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人士:从郑百文重组看证券市场退出机制

2001年02月27日 11:06  中国经济时报 

  ——访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股权管理部主任高冠江

  2月23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针对连续亏损上市公司的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做出具体规定。至此,我国证券市场的退出机制正式出台。

  这一规定对一直在一片“退”声中艰难实施的郑百文重组进程将产生何种影响?重组方对新规则如何看待?2月25日,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股权管理部主任高冠江博士就此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新规则让郑百文“松了一口气”

  “新规则对百文重组的影响,我个人认为是积极的”。高冠江说:“新规则对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积极意义,有利于端正扭曲的市场投资理念。当初信达起诉郑百文这样一家上市公司也是为了树立一种观念:上市公司不是不可能退出的。”

  新规则的出台也让郑百文“松了一口气”:

  其一,过去舆论上一直倾向于将郑百文作为中国证券市场建立退出机制的第一个案例,把所有的好希望、坏希望都寄托在郑百文重组上面,新规则的出台使郑百文重组免除了其原来背负的这一沉重“责任”。在高冠江看来,在退市问题上,更重要的是机制的建立,而不是一两个个案。

  他认为,将建立中国证券市场退出机制的希望寄托于一家公司的破产和退市上,是非理性的。据他介绍,信达内部要郑百文破产的呼声也很高。但他认为,中国证券市场需要的是理性,是规范的机制和科学的态度。建立退出机制的目的是要端正投资理念,体现投资风险,纠正市场上扭曲的投资行为,但市场退出机制的建立不是一两个案例能解决的,案例只能起推动或相反的作用,其本身成败并不决定什么。

  其二,目前郑百文已经从“第一个下课”的风口浪尖上退居次席,8家PT公司取而代之走向前台。循着《办法》的指引,市场的关注点已经转移,这一点从近两日的舆论中可明显感觉到。高冠江说,《办法》规定公司三年连续亏损就退市,那么市场上有一大堆的PT公司应该退出,如果单单靠行政命令让郑百文退出,郑百文的股东就会反问:为什么只是让郑百文退出?因为我们投资的时候并不知道退市规则单单是针对郑百文的啊!而且由于监管也有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广大股民对郑百文上市过程中的作假行为是不知情的。

  高说:“市场应该体现风险,但要让大家在同样的规则下承担”。高同时认为,如果没有郑百文这个案例,退出机制不会进展得这么快。

  规则出在游戏之前,郑百文还有时间

  采访中,高冠江特别强调,破产和退市是两个概念。“如果重组进行不下去,信达可以继续起诉郑百文,让它破产、下市,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证券市场的退出机制就建立了。”

  他解释,企业破产与否是当事人即债权人、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自己决定的事,最终由法院裁决。如果当事人认为重组对各方都是有好处的,就应当进行重组。破产是由公司法和破产法而不是由证券法来规范的。据他介绍,国外的破产案例大多以重组而非以清盘告终。退出则应是证券市场上需要用规则来保证的一种机制,由有关主管部门根据这些规则和相关法律决定上市公司是否退出。规则应该出在游戏之前。

  高冠江强调,即使按新规则要求退市后,郑百文有可能还是一个股份有限公司,不见得就破产,一样可以重组。如果债权人认为不应该破产,不去起诉,没走到那一步,谁也不能强行让它破产。他说:“退市则是另一码事。”

  “我们的证券市场过去对退出也是有规定的,但缺乏实施细则和实施程序,所以退出机制没有最终建立起来。”高认为,证券市场的规则不能是事后规则,而应是事前规则。事前就让所有在市场中运作的主体了解规则,明白违反规则将被罚下。不应拿现在出台的规则去衡量以前的状况,应该规则在前、游戏在后。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在事后出来一个规则,追溯到以前如何如何,这不是市场行为,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

  “现在的规则是给你半年到一年的宽限期,如果达不到,你就出局,时间从《办法》公告的时候开始,实际上是给了你规则以后再按规则来行事。也就是说,从年报披露之日算起,郑百文还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高冠江认为,期限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规则要明确,要逐步过渡,有一个缓冲期、一个限期整改的时间。实质性重组半年之内不可能完成,但有了明确的规则,预警自然就要提前,市场自己会调整。

  他说,按新规则,几乎所有达到退市要求的ST、PT公司都有申请“缓刑”的权利,中国证券市场真正出现退出也是半年到一年以后的事。

  郑百文重组将按原计划进行,下一步主要是过户的操作问题

  普遍认为,证监会的新规则对郑百文股东大会通过重组方案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高冠江承认,新规则的出台对郑百文的投资者作出选择增加了压力。原来很多股东“同意重组,但不同意50%过户”,实际上是希望有一个琼民源式的重组,寄希望于重做方案,获得更多的利益。现在规则一出来,情况有了变化。时间上也是一个问题。

  “一个重组做一两年是常事。你想想,有多少利益要协调,多少方面要谈判,每一个谈判的步骤还要发通告,还要开股东大会——没有一年两年是做不下来的。信达内部正式开始讨论郑百文重组问题是1999年11月。”

  高冠江表示,郑百文重组绝对不从事二级市场炒作,而要作出一个规范的重组。他说,当初各方就希望选择一个长期的战略投资者,而不是一个短期炒作的机构,因此很多有短期炒作倾向的机构都未中选。在方案设计上,信达主动提出对三联所持股票锁定三年,也是希望它能够成为长期投资者而不是短期炒作者。对于ST郑百文前期出现的炒作,他表示市场出现不同看法属正常。因为过去市场上所谓的重组多数与炒作互相配合:正常的重组不能获得重组利润,堤内损失堤外补,通过二级市场的炒作捞回来。

  “中国证监会去年之所以出台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规定,就是要从政策上鼓励上市公司进行实质性资产重组。”高冠江解释,实质性重组实际上能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优化作用,使现有资源包括壳资源和资本市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高承认,借用壳资源对证券市场是有负面作用的,但根子在于中国证券市场还有门槛,壳资源还是稀缺资源。“净壳重组确实有弊病,会引起市场对ST、PT的炒作,为了避免这一点,我们做了一个投资者受损失的方案。”

  高认为,目前还没有办法阻挡地方政府和企业继续充分利用壳资源,因为机制和利益如此。

  他表示郑百文重组将按原计划进行,下一步主要是过户的操作问题。如果到规定时间程序没有完成,郑百文就真的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退市了。即使重组成功,三联进驻,半年一年之后不能扭亏为盈,最后还是退市。(本报记者李庆华)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C罗2球皇马2-1尤文 伊布4球 曼联胜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日本明治奶粉暂时撤出中国 称利益难提升
  • 科技来往秘邀大V测试 公众账号即将全面开放
  • 博客彪悍!成都女汉子半夜和男友打架(图)
  • 读书枉担恶名:李莲英为人低调为何还挨骂
  • 教育高校现“表白特区”引围观(图) 国考报名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
  • 陈虎:房地产京7条突然出笼有何深意
  • 徐斌:那些不作死不会死的土豪们
  • 叶檀:北京自住型商品房估计不好卖
  • 周彦武:远超08年的金融危机明年爆发
  • 花木兰:美国将出现金融混乱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