在印度和非洲充斥着垄断和限制性政策。
为了应对衰退很多西方人士开始限制市场并减缓全球化进程,他们还想把这种观点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然而它们不需要这些建议,一直以来发展中国家做的很好,这还要归功于那些经济政策,正是这些政策帮助发达国家变得富裕并让最贫穷的人摆脱贫困的。(鹿城/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