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降息:今朝蜜糖他日毒药

2013年05月08日 02:03  上海证券报 

  ⊙记者 朱周良

  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各国央行毫不犹豫地再次动用降息利器,金融市场也多数对此热情相拥。不过,从历史经验看,这类非常规政策的长期持续,可能给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如何在未来“无痛退出”,将是各国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央行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

  金融资产一片繁荣

  汇丰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金恩认为,当前全球金融资产一片繁荣,与其说这体现了央行推动经济健康复苏的能力,不如说是创造金融泡沫的能力。

  “当然,如果取代金融泡沫的是经济崩溃,那么兴许值得冒这个风险。不幸的是,泡沫通常是经济崩溃的前奏。”金恩说。

  不管是美联储还是欧洲央行,可能很难做到在未来“无痛退出”。对此,美知名经济学家、“末日博士”鲁比尼就专门提出了警告。

  鲁比尼指出,随着各国争相把利率降至历史低位,饥渴的投资人开始在全球市场寻找收益。他表示,就此认定众多风险资产已出现泡沫、金融市场杠杆泛滥、冒险行为盛行,或许还为时尚早。

  但鲁比尼也指出,因为美国等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未来两年有可能形成信贷和资产泡沫却是不争的事实。在他看来,美联储极有可能在2015年前一直维持零利率政策。

  “试想,如果金融市场已经出现泡沫,那么到2015年联储开始退出和2017年退出结束时泡沫该有多大?”鲁比尼写道。他指出,上一次美国出现利率过低、持续时间过长是在2001至2004年,且其后正常化太过缓慢的情况直接导致了信贷、住房和股市的严重泡沫。

  “我们已经知道那个故事的结局,并且可能要为续集做好准备。”鲁比尼认为,美联储量化宽松和零利率政策的退出充满不确定性。一方面,退出速度过快将导致实体经济崩溃,而退出过慢,则将先制造巨大泡沫,再导致金融体系崩溃。

  新兴市场前景不妙

  瑞信亚洲经济学家陶冬则预言,西方央行拼命印钞,可能在未来给新兴市场酿成大祸。他表示,西方央行释放的大量流动性,很大一部分流向了新兴市场,这导致当地房价股价大涨、资金成本下降。一旦未来某一天美联储退出QE,新兴市场可能面临泡沫破裂的风险,资金可能大举外逃,汇率贬值,通胀上升,进而导致央行加息,形成恶性循环。

  而从短期来看,一些新兴经济体已经开始部分感受到了西方量化宽松带来的“副作用”。在巴西等国,随着通胀压力再度变得明显,局面已经变得愈加复杂。上月,巴西不得已中止了一年多的降息周期,重启加息。巴西3月份的通胀率达到6.6%,突破了官方目标上限。上周宣布降息的印度也宣布,由于通胀风险加大,未来几乎没有进一步降息的余地。

  组文:

  货币宽松你大胆地往前走

  全球降息:今朝蜜糖他日毒药

  全球降息:蜜糖还是毒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北京出租车起步价拟调整为13元
  • 体育曝弗格森周末宣布退休 曼城锁欧冠资格
  • 娱乐张艺谋前妻忆离婚细节:巩俐的信把我击垮
  • 财经中石油同意取消限气令 前提是涨价8%
  • 科技微软6月推Win8升级版:或恢复开始按钮
  • 博客乐嘉:采访李亚鹏给我的强烈刺激
  • 读书极端年代小人物的命运:逃向苍天
  • 教育教室座位神分区走红 追忆那些年你坐哪儿
  • 育儿丈夫被催起床怒砍怀孕妻子致其流产
  • 马宇:农夫山泉之争可怕之处在于法官缺位
  • 官建益:股民终于能不在A股一棵树上吊死
  • 谢作诗:固定汇率是一种货币纪律
  • 袁岳:我希望监督红会什么?
  • 陶冬:放宽计划生育将提振万亿内需
  • 刘杉:美国主导新自贸区规则 不带中国玩
  • 徐一睿:日本灾后复兴缓慢的警示
  • 李迅雷:农业现代化难以挽回中国农村衰落
  • 朱宁:投机刚需在 房价难稳定
  • 沈建光:如何看美国就业市场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