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淑慧

  尽管二级市场举牌风未止,但由于监管环境的变化,举牌概念股所受到的关注度与去年三季度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据Choice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共计有10余家上市公司遭遇各路资金举牌,而从这些“举牌概念股”的表现来看,多数公司在举牌方进驻后股价表现平淡。由此可以看出,市场对于“举牌概念股”的热情已经散去,对公司股价的判断正回归到价值判断的逻辑而非过多关注资金面的博弈因素。

  举牌股遭遇冷落

  在监管层表态痛击“大鳄”、“妖精”、“野蛮人”之后,举牌概念股遭遇市场冷落,其表现与2016年9月、10月的节节上涨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

  举牌概念指数(861155)自2016年11月底起从高位下挫,2017年以来也一直处于盘整状态,年初至今跌幅0.12%。

  今年以来,在A股市场逐渐回暖的情况下,遭遇举牌的10余家上市公司,在举牌方进驻之后的股价表现大多较为平淡。

  以新黄浦为例,其今年以来遭遇领资股权投资基金二度举牌,交易价格区间分别为19.69-20.218元和18.705-20.4元。但之后的股价并无特别表现,3月1日在二次举牌消息公布后股价冲高回落。即便是在3月3日晚间,领资表明拟在未来3个月内继续增持5-10亿元的计划后,本周两个交易日也并未有大的表现,3月7日报收于20.12元。

  再如浪莎股份,2016年11月3日起,西藏巨浪开始持续买入浪莎股份,12月13日第一次触及举牌线,买入价格区间为41.32-50.15元。之后,西藏巨浪继续通过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买入浪莎股份,至1月9日持股比例达到10%,至2月21日达到15%。但在12月13日西藏巨浪首度举牌之后,浪莎股份的股价并未有大的变化,3月7日收盘于46.50元。

  也有一些被举牌的公司股价取得一定的涨幅。比如国购产业控股有限公司1月20日-26日买入东凌国际的成交均价在12.4-13.6元之间,如今的股价在14.56元。但整体而言,举牌股已不似之前那般受追捧。

  资金回避举牌股

  多位市场人士指出,在现有的监管环境中,虽然监管层并未禁止举牌行为,但对举牌的目的和方式,举牌方在上市公司经营和治理中扮演的角色等,实则都给出了明确意见。

  比如对于保险资金,监管层此前明确,少数保险公司在市场上频频举牌,特别是与非保险股东形成一致行动人开展收购,引起上市公司和企业家的担忧,有的还误导了中小投资者。这些都是保险资金运用中遇到的新问题,有悖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稳健投资等原则。市场达成的共识是,财务投资型、价值发现型举牌会受到鼓励,而这与当前市场的选股偏好也较为契合。

  随着监管从严,既然此前的投资逻辑已经发生根本变化,资金实际上已经逐步从一些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举牌概念中撤离。比如宝能系、恒大系持股的公司,尤其是持股比例超过5%的,因为需要消化抛压,近期走势均较为低迷,或者不及同行业公司。

  而对于资金新介入的举牌股,投资者认为需要具体个案具体分析,甄别不同公司的投资价值。整体而言,举牌本身已经不能成为刺激股价的因素,而是要辨别举牌背后的动因,以及上市公司本身的价值。从目前的监管环境及资金偏好来看,具有内生成长性的价值型公司更易受到市场青睐。

责任编辑:高艳云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