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认为:“国有股减持”摔了中国股市一大跤

2001年06月24日 11:33  金羊网-新快报 

  魏雅华/文

  2001年6月14日,酝酿己久的“国有股减持”方案:《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终于亮相。所有对如何实施“国有股减持”的猜测,终于有了结果。

  今年以来,股市上流传着许多个版本的减持办法,最让人动心的是“按净资产值定价减持”的版本,十分让人喜欢。

  于是,大家认定上海本地小盘股会成为第一批减持的对象,上海本地小盘股将成为首先受惠的板块,上海本地小盘股风风火火一路上扬,成为领涨2001年之春的强势品种,中国股市终于在徘徊数月之后,昂起了虎虎生风的牛头,创出了一个接一个的新高。

  中国股市6000万投资人大受鼓舞,天天盼起“国有股减持”来了。一个大“利空”变成了大“利多”,可没想到6月13日出台的《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压根儿就不是那么回事。

  尽管字里行间许多关键处,《办法》说的十分费解,可人们还是弄清了,结果是让人如坠冰窟。

  是“利空”还是“利多”,还用得着争论吗?“国有股减持”关键是以什么价格减持。

  《办法》中说,“以市场定价”减持,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以“新股或增发新股的定价”来减持。今年新股的定价,一个比一个高,竟有比市盈率高达88倍,上市首日便上冲百元。许多新股一上市就“一步到位”,没法再炒,“用友软件”比当年的“亿安科技”还恶。

  许多人大概还记得,几个月前许多认购的增发新股还没上市,老股票的价格就跌破了增发的新股价,以致把许多券商都深套其中。这惨痛的记忆还如在昨日。

  此次的“国有股减持”的定价可能比“黔轮胎”、“中国嘉陵”的定价还要高。

  正是因为如此,《办法》发布翌日,大盘急跌41点,一根令人胆战心惊的大棒,击穿了5日、10日、15日均线,股市几个月来好不容易才刚刚形成的上升通道,顿遭夭折。开盘时还在2243点的大盘,转眼之间,其重要的支撑位2207点便告失守,收在了2202点。

  作为“减持概念”龙头的“氯碱化工”,没几天股价就跌去了30%,整个上海小盘股板块跌得找不着北了。

  是“利空”还是“利多”,还用得着争论吗?“国有股减持”给中国股市下了个绊儿,这一跤摔得真不轻。今年的行情就此夭折也说不定。

  前不久,从国家统计局传来消息说,今年头3个月,股市印花税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减收76亿元。今年春天股市便无行情,今年夏天又无行情吗?

  增发的新股还没来得及上市,就纷纷跌破发行价。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世纪之交的中国股市,一级市场的“增发”好戏。

  2000年12月,一大批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晨鸣纸业”、“清华同方”、“西飞国际”、“鲁泰股份”增发的新股还没来得及上市,就纷纷跌破发行价,股民们再次被愚弄、被洗劫了一回。

  “清华同方”可说是信誉卓著的高科技股,可在此次增发新股中,却扮演了最丑陋的角色。

  “清华同方”以每股46元的高价增发新股,此次增发的新股,从股市抽走9亿多元资金。也就是说,该公司从这台提款机里,一把就提走了得用10吨大卡车才能装下的一笔巨款,可给股民们带来的却是血本无归!

  不仅增发的新股没几天就跌破了发行价,使所有“获得配售”的股民深套其中,而在其增发新股时,发表在权威的证券媒体上的,一家证券公司在它的研究报告中说,“清华同方”的价位不久就可以见到70元!可到了2001年2月9日,数月之后,我们所看到的竟是这样的现实:“清华同方”竟然跌到了34.80元。还不到那家证券公司预告的一半,我们还能善良地认为:这不是恶意的误导吗?

  其实这件事又一次验证了的笔者反复阐明的一个观点:由证券公司垄断媒体对股市的评论,这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只要这种状况不打破,对股市的评论就永无公正、诚实、信用可言。

  我们不能不问:“国有股减持”会按这个套路实施吗?

  中国股市将会失去最后一个风险大释放的机会吗?

  既然国有股减持的老办法闹得“黔轮胎”、“中国嘉陵”上吐下泻,己经证明那是一剂虎狼药,还敢乱用吗?于是,许多经济学家都拿出了好办法。弄好了,“国有股减持”很可能成为中国股市一个风险大释放的机会。

  问题的全部症结在以什么样的定价来实施减持。

  在中国,还有一个特殊的“国情”,那就是至今都没解决好的“政企不分”,政府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常常是捆绑在一起的,于是,常常不是站在市场和全体民众的立场看待经济利益的分配,而是站在企业的一边,作出错误的抉择。“黔轮胎”、“中国嘉陵”的“国有股减持”便是一例。

  “黔轮胎”、“中国嘉陵”是用最近三年的每股收益的平均值乘以10,便是减持的定价,实际的情况是,这个结果己接近该股票的市场价。太高了!

  试想,“减持”实质上是一次流通盘的大扩张,(尽管是存量减持)而定价又如此之高,对于该股票来说,是一次严重的稀释,于是这样的“减持”便成了绝对的“利空”。对这种“减持”,持股人采取了惯用的办法:用脚投票。

  实践证明,这种试点是失败的。

  中国股市不能不重新思考这件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经济学家拿出了多种切实可行的好方案。

  那就是“按净资产值定价减持”的版本,于是情况就会出现戏剧性的变化,在如此大幅度的除权以后,中国股市的过高的市盈率,也会得到一次巨大的释放。我们又何乐不为?

  我们不可以再失去这次国有股减持的机会,很可能这是中国股市危机大释放最后的机会。用什么样的定价来实施“国有股减持”,是事关6000万中国投资人的大事,我们能不能用召开价格听证会的办法,听听大家的意见?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