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01日07:15 新浪综合

  作者:李隽 / 秦朔朋友圈

  今年4月份以来,A股的中小盘股“跌跌不休”,代表新经济方向的创业板屡创新低,“一九行情”让大多数投资者叫苦连天。于是越来越多的矛头指向了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指责其滥发新股让市场下跌,在股东减持方面监管不力,导致了投资者损失惨重。

  刘士余受命于危难之时,正是A股经历股灾以后的重建时期;炒股输钱了骂刘士余,犹如玩足彩输钱了怪裁判员;让A股的估值体系和监管方式逐步和国际接轨,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趋势;当我们建立起“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契约精神和投资文化,才是A股走向成熟的标志。

  A股为什么跌?从去杠杆到杀估值

  尽管A股经历了三轮股灾,但目前整体估值依然很贵,这其实从两方面可以看出来:首先是创业板的平均动态市盈率依然在50倍以上,其次则是AH股溢价指数依然在120以上,表明多数A股依然远远比H股要贵,整体水平高出20%。

  而4月份之后这一波下跌,到底背后原因是什么?总结起来有三方面,第一是以上所述的估值依然太高;第二是监管去杠杆导致资金成本的不断上升,这从余额宝年化收益率突破4%后还不断上升可见一斑;第三则是股东在高估值的不断套现,再融资和IPO也频频向市场抽血。

  过去中国经济一直靠加杠杆拉动,从政府部门的杠杆,到基建房地产的杠杆,到住户部门买房子的杠杆不断上升,这种方式拉动经济已经被证明极其不健康,很多实业企业因为经营成本上升,收入无法转嫁而被迫关门;去杠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主角不仅仅是证监会,包括一行三会一起行动,还有国家政策的导向。

  所以如果把股市下跌的原因仅仅归咎于证监会加快IPO,未免视野过于狭窄,就算不是刘士余当证监会主席,在当前沪港通、深港通全面开通的大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跟国际接轨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加入MSCI指数也是迟早的事情,是不可改变的历史大趋势。

  既然历史趋势无法改变,那么我们不可能像以前那样,见到指数表现不佳,就随意暂停IPO,暂停再融资,这本来就是跟市场化违背的监管方式,也让A股市场整体彻底扭曲,长期难以摆脱“牛短熊长”的宿命。

  IPO逐步走向以信息披露为本的市场化原则,发行节奏由买卖双方决定,这是跟国际接轨的重要部分。我们以前因为对IPO监管过于严格,让腾讯、阿里巴巴、网易、新浪微博等一大批牛股被迫奔赴海外上市。而最近港股在腾讯等成分股屡创新高的带领下,表现远远好于A股,这种教训难道我们还没吃够?

  如果现在因为市场表现不佳,就贸然暂停IPO,难道我们还要错过下一个腾讯?如果腾讯和阿里巴巴,具有近两万亿的市值,是深证指数或者上证指数成分股,我们的指数表现,就不可能现在还在3000点左右徘

  “卖者有责,买者自负”

  国人有一种不成熟的投资心理,就是赢了以为自己能力牛叉,输了就骂监管部门;而在舆论压迫之下,监管层往往作出各种措施延缓指数下跌,但往往这就让“快熊”速度变慢,钝刀慢慢磨形成“慢熊”让人更加难受。

  不少“巨婴”股民已经养成了习惯——每每遇到股市跌了,他们喜欢骂证监会主席,但就是不愿意为自己投资错误承担丝毫责任,“买者自负”的责任在我们这里很难得到认同的原因,就是因为大家习惯性将政策救市当成了治病良药。

  某些投资者不去责怪上市公司恶意融资圈钱行为,反而责怪监管者不该对高送转股票的动机进行追问,也许他们认为,最好的监管行为就是对投机圈钱操纵市场者不管不问,继续维持“劣币驱逐良币”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但这恰恰对市场走向成熟极其不利。

  其实在2015年1月,关于加强财富管理教育和宣传方面,证监会前主席肖钢就指出,要培养“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契约精神,以及“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信托文化;可惜经历过又一次牛熊交替的周期以后,众多投资者还没法认清这一点,依然继续把怨气发泄到监管者身上。

  端午节假期前的周末,证监会出台了各种股东减持新规定,尽管这可能短期内改变了供求关系,或许对市场有一定提振,但这改变不了上述导致市场下跌的几个宏观大背景,利好消化一段时间后,投资者也不要盲目乐观,“估值太贵”加上“利率上升”或许让中小盘股的熊市还会延续,只是变慢了而已。

  中国股市或许要迎来一个“不破不立”的新时期,只有监管政策跟国际接轨,估值体系逐步跟国际接轨,让更多的好公司在A股上市,并更多地让上市公司业绩来决定股价表现,我们才能迎来中国股市真正的黄金时期。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