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主流化之后的悬念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 18:46 中国企业家 | |||||||||
这是一家“红帽子企业”的主流化方式,这将从根本上决定它的下一个10年 文/本刊记者 杜 亮 “树立再干一个20年的雄心。”当44岁的任建新在蓝星公司的干部大会上喊出这个口号的时候,这位蓝星公司的创始人已经身居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之位——这是一个在今年5月刚刚成立的国家级企业集团,由蓝星和昊华集团合并组建而成。据说,这“有可能是国家批准组建的最后一个国字号集团公司”,而蓝星则成为中国化工旗下若干二级企业中的一个,从一个昔日的“红帽子”企业彻底融入到一个大型国企里。 不再担任蓝星总经理职务的任建新无疑将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扮演蓝星领航者的角色。只不过,现在的蓝星对于他来讲显然已不是惟一。1984年,任建新从兰州化工机械研究院团委书记的位置上辞职下海的时候,年仅24岁,靠着以自己的家产抵押从化机院借来的1万元和一项尘封在研究院资料室的清洗专利,他开始了创业历程。 在20年筚路蓝缕把蓝星缔造成为中国的“清洗帝国”和化工新材料行业的龙头之后,作为创始人的任建新与蓝星的命运之间产生了戏剧性的“分叉”——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乃是因为中国的国字号企业掌门人从来都不会扮演一个纯粹企业家的角色,更何况中国化工是一个被定位在与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化比肩而立的中央大企业。 在众多著名企业家为了实现创始人价值(经济意义上的)前仆后继、甚至抱憾而去的时候,任建新“逆势而动”成为“国家重点企业”的干部。任的这种经历在中国企业家阶层中既是空前的,也很有可能是绝后的。换个角度看,这或许也是另一种价值实现? 所以在盘点蓝星20年创业史的过程中,令外界感兴趣的远不是其在商业上的成功,而是当初一个体制外出身、民营性质的“国有企业”,如何在任建新的带领下跻身体制内,直至成为国家级主流大公司的“非典型”过程。 “任建新除了商业上的感觉非常好之外,对于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政治环境于企业的影响也有着很强的把握。”一位接近任的蓝星高层向记者表示。蓝星的很多员工都确信,任的政治诉求比较强烈。“但是如果说一开始任就有一个明确目标的话,也不符合事实,应该说,他一直是有一种向上的愿望。”这位高层表示。 但是蓝星一位元老对《中国企业家》表示:“蓝星这个积累了20年的品牌,绝不会因为成立了中国化工而丢掉。” 尽管任表达了“再干一个20年”的雄心,但是蓝星在高速扩张中特别是在第二阶段兼并重组中暴露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兼并重组弱势国企使得蓝星资产规模迅速扩张,但是也带来了盈利能力的下降。目前蓝星的资产规模已经达到200亿元,销售收入达到100多亿元,但实现的利润只有1亿元。特别是2000年蓝星从军队系统接手的“中车汽修”迟迟不见起色,几乎成了任建新的一块“心病”。有鉴于此,任提出了未来20年蓝星的目标将是“做强、做稳”。 但是在升任中国化工的总经理之后,任有更多的精力和回旋余地带领蓝星实现其预定的目标吗? “心病”也许并不止于此。在任建新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之后,蓝星其他元老的创始人价值似乎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但44岁的任对此并非没有谋划,在一篇《再干一个20年》的寄语中,任已经透露了要“让企业经营者和不可替代的岗位职工持有股份,建立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 对于已经成为“主流化”国家大公司的蓝星来说,这显然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任建新眼中的“第三个10年” 中国的经济正处在新一轮上升周期,是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全球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中国入世,使全球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向中国转移,中国的和平崛起,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形成了劳动力成本的相对优势,这些都为企业积极“走出去”,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了条件。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改革已经到了攻坚破难的时期,各种深层次矛盾错综交织,日渐凸显;制造业相对过剩,企业竞争日趋加剧甚至到了白热化程度。资源、资金、管理、技术和优秀的人力资源都相对稀缺,这些无疑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多困难。 ——摘自任建新《再干一个二十年——蓝星成立二十年寄语》 《中国企业家》杂志封面系列文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