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正文
 

李开发:我依然赞同实施圆明园防渗工程(4)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8日 17:51 新浪财经

  第八,水的污染的情况触目惊心。 在谈到治水问题时,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水利厅厅长吴存荣深感忧虑地接受采访时说,“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的过度开发、低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不仅北方一些缺水地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而且在南方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也出现了‘有水皆污’的现象。”

  据水利部有关资料,2003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640亿吨。其中海河、辽河、黄河、淮
河污染最为严重,地下水水质有恶化趋势。而全国农村中约有63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据报道,全国浅层地下水大约有50%的地区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地下水水质呈下降趋势。在2003年我国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中,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2/3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水中。北方一些地区“有河皆臭,有水皆污”,不仅河流如此,许多湖泊也一样污染严重。

  有位叫亦思的作者发表文章分析了我国的九大水系,珠江水系源于云南省的南盘江和贵州省的北盘江,流经云南工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占全省工业经济的1/3),每天有94.66万吨工业 废水和12.36万吨生活污水进入江中,加上沿岸农药化肥对水体的毒化,水质已经在IV-V类 之间,对人畜造成了危害。闽江水系上游成千上万个小造纸厂、小化肥厂、小化工厂、塑料制品厂、食品加工 厂等遍地开花的影响,每年有6亿多吨废污水排入江中,造成绝大部分支流和干流水质严重 污染,城市河道、湖泊的水质大都已是V类甚至超V类。连水口附近的水库(古田水库和龙亭 水库)水体也呈黑褐色。钱塘江(富春江)水系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一条清澈见底的河道了, 连库容相当于3184个西湖的新安江水库和富春江水库,也经不住乡镇工业的折腾,出现了富营养化;被比作西子的西湖, 现在已面现菜色,湖底冒泡,天热时还散发着腥臭,“美女”变成“丑姑娘”,近几年来投入重金后治理后才有好转,!长江水系素以水量大、自净能力强而著称,现在也面目全非了。干流 上21个大中城市,每年向长江排放63亿吨废污水,以致每个城市附近江段都有10~30公里不 等的污染段,加起来总长已超过500公里;江面上每年有航船30多万艘次,向江中排放36亿 吨废污水;沿江两岸及船舶向江中丢弃的垃圾更是难以数计,仅仅在乌江口附近便汇集了一 个1公里多长、10多米宽、3米厚的垃圾岛;再加上广大农村各大支流污染等等。III、IV、V类水已占61.2%,难 怪专家们要惊呼:“从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上滴下的是乳汁,可入海时已经加入了200吨 毒汁!”淮河水系源于河南的桐柏山,流经安徽,到江苏入洪泽湖,这是一条全流域污染比较 严重的河道,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近20年乡镇企业发展很快,特别是有严重污染的“15小企 业”(即小造纸、小化工、小酿造、小食品、小制药、小电镀等)如“雨后春笋”,又缺乏治 理手段,大量污废水都直接进入了河道。一个厂污染一条小支流,几十个厂污染一条大支流 ,几万个企业几乎把淮河的支、干流都严重污染了,连续出现重大污染暴发事件,使两岸居 民农副业损失惨重,守着淮河没水喝(连地下也污染了),厂群纠纷不断。直到中央下决心关 停了2万多个厂,才稍有好转。黄河水系自龙门以下,干流河段 均为V类水或超V类水质,支流入河口均为超V类水质,有的支流(如洛河、汾河等)几乎“有 水皆污”。目前下游段经常断水,1998年共断流330天。海河水系年径流量为226亿立方 米/年,而排入的废污水高达40.73亿立方米/年,其污径比为1:6.5,污染程度居全国各大江 河之首。近期对其4279公里主要河长(含主要支流河段)的评价,劣于V类水标准的占42.6% ;凡流经城镇和近郊工业区的水道,几乎都成了排污沟;广大平原地区也基本上不见清流, 真可谓“有河皆臭,有水皆污”。以至有人说:“若想知道河流可以被糟蹋成什么样子,只要到海河流域各个城市的下游看一看就够了!”辽河水系但河道水质污染非常突出,辽河及双台子河大部分河段为V类水质,其中辽河铁岭,沈阳和盘锦河段水质常年劣于V类标 准;下游一些支流的城市河段也都劣于V类水平。松花江水系据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1998年的调查,整个松花江水质污染非常严重,属I、II类水的河道不到17.8%,而IV、V类水质的河长超过60%,也就是说,除上游的嫩江、第二松花江污染河段稍短外,其余都超过60%,汛期和旱季几乎是100%。(《文汇报》2001年6月9日)。

  应该指出,近几年来,各级环保部门下狠手治理污染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污染的势头已经得到遏制,但污染的情况还很难说得到好转。许多地方治污后再次污染,有的投入重金却收效甚微。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已经是普遍现象, 老百姓的民谣是对污染情况的形象描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