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调整了700点之后,横算竖算今年春节前后应有一轮行情,而那时正是年报出台之际,笔者从三个市场关注的焦点加以分析,供投资者参考。
一、新会计制度和监管环境进一步挤干报表水分
一方面,从2001年1月1日开始,财政部在2000年底下发的《企业会计制度》首先开始在
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另外,今年1月开始颁布的《租赁》等三个会计准则与修改的《债务重组》等五个原有会计准则也全面实施,新一轮的会计改革全面体现在了2001年年报中;另一方面,由于吸取“银广夏”事件的教训,今年的报表审计将比往年任何一次都要严格,这将堵塞上市公司“制造”利润的空间。
二、投资收益:前景不妙
近年来得益于大牛市,上市公司和券商从委托理财这块双赢业务中着实获利不少,但随着7月底大市进入深幅调整,投资收益亏损基本已成定局,特别是对于一些靠投资收益尤其是股票投资撑门面的上市公司来说,今年的业绩如何演绎将存在很大的变数。上半年上市公司平均投资收益已出现下滑,比去年同期减少了约100万元,投资收益占净利润的比重也同比下降了3%。这主要是由于上半年二级市场的走势远不如去年同期火爆,部分上市公司不仅未从中受益,反而身陷其中。在上半年上证指数上扬7%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尚且表现平庸,更何况7月初到目前大盘跌幅已超过30%。下半年要盈利的难度可想而知。
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不仅高额利润梦想落空,其投资相比存银行还少了一大笔利息。而那些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股票投资的上市公司就更被动了。
三、次新股:不再是年报的避风港
曾几何时,次新股是每年中报、年报的安全避风港,也是中报、年报公布时最热闹的品种。过去市场对它们的评价是:流通盘适中,具有股本扩张能力;刚上市,业绩较佳,是安全的避风港。可2001年中报公布之后,次新股的走势让人看不懂,以7月2日-10月22日区间筛选的152家新股、次新股统计数据显示,超过大盘跌幅的次新股所占比重达80%,通过2001年中报可发现,次新股再也不是人们认为风险规避区,却成为了重灾区。指望次新股带动年报行情,可能又要让市场失望了。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