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QFII打开A股一扇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 01:52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余喆 香港报道

  向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刻意保持低调的日本券商,为何在申请中国QFII资格上一马当先?

  与瑞银同时拔得中国QFII资格头筹后,野村为什么迟迟没有投下QFII第一单?

  一直笼罩着神秘色彩的QFII,究竟在投资A股上有没有秘而不宣的独门绝技?

  曾时任野村证券大中华区基金经理、后在香港恒生资产管理公司负责QFII投资、现为银华全球核心精选基金经理的谢礼文向记者揭开了谜底。

  为什么是野村

  野村证券之所以会对申请中国QFII资格如此热心,与日本当时的经济状况和投资风格密不可分。

  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经历了“失去的十年”。由于贪恋和依赖泡沫时期日本国内市场的繁荣,野村失去了“国际化”发展的动力和先机,也丧失了成为一流国际投行的历史机遇。痛定思痛,1993年,野村证券终于开始投资海外,发行了第一只投资香港市场上中国企业的基金,谢礼文正是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

  谢礼文说,日本民众一个有意思的特点是从众。“一个日本旅行团到商店去买东西,要么谁也不买,要么一个人开始买,剩下的人都和他买一模一样的东西。”中国概念一旦兴起,迅速在日本投资者中引发热潮,大受欢迎的中国基金在日本需求倍增,仅2003年一年,谢礼文管理的基金规模就翻了一番。“但问题是当时我管理的基金只能投资香港市场上的H股和红筹股,对于一只8亿美元规模的基金来说,可选择的股票太少了。而且日本人觉得在香港买中国企业的股票不是真正投资中国,不如在上海、深圳买A股。”于是,2002年下半年,谢礼文从内地券商在香港的办事处听说中国准备实施QFII制度时,他感觉机会来了。

  “我立刻给野村资产管理公司的高层打报告,介绍A股市场的发展情况、日本投资者对中国基金的需求,特别是对中国经济和40年前日本经济起飞时的情况做了对比,建议他们在时机成熟时申请中国QFII资格。没想到,报告很快就递到了比野村资产管理更高一层的野村控股,也就是野村证券株式会社的最高层。”

  更令谢礼文意想不到的是,以往达成共识通常需要一年半载的董事会,在这件事上却出奇地高效。仅仅过了一个月,野村证券的最高层就决定申请中国QFII资格,而且要争取第一批拿到资格。

  “他们也明白,日本经济短时间内很难走出困境。而且当时他们认为,中国正在走的路和40年前的日本一模一样。”谢礼文回忆道。“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日本先后加入关贸总协定并获得奥运会举办权,之后便是经济起飞。2001年,中国也是差不多同时加入WTO并申奥成功,日本人以自己的历史经验判断,中国经济起飞的时候到了。而且,40年前很多日本人没有投资股市,眼巴巴地看着日本股票起飞。40年后这些人积累了财富,再也不想错过中国这个机会。”

  另外,当时日本的中国概念基金已有20多只,竞争很激烈。“野村是日本券商中的龙头,如果让日兴、大和这些竞争者抢先拿到QFII资格,很伤面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