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去年底IPO申报、审核加快的势头延续至今。今年一季度,A股IPO预披露企业再次呈现出申报上会、核查过会、审核效率“三重”提速之势。尽管如此,但证监会对IPO企业的审核始终从严把关,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明显提速

  据上证资讯统计,今年一季度申报IPO预披露材料的公司共计118家,较去年四季度的107家上涨了10.3%;较去年同期的64家大增84.4%。无论同比数据还是环比数据均显示,今年一季度以来的预披露申报正在加速。

  与此同时,今年前三个月审核过会节奏亦明显加快。今年一季度,通过IPO审核的公司有103家,比去年同期的62家增长了66.13%;即使对比“新股发行速度明显加快”的2016年第四季度(审核过会的公司达96家),仍上涨约7.3%,且今年一季度工作日总数要明显少于去年四季度。

  在今年审核通过的103家公司中,拟登陆主板的有47家,数量最多;创业板、中小板各有37家、19家。

  从严把关

  在今年初IPO提速的同时,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审核力度,一方面体现为审查把关趋严,审核通过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则体现为相关反馈意见越发细致、深入。截至3月30日,今年共有12家公司上会未获通过,3家公司则处于“取消审核”“暂缓表决”的状态。通过梳理被否公司,记者发现,监管部门主要关注公司的经营业绩变化、盈利能力、财务数据、关联交易等,企业自身存在的瑕疵往往成为其过会的障碍,诸如圣和药业陷入“商业行贿”泥潭等。

  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四季度IPO过会企业家数分别为62家、96家,审核通过率分别为96.88%、89.72%;而2017年一季度这一数字则为87.29%。无论同比还是环比,均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可见,监管部门在加速审核的同时,并未对公司质地掉以轻心。据《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高艳云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