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又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即将结束,上市公司的年度报表将再度成为市场关心的话题。时至今日,今年上市公司业绩究竟如何基本已成定局。为此,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年报前瞻”系列报道,希望能对投资者把握上市公司业绩有所帮助。
再有二十多天,上市公司将准备开始编制本年度的业绩“答卷”。在今年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上市公司的全年业绩究竟如何?尽管目前总体业绩的好坏尚未有定
论,但以下几大因素无疑将对今年的年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曾经风光一时的委托理财今年将很难为年报业绩创收。从下半年以来的市场走势来看,上市公司原先与受托方约定的收益率将很难保证,由此导致不少公司靠此致富的“美梦”破灭。而从今年的中报来看,已有公司此项业务出现亏损。同样受二级市场的影响,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今年也难“发财”。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平均财务指标是市场平均水平的2-5倍,因为券商的分红成为这些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撑。但今年各家券商自身也是“泥菩萨过江”,再给上市公司“大礼包”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上市公司因担保产生的连锁反应同样不容忽视。下半年以来,担保“地雷”被引爆的事接连不断,有的上市公司因受担保拖累,频频涉讼,已不堪重负,并引发了债务链危机;而有的则为解除巨额担保责任而奔波。应当看到,一些上市公司不规范的担保正成为诱发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或有负债成了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的绊脚石,一旦被担保方出现还款危机,上市公司作为“第二被告”就要替人还债,这对于一些自身经营情况已不如人意的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值得注意的是,大股东占用资金的问题也将影响年报业绩。在上市公司的整改报告中不难发现,募集资金被大股东占用已逐渐成为普遍现象,一些大股东成为“掏空”上市公司的罪魁祸首。近期,不少上市公司公告称拟解决巨额应收款的问题,部分大股东甚至还确定了还款日期。大股东能否如期还清当年的巨额欠款还是个未知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巨大的资金“空洞”能否填平将关系到一些上市公司的生死存亡。
此外,税收政策的变化以及行业因素也是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直接因素。今年下半年以来,先后有一批公司公告所得税率变动事宜,不少企业获得了税收优惠,这无疑对部分公司今年的业绩产生了明显的效果。而随着宏观经济、市场状况的变化以及新政策的陆续颁布,产品或成本价格,季节或环境变化等诸多要素都将对年报产生重大影响。
当然,除了上述这许多新老“把式”作为“既定因素”,将左右上市公司全年业绩以外,上市公司的一些固定“节目”仍然是投资者需要重视的,如变更会计政策、变卖资产、大规模的关联交易等,这些无疑都将对公司全年利润做出不小的“贡献”。
(记者 王璐 徐霄)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