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夺第一破发权 次新大蓝筹组团逼近首发价(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6日 00:07 21世纪经济报道
谁是赢家? 发行价过高,成为这次“组团”破发的最主要原因。证发投资投资总监王坚说,产生发行价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上市公司选择时机很好;第二,公司确实资质优秀,前景看好;第三,就是参与询价的中介公司过于乐观,给出了不符实际的过高溢价。 不过,华泰证券海口龙华路营业部总经理庄虔华则表示,不能简单把责任归结于研究机构和上市公司等当时各方。 一方面是大牛市导致了投资者非理性爆炒,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禁不住市场连续走强诱惑,自然产生融资冲动,而研究机构也迎合一些投资者看多判断,提高估值水平。 牛市下新股发行,估值标准提高到40倍PE都不成问题,当时极低的中签率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但现在20倍都显谨慎。 庄表示,那些曾经导致市场正向放大的因素,现在却反过来成为了刺激市场反向过分看空的原因。 相对于市场公平而言,最近连续逼近发行价的这些公司,无疑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多不愉快一些在限售期满后还未能出空所持股票,甚至还未到解禁时限就被“破发”套住的机构,这次也着实尝了一下“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滋味。 王坚说,如果计算一下这些公司的累计跌幅所造成市值缩水的规模,会让市场产生相当不公平的感觉:这些公司在从市场上融走大笔资金的同时,却又让投资者再次蒙受损失。 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投机心态和发行制度,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策略分析师王军清表示,机构估值标准为市场状况所左右,没有严格去根据公司的基本面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定价。 不过,对于新股发行所采用的机构询价制度,王则认为很难短期改变。王说,新股发行制度在国际上也是一个难题,国外很多市场也多采用此办法来进行新股定价——之所以国外成熟市场较少见到国内这种现象,只能解释为国外机构较为理性和监管较为严格。如果想在短期内寻找到一个能够替代目前询价制度的新方法,存在着不小的难度。 另外国内一级市场发行相对无风险的惯例,导致了资金的大量涌入,无形中助推了发行溢价——当前及时而可行的变通方法,或许应该考虑在新股发行中,更大引入风险共担机制,抑制新股投机爆炒的现象。 机构博弈时代 在牛市中那些热情洋溢、一致看多的分析报告和个别机构的言论,逐渐被市场剥出伪装,显露真相的时候,或者这不仅仅是估值水平的回归,也是投资理念的纠正。 从短期来讲,高溢价发行使上市和承销商们成为最大赢家,很多中小散户在比较高的位置参与,现在成为了最大受害者——而部分机构在限售期满之前,如果股价已经大幅下跌,他们则无疑也会成为受害者之一。 但是从长远角度考虑,不管是刻意所为,还是无意为之,这种借助市场的非理性巨额圈钱的行为,最终将不利于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一方面,投资者遭到不断的伤害,破坏了融资环境,另一方面,公司股价大幅缩水,市值大幅减少,也是一种巨大的财富损失。庄虔华说,应当建立和维护上市公司、机构和中小投资者和谐共处的一个市场环境,才能够达到市场各方共同繁荣的目标。 而市场至今,或许真正的机构博弈时代才到来,王坚认为。 在实现真正全流通之后,这个市场将会产生一个全新的“机构投资者”,他们将加入到估值体系的重建中来——如果市场处于不合理状态,会引导市场回归合理:投机成分过大时,他们选择减持或全部卖出,投资成分比较重时,他们则重新进场。 这个新的机构投资者,就是限售股解禁后的公司大股东、二股东。这个以企业为主导的机构投资力量的诞生,与基金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是参与公司实质经营管理,对公司的经营则有着更全面的把握和认识,他们的眼光更具投资性。 原有的基金投资者在未来数年,将不再是市场的第一大机构投资者,不能再以自己的资金优势来主导市场的方向,更应或扶持市场,或稳定股市。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