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暴跌伴随成交量萎缩
本周大盘大幅下挫,出现连续5根中阴线,是自今年2月份以来较为罕见的。大盘跌幅虽大,但成交量未见放大,显示并无恐慌性抛压或刻意砸盘,探究大盘如此急挫的原因,有必要从基本面因素入手。
国有股减持定价市场不认同。大盘下挫与周二公布发行4只新股并进行国有股减持的消息有关。管理层已做出解释,新股发行密集主要由于《减持办法》在6月下旬出台后,新股发行的国有股减持部分要按规定程序报批部际联席会议,因而造成延迟。
另外,这4只新股的国有股减持价格和新股发行价格一致且未进行网下询价,均采取事先定价的发行方式,与投资者预期有不小差距。《减持办法》中第六条规定,减持国有股原则上采取市场定价方式。如何理解市场定价成为市场争论的焦点。不进行询价而采取事先定价用以试探投资者的承受能力,显然不被投资者认为符合市场化原则。不过,7月初财政部有关官员曾指出,国有股减持的具体办法有望在国庆节前后出台。因此目前还在试点阶段,根据暂行办法,国有股减持还将有多种可操作方式。
再融资如洪水猛兽。目前拟增发上市公司已过百家并持续增加,4月份以来还有15家公司拟发可转债,再加上核准制后的新股发行所造成的扩容压力,以及海外上市公司纷纷回国融资引发“海归潮”,对市场的资金需求急剧放大。有消息指出,大部分拟增发上市公司并不缺钱,而且募集资金所投资项目在可行性上也有疑问。
目前上市公司更为迫切的任务是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不是圈钱,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用抛售进行了回答。去年以来共有40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增发,其中10余家公司跌破增发价,其他公司的市场价也接近增发价。
从中国石化申购冻结了5000多亿元资金的情况看,市场并不缺资金,只是投资者的眼光更加成熟,出钱更加谨慎。
基金减仓股票遭抛售。近期公布的基金组合显示,大部分基金在6月份进行了减仓或仓位调整,并继续减持前期的重仓股。此举被投资者理解为基金经理看淡后势,故纷纷抛空被基金减持的股票。
需要指出的是,6月份大盘创出新高,基金理应获利回吐,这是正常的操作策略;还有些基金因要进行分红而兑现部分现金。因此,不应理解为所有基金都对下半年行情看淡。
另外,有些基金经理正在调整投资理念,逐步放弃带有科技光环且价值被高估的股票,在我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利好背景下,相应进行战略转移。此次大盘急速下跌恰恰给予了基金经理减仓后的良好建仓时机。
中期业绩制约中报行情。披露中报和年报期间,无论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都会为了避免非系统风险而减少持仓比例,造成了目前入市意愿不强的状况。
同时,新的法规规定预计中期亏损或业绩下滑的上市公司要在7月31日之前相应公布预亏或预警公告,造成7月份个股地雷不断引爆的集中化现象。
目前共有50余家上市公司预亏,20余家上市公司预警。由于2000年度共有98家亏损,但只有66家发布预亏公告,因此实际亏损家数要远远大于预亏公司数量。另外,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严格执行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政策和法规,上市公司虚增利润、虚增资产等现象会得到一定遏制。
由此看来,今年上市公司的中报将更能体现真实的经营状况,预计中期整体业绩不会超过去年同期水平。这也是今年公布中报期间行情表现欠佳的原因。
近期造成大盘急挫的基本面因素除对投资者产生了利空效应外,更造成资金面的紧张,可以说市场资金入市谨慎是造成大盘难以上扬的主要原因。
投资者要冷静看待并分析这些因素:国有股减持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加强监管有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再融资行为会由市场做出判断;基金完成战略性减仓和调仓后将进行战略性建仓;今年中报会将上市公司重新排队而出现真正的白马。□西南证券张刚/文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