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许超声)自中国证监会公布了新的《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以来,增发新股骤然升温。本周粤美的、浦东金桥、友谊股份、耀华玻璃、重庆百货、深桑达、小天鹅、海螺型材等公司相继申请增发A股。据了解,目前欲增发股票的公司多达数十家。
为什么增发突然会如此受宠呢?其原因在于证监会新的《办法》出台后,增发相对配股更容易获得批准,并且没有30%的配股比例限制,且增发新股,圈钱超过新股发行。据统计,一季度14家增发新股公司募得资金138亿元,平均每家募集资金约9.85亿元。此种情况,是喜还是忧?很值得深思。
上市公司钟爱增发新股,确实有其一定的道理,因为与配股比,不仅能突破配股只能按总股本30%比例进行配股的“配额”,而且还避免了大股东无力与中小股东共同配股的尴尬,对某些数年没有获得配股的公司,实现了不圈则已,要圈就把数年没圈的“欠账”全部补上的“愿望”。
钱确实比以前更好圈,也圈得更多了,但能否用好,这是广大投资者极为关注的。不少上市公司通过高价增发再融资,提高了每股净资产和每股公积金水平,的确为公司日后发展打下资本金基础。然而,资金并非目前上市公司发展中真正的问题所在,据分析,2000年上百家上市公司的短期投资额超过1亿元,大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长期闲置,原有投资项目计划并未落实,种种迹象表明上市募集资金的利用情况存在不少问题,“重融资,轻利用”的情况相当普遍。
同时,市场人士认为,若听任增发新股规模盲目扩大,将挤压待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加大国有股减持和法人股流通的难度,并且高市盈率增发对二级市场大盘构成难以承受的压力,增加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风险。
因此,如何把好“增发”这道关,使“新圈钱运动”合法合规地按照相应的游戏规则进行运作,同时,帮助上市公司真正练好发展“内功”,已刻不容缓地摆在了管理者面前。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