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宽松你大胆地往前走

2013年05月08日 02:02  上海证券报 

  新一轮全球货币宽松竞赛愈加激烈,涨势如虹的市场高歌助兴:宽松你大胆地往前走,莫回头!

  7日,澳大利亚成为最新加入的成员,时隔五个月再度降息,将利率降至2.75%的历史新低。几个小时前,上周刚刚降息的欧洲央行再度发出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信号。本周四,韩国央行也可能宣布降息。

  周二,从美国到亚太再到欧洲,多国股市在同一天改写历史。这种情势也对继续增加政策“药物”剂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毫无疑问,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变数犹存的背景下,大胆宽松成为多国央行的必选项。之所以称其“大胆”,是因为在很多专家眼里,央行提供“止疼药”毕竟“治标不治本”,单凭这副药能否扭转经济颓势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记者 朱周良

  继欧元区和印度之后,澳大利亚7日也加入了降息行列。

  接力降息

  当天该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基点,至历史最低的2.75%,以提振经济增长。自2011年11月以来,澳大利亚央行已降息七次,上一次该行降息是在去年12月初。最新举措稍稍出乎预料。此前汤森路透采访的22位分析师中,仅有4人预期会降息至2.75%。

  澳大利亚央行行长斯蒂文斯表示,信贷需求低迷以及澳元汇率异常强劲,是降息的主要原因。他还称,通胀前景仍然可控。

  在此之前,欧洲央行、印度央行等都已在上周宣布降息。欧洲央行上周四宣布将欧元区基准利率下调至0.5%的历史低位,这也是该行近一年来首次降息。

  上周五,印度央行也宣布降息,将基准利率下调25基点,至7.25%。这是印度今年以来的连续第三次降息,此前该国在1月和3月分别降息25基点。

  而美联储上周虽未宣布新的具体措施,但也通过调整声明措辞,降低了外界对于央行将提早退出量化宽松的预期。

  续集可期

  不少分析人士都认为,考虑到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一些国家仍会考虑继续维持宽松政策姿态。

  利率期货市场的走势显示,本周降息的澳大利亚可能在三季度再降息一次。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的经济学家阿尔德指出,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央行在看到二季度通胀数据(预计会保持温和)后,在8月份进一步降息至2.5%。

  瑞银的经济学家指出,在经历了年初的强势增长过后,美国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轨迹似乎又一次面临拐点。通胀低于预期的局面,意味着美联储的量化宽松可能维持到明年上半年。而在欧洲,瑞银认为,如果企业情绪和实体经济活动在未来几个月仍未有改善迹象,那么欧洲央行对于再次降息不会犹豫,负利率也不能排除。

  上周议息会议后首次公开露面的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6日重申,未来几周,央行在有必要准备进一步采取措施放松货币政策。

  新兴经济体也可能继续放松政策。上个月意外抵制降息冲动的韩国本周四将议息,降息的概率正在增加。泰国央行亦面临较大的降息压力。而在非洲国家南非,标准银行的分析称,从利率期货走势看,市场认为南非今年年内降息50基点的概率达到60%。

  ING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蒂姆·康顿7日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全球央行都在纷纷向下修正其对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期,并据此调整期货币政策,加大宽松力度。他表示,欧元区经济增长的进一步下调,是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如果世界经济增长前景进一步恶化,预计会有更多的央行再次加大货币宽松。

  效果存疑

  对于央行持续降息的效果,分析人士并不太看好。汇丰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金恩在最新报告中指出,新一轮全球宽松政策“治标不治本”。央行提供的“止疼药”,毫无疑问能够在短时间内扭转市场,但能否扭转经济颓势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金恩表示,全球范围内经济放缓,对继续增加政策“药物”剂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金的最新报告指出,上周欧洲央行的降息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可能有限,因为欧元区金融分化仍旧严重,周边国家银行融资成本显著高于核心国家,造成两者的国债息差与贷款息差居高不下。

  康顿则认为,从理论上说,货币政策放松,可能带来开支增加,促进经济增长。如果这方面的预期升温,包括股票在内的风险资产可能会出现反弹。不过他也指出,在很大程度上,央行的宽松政策已被市场消化,换句话说,最近的一系列出手只不过是利好兑现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进一步的货币宽松未必会提升对增长改善的预期。

  组文:

  货币宽松你大胆地往前走

  全球降息:今朝蜜糖他日毒药

  全球降息:蜜糖还是毒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北京出租车起步价拟调整为13元
  • 体育NBA马刺双加时胜 热火爆冷0-1公牛 视频
  • 娱乐曝张艺谋再婚细节 大岳母九岁 实拍
  • 财经事业单位曾试点养老金并轨 5年未果
  • 科技诺基亚中国换帅背后:3年4次更换负责人
  • 博客乐嘉:采访李亚鹏给我的强烈刺激
  • 读书叶群真相:林彪的事都要她当家
  • 教育80后成新移民主力 称不适应国内生活方式
  • 育儿居委会规定小学报名先提供母亲上环证明
  • 李迅雷:农业现代化难以挽回中国农村衰落
  • 朱宁:投机刚需在 房价难稳定
  • 沈建光:如何看美国就业市场回暖
  • 白明:美对华限购法案是大愚若智
  • 张五常:马歇尔的失误
  • 叶檀:全球黄金大转移
  • 张捷:辛普森案与朱令案看程序正义
  • 玄铁令:中国式楼市泡沫探源
  • 李光斗:农夫山泉告京华时报该不该?
  • 金岩石:赈灾的经济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